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8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mpervious surface(IS) is often recognized as the indicator of urban environmental changes. Numerous research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studying its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ecological effects, especially for the IS in Beijing metropolitan region. However, most previous studies primarily considered the Beijing metropolitan region as a whole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s and heterogeneity among the function zones. In this study, the subpixel impervious surface results in Beijing within a time series(1991, 2001, 2005, 2011 and 2015) were extracted by means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 model combined with change detection models. Then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Lorenz curve, contribution index(CI) and landscape metrics,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variations of IS(1991, 2001, 2011 and 2015) in different function zones and districts we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otal area of impervious surface in Beijing increased dramaticall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increasing about 144.18%. The deflection angle of major axis of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decreased from 47.15° to 38.82°, indicating the major development axis in Beijing gradually moved from northeast-southwest to north-south. Moreover, the heterogeneity of impervious surface's distribution among 16 districts weakened gradually, but the CI values and landscape metrics in four function zones differed greatly. The urban function extended zone(UFEZ), the main source of the growth of IS in Beijing, had the highest CI values. Its lowest CI value was 1.79 that is still much higher than the highest CI value in other function zones. The core function zone(CFZ), the traditional aggregation zone of impervious surface, had the highest contagion index(CONTAG) values, but it contributed less than UFEZ due to its small area. The CI value of the new urban developed zone(NUDZ) increased rapidly, and it increased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and multiplied, becoming an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the rise of urban impervious surface. However, th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zone(ECZ) had a constant negative contribution all the time, and its CI value decreased gradually. Moreover, the landscape metrics and centroids of impervious surface in different density classes differed greatly. The high-density impervious surface had a more compact configuration and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eco-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62.
针对汾渭断陷带及邻近地区2011—2013年陆态网络工程36个GPS连续站和227个流动观测区域站的GAMIT/GLBOK处理结果中存在的非构造噪声,借助QOCA软件剔除连续站位移序列中的周期性成分和共模误差等非构造形变的信息,使地壳监测中GPS连续站水平运动速度的精度提高约0.3mm/a,垂直运动速度的精度提高了约0.6mm/a。针对流动观测区域站中的噪声,提出了使用QOCA软件对GPS连续站的后处理参数信息构建Delaunay三角网,结合反距离内插算法,实现了GPS区域站中非构造噪声的剔除,使GPS区域站流动监测中水平运动速度的精度提高了约0.6mm/a,垂直运动速度的精度提高约1.7mm/a,为地震监测提供了精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3.
在全面收集地质和工程勘察资料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需要防范关注的7类地质问题以及需要统筹保护的4类地质资源。根据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约束性地质要素(地质问题、地质资源)和地质结构在垂向上的差异,将成都市0~200 m地下空间划分为0~30 m、30~60 m、60~100 m、100~200 m 4个层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市地下空间分区、分层开发利用建议,编制了《支撑服务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环境图集》。图集范围覆盖成都市中心城区、高新西区、高新南区、国际生物城、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天府空港新城、简州新城、淮州新城等重点地区,包括39张图件和1个地质调查报告。图集为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城市空间优化拓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空间转型升级和城市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地质依据,对于全国其他城市开展同类图集编制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4.
利用拉脊山地区1983~1995年水准资料,结合1999~2007年、2009~2014年GPS数据对拉脊山断裂带西段进行三维地壳形变分析。拉脊山断裂带西段垂直运动速率约为1±0.5 mm/a,表明该段处于隆升状态;与GPS数据显示出的水平挤压一致,拉脊山地区仍处于地壳水平挤压缩短状态,2008年之后断层两侧差异运动更加明显,地壳缩短速率增加并表现出明显的左旋走滑分量,与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果一致。拉脊山断裂西段受挤压环境控制下的构造变形现今仍在持续进行,同时受全新世活动的日月山断裂右旋挤压应力影响。该地段是地震孕育的敏感部位,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5.
为全面提升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水平,针对野外工作管理与服务需求,基于我国北斗卫星技术、
GMSS技术、网络技术、网格技术、3G音视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上述技术的集成与协同技术研究,建立了野外地质调查管理服
务应用系统和平台。通过数字地质调查系统(RGMAP)和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的统一整合与集成,实现野外作业人员与驻
地和野外工作站及大区中心的互联互通,形成野外地质调查生产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远程服务网格结点体系和格架,为野
外地质调查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现代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实现了野外填图人员与室内相关
专家实时地开展业务交流,实时地提高了野外填图技术人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识别与准确全面描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6.
