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南海北部造礁珊瑚碳同位素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南岛东岸和南岸两个礁区采集了3个活体滨珊瑚,沿珊瑚生长轴线切样进行月分辨率的氧碳同位素分析,目的是研究珊瑚碳同位素组成在季节、年际和年代际3个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与季风气候的联系.结果表明,珊瑚的δ18O值的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在全年都基本上受表层海温的控制,基于这一相关变化可以建立同位素序列的时间标尺.在同位素的时间序列上,珊瑚δ13C值季节性变化与日照基本同步.由于日照变化主要受大气顶部太阳理论日照和云量变化的控制,而理论日照在某一地点随时间的变化是规律的,所以,云量变化是珊瑚碳同位素组成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过去30年珊瑚δ13C值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是1986~1987年δ13C值的突然减小事件,这一事件与日照的变化在时间和统计特征上都有一致性,但与云量变化关系不大,可能与其他因素引起的日照变化有关.现代滨珊瑚碳同位素组成普遍存在着变小的趋势,这种年代际变化与大气CO2同位素变化一致,两者在机理上成因关系也说明,近代珊瑚碳同位素组成变小的趋势与大气CO2的变化有关.不同海区的珊瑚同位素记录对比显示,海水及其中的有机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决定着珊瑚δ13C值季节变化性在空间上的分异特征,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淡水注入量的影响;同时,日照起主要作用的光合作用也对珊瑚δ13C值的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异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2.
近年研究表明,大洋中溶解的 Pb和 Nd 以陆源来源占主导。但对 Pb和Nd 进入大洋的途径存在很大争议。笔者研究了3块中北太平洋铁锰结壳(CJ01,CLD01,CB12)的元素含量和 Pb、Nd 同位素组成。根据 Co 含量经验公式法定年,结合几块结壳的剖面 Pb 同位素演化曲线与 Os 同位素演化曲线,确定所研究的中北太平洋铁锰结壳的底部年龄约为 75Ma。3块结壳不论磷酸盐化与否,其 Pi、Nd 同位素随时间的演变曲线均十分相似,且 Pb 同位素演化趋势与北太平洋岩心(LL44-GPC3)中的风沙的 Pb 同位素演化趋势相似。这些结壳的 Nd 同位素演化趋势也相似,但与岩心 LL44-GPC3 中风沙的 Nd 同位素的演化曲线完全不同。由此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研究2块结壳,首次提出太平洋铁锰结壳的年龄超过70Ma,得到了白垩纪末及整个新生代中北太平洋深水 Pb、Nd 同位素的演化。并且揭示磷酸盐化不会明显改变结壳中的 Pb、Nd 同位素组成。(2)风沙是中太平洋深水溶解 Pb 的主要来源。太平洋中的 Pb 由来自大陆风沙富放射成因 Pb 和来自火山弧非放射性成因 Pb 之混合,二者的量随时间变化。60Ma 之前,北美大陆粉尘是太平洋 Pb 的主要来源,而从40 Ma 开始,亚洲大陆粉尘对 Pb 总量的贡献日益重要。在约55 Ma 期间是大陆粉尘对海水 Pb 贡献最小的时期,与温暖气候相吻合。(3)风成粉尘对中北太平洋深水中的 Nd 的贡献可以忽略。新生代太平洋边缘火山岩风化侵蚀作用加强,是中北太平洋ENd值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床是世界首例独立碲多金属矿床。包裹体的相态和成分特征表明,矿石和变质分异脉体富含CO2、CO2-H2O(低盐度流体)和CO2-H2O-NaCl(高盐度流体)三种体系的流体包裹体,成矿作用与前两种体系的流体有关。薄片中普遍存在包裹体的自然爆裂现象,大多数包裹体在均一前发生泄漏或爆裂。矿物温度计表明,磁黄铁矿阶段成矿温度约500℃, 辉碲铋矿阶段约400℃ ,流体密度变化在1.04~0.76 g/cm3之间,成矿压力分别为450~500 MPa和240~300 MPa,矿化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车载道路信息采集和更新系统 (CRICUS)的设计和研究进展。该系统利用 3S集成技术采集道路信息并生成数字道路网数据库。初步实验表明 ,该系统的定位精度可达 1m。  相似文献   
65.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对来自冲绳海槽的海底玄武岩的基质结构及基质矿物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电子探针下观察,海底玄武岩的基质只有在冷凝边处是纯玻璃质的,向内基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结晶作用。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基质矿物组成与斑晶矿物组成相同,均是由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组成;与斑晶矿物相比基质斜长石贫Ca、富Na,基质辉石、橄榄石贫Mg、富Fe。  相似文献   
66.
在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海洋学和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人们关心的只是角度的大小,如风的方向、动物移栖时消失的方向等,这种数据称为方向数据。在有些问题中,虽然数据的表现形式并不是角度,如逐月的平均气温。但可通过一个变换将它们变为方向数据。将数理统计方法用于方向数据,就产生了方向数据的统计方法。在方向数据的统计中,将数据看成二维圆周或高维球面上的点,故又称为球面上的统计。由于方向数据的特点,使得方向数据的统计与通常的统计表现形式很不一样,处理方法别具一格。本文应用方向数据统计方法,在西北太平洋中国沿海台风生成后,对其移动方向进行了统计研究,给出了几个区域内台风方向的统计分布,估算出概率最大的移动方向和不同区域台风移动方向统计分布之间的差异性等。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使台风移动方向的研究,向数值分析又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67.
东营凹陷伸展断弯褶皱的构造几何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东营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南部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半地堑盆地。本文通过对横穿东营凹陷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精细的构造解析,发现这个半地堑盆地的伸展构造具有明显的膝折变形特征,基本上符合伸展断弯褶皱模型。由此运用伸展断弯褶皱理论,同时按照平衡剖面原理,详细恢复了东营凹陷伸展构造的发育过程。经过对盆地内部构造变形的反复拟合和测算,我们确定了东营凹陷伸展断弯褶皱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其运动学过程,揭示出东营凹陷各主要裂谷阶段的地壳水平伸展量,并且将其中的背斜解释为上凹与上凸断层转折组合所形成的一个伸展背斜构造。同时采用构造几何学方法推断在白垩纪末期该地区曾经历过大约1750m厚的剥蚀作用,总伸展量可达25km。  相似文献   
68.
广东龙口南昆山铝质A型花岗岩的成因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昆山花岗岩出露面积约 2 0 0km2 ,为一等轴状岩体。具中粒等粒结构 ,由黑鳞云母、钠长石、条纹长石和石英组成。弱过铝质 ,MgO和CaO含量极低 ,亚碱质 ,碱度率和NK/A值偏高 ;富F贫Cl,具较高F/Cl值 ;具较高的锆石饱和 (液相线 )温度 (81 0~ 847℃ ) ,与澳大利亚A型花岗岩的平均值 (839℃ )基本相当。在微量元素特征上 ,具有高的 1 0 4 Ga/Al值和 (Zr+Nb +Ce +Y)元素组合值 ,分别高于A型花岗岩下限值的 2 .6和 350× 1 0 - 6 。在同位素组成特征上 ,具有较高的εNd(t)值 (- 1 .54~ - 2 .87)和较低的δ1 8O值 (7.9‰~ 9.8‰ )。按幔 -壳混合模型计算 ,其源区地幔组分约占 63 %~ 69%。上述特征表明 ,南昆山花岗岩与国内外典型铝质A型花岗岩 (如苏州花岗岩和澳大利亚Lachlan褶皱带A型花岗岩 )很相似。这一发现对阐明南岭东段燕山晚期地壳伸展构造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