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203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环渤海地区地壳稳定性较差,沿海地带软土地基、沙土液化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较多,存在崩塌、滑坡、侵蚀淤积等环境地质灾害。特别是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灾害严重。本文章介绍了环渤海港口工程地质环境,并就原生地质环境、次生地质环境、人为地质环境对港口建设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利用大气制图扫描成像吸收仪SCIAMACHY(Scanning Imaging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for Atmospheric Chartography)和傅里叶变换光谱仪FTS(Fourier Transformation Spectrometer)卫星遥感传感器反演的CO_(2)产品,结合瓦里关地面站点观测的CO_(2)浓度数据进行验证,并对遥感数据进行校正,最后分析了2003年—2018年中国CO_(2)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区域CO_(2)柱浓度呈近12个月周期变化且持续上升的趋势。2003年CO_(2)柱浓度年均值为374.4 ppm,2018年CO_(2)柱浓度年均值为413.7 ppm,16年间增加了39.3 ppm,约为10.51%,年均增长率为0.59%。中国区域大气CO_(2)柱浓度的月变化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月变化呈现弦曲线变化,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8和4月,2018年月平均大约分别为407.7 ppm和416.3 ppm。CO_(2)柱浓度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东部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2018年年平均最大可达417.9 ppm;最低值是在内蒙古北部,2018年平均约为409.5 ppm。从省级行政单元来看,2018年平均CO_(2)柱浓度最高和最低的省份是浙江省和青海省,分别约为417.8 ppm和412.1 ppm。中国2003年—2018年CO_(2)柱浓度在整个区域出现较大的增长,但是增长率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空间上,2018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值在31.0—45.4 ppm之间,增长的百分比范围在8.9%—12.2%之间,增长较大的区域在高值区,最大增长出现在辽宁和吉林的交界处,约为12.2%;增长较小的区域出现在中国中部,最低的增长约为8.9%。  相似文献   
63.
张文雅  刘晓凤  王雨 《地理研究》2022,41(11):2963-2978
国际河流因涉及国家间的资源归属和主权事务而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尽管国际水政治相关的权力和空间议题已成为国际学界的热点之一,但尚未在国内政治地理学者中得到充分关注。结合质性系统性综述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0—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235篇与CNKI数据库中158篇国际水政治文章进行回顾。结果表明,国际水政治研究呈现多学科介入的特点,中文研究侧重国际关系和国际法议题,英文研究则以政治地理学和政治生态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总体而言,在水冲突与合作、话语批判、水-社会关系三大研究主题下,既有研究不仅通过多元主体和话语建构回应“领域陷阱”的局限性,还从辩证和关系视角丰富水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从而推进了国际水政治的研究议程。本文认为,政治地理学者可从空间、领域、尺度等角度进一步深化国际水政治研究,为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地理学的理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64.
65.
66.
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核算的基础。作为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重要指示因子,森林高度的精确估算是提高森林植被碳储量估算精度的关键。现有研究已证明,由专业星载摄影测量系统获取的立体观测数据可用于森林高度提取,但光学遥感数据最大的问题是受云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严重。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产品的生产需要充分挖掘潜在数据源。国产高分二号卫星(GF-2)虽然不是为获取立体观测数据而设计的专业星载摄影测量系统,但其获取的图像空间分辨率可达0.8 m,且具备±35°的的侧摆能力,在重复观测区域可构成异轨立体观测。本文以分别获取于2015年6月20日和2016年7月19的GF-2数据作为立体像对,其标称轨道侧摆角分别为0.00118°和20.4984°,以激光雷达数据获取的林下地形(DEM)和森林高度(CHM)为参考,对利用GF-2立体观测数据进行森林高度提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立体处理得到的摄影测量点云的栅格化得到DSM,以激光雷达数据提供的DEM作为林下地形,得到了GF-2的CHM。结果表明GF-2提取的CHM与激光雷达CHM空间分布格局较为一致,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像素对像素的线性相关性(R2)达到0.51,均方根误差(RMSE)为3.6 m。研究结果表明,在林下地形已知的情况下,GF-2立体观测数据可用于森林高度估算。  相似文献   
67.
近期,市场上出现一种外观与天然南红极为相似的热处理南红,由赤铁矿致色,颜色均匀,质地细腻,给南红市场带来很大冲击。本次研究应用实验室常规检测仪器,以及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仪器设备,测试分析了目前市场上四个有代表性的产地,即四川、云南、蒙古、非洲产出的天然南红,以及市场上出现的两类热处理南红和被用于热处理南红的黄色玉髓。同时选取了部分黄色玉髓和天然南红进行热处理实验和变温拉曼光谱分析,并应用X射线衍射仪对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放大检查、折射率、紫外荧光、密度等实验室常规测试以及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均无法确证性有效区分天然南红和热处理南红。研究团队发现,热处理南红中赤铁矿通常具有明显660 cm-1拉曼峰,其中MK系列样品赤铁矿峰高比(H610/H660)通常<1,与天然南红不同;YK系列样品赤铁矿峰高比(H610/H660)通常在0.4~1.9,与天然南红有部分重叠,但有重叠的样品,其斜硅石和...  相似文献   
68.
本采用国际上最新的辐射不透明度表,计算了有对流超射的两颗大中质量星从主序到中心氦燃烧结束阶段的演化,并和经典对流条件下的演化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恒星在赫罗图中的演化轨迹,中心氢、氦燃烧寿命,氢壳层源的特性都有明显变化,还注意到中等质量恒星的Tc-ρc关系对是否有对流超射较为敏感,并对这些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