基于LiDAR点云数据,提出一种由粗到细的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首先利用ISODATA算法对LiDAR数据生成的DSM进行聚类,在此基础之上依据建筑物的面积、地面点的高度差和坡度信息进行建筑物粗提取,最后利用地物的空间邻域关系对粗提取到的建筑物进行精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建筑物信息。  相似文献   
67.
分析了渭河盆地新生代构造及演化特征。结合秦岭北缘断裂的断层分段性研究发现,口镇-关山断裂与秦岭北缘断裂强烈活动的断层段具有很好的空间对应关系。利用有限元模拟研究作为渭河盆地主控断裂的秦岭北缘断裂和华山山前断裂在伸展作用下对口镇-关山断裂和渭河盆地北缘断裂带其他断层的影响。结果显示,口镇-关山断裂的断层活动是秦岭北缘断裂东段作为秦岭北缘断裂中活动性较强的断层段伸展作用的构造响应,同时口镇-关山断裂作为先存构造加剧了上述影响,使其成为渭河北缘断裂带中活动强烈的断层。  相似文献   
68.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青藏块体和华北块体之间的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地区是中国大陆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从1300年至今,在块体周边断陷盆地和西南缘断裂带上发生了五次8级以上的地震.为了了解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应变状态以及断裂滑动分布,我们收集了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9—2013年、国家GPS控制网、跨断陷盆地的8个GPS剖面等共527个流动站和32个连续站GPS观测数据,获得了高空间分辨率的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进一步用均匀弹性模型计算了应变率分布.结果表明,块体内部GPS站点向NEE方向运动,速度变化较小,应变率大多在(-1.0~1.0)×10~(-8)/a之间;山西断陷带构造运动与变形最为强烈,盆地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为拉张变形,应变率为(1.0~3.0)×10~(-8)/a,相对于东部山地则为挤压变形,应变率为(-2.0~-3.0)×10~(-8)/a,盆地西侧断裂(如罗云山断裂、交城断裂)以拉张运动为主,拉张速率为2~3mm·a-1,盆地东侧断裂主要以右旋缩短运动为主,速率为1~3mm·a-1;河套断陷带西部的临河凹陷处于较强的张性应变状态,应变率为(2.0~3.0)×10~(-8)/a;块体西南边缘处于压缩应变状态,应变率为(-1.0~-2.0)×10~(-8)/a,六盘山断裂存在明显的地壳缩短运动,速率约为2.1mm·a-1,速率在断裂附近逐渐减小,反映了断裂处于闭锁状态;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渭河断裂带为左旋运动,速率为1.0mm·a-1,盆地处在弱拉张变形状态.  相似文献   
69.
冷元宝  郝明 《河南地质》1999,17(4):303-306
该文对几项工程测试新技术--瞬变电磁法、瞬态瑞雷面波技术、中间梯渡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是堤坝听办弱层、裂缝的洞穴的实际应用效果做了简单介绍;并对“X-STAR全谱扫频式数字剖面仪”探测堤坝根石顶界面的有效必和突破性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70.
地震构造图是综合反映特定地区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水平的基础性图件,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及边界带1∶50万地震构造图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动力学模型与强震危险性研究”项目的一个专题成果。该图以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及边界带为编图范围,参照地震行业有关地震构造图编制标准和数据库标准,在系统收集和整理区域地理信息、地质、活动构造、地震、地球物理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高分辨卫星影像解译,吸收项目最新研究成果,建设了编图所需的基础数据库;通过资料矢量化、地层界线修改、断层修改、图面修饰、图件复核等环节,编制成鄂尔多斯活动地块及边界带1∶50万地震构造图。该图反映了由银川盆地—贺兰山、弧形构造束、渭河盆地、山西地堑系、河套盆地等活动构造单元组成的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以及相邻地块有关地震构造的最新资料,完善了鄂尔多斯地块及边界带活动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图像,建成了区域地震构造基础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