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6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裂隙网络渗流与离散元耦合分析充水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运用裂隙岩体渗流模型与离散元力学模型耦合分析充水岩质这坡的稳定性。根据裂隙岩体主干裂隙与网络状裂隙的特点,建立了离散介质与连续介质耦合渗流模型并耱其解。讨论了渗流模型与离散元模型耦合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应用该方法对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水塘两侧充水岩体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补用于该工程的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62.
本文建立了地下水运动的流函数和势函数剖面二维流数学模型,并求得了它们的有限差分数值解。以此为基础对济南岩溶区地下水水流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岩溶地下水径流场的空间变化规律和作用因素,划分了水流系统,从而加深了对济南岩溶区地下水运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3.
本文将北方岩溶介质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溶隙网络—溶孔型和溶隙网络—微裂隙型。概化出裂隙岩溶介质的双重介质水流模型。解决了下面几个问题:(1)认识北方岩溶介质所具有的双重介质性;(2)分别对孔隙和微裂隙所构成的岩块域和溶隙网络域建立数学模型,并用岩块和裂隙的水量交换项将两者耦合起来。模型中岩块并未被概化成某一特殊几何形态如球体或平行板,而是按其实际产出形态处理;(3)在岩块中也应用了二维水流模型。以往作者多用一维流方程,目的在于求其解析解,这有许多不足之处;(4)在裂隙和岩块域均采用有限单元法,将两个域的模型联立求数值解,克服了解析法或解析—数值法联合的局限性。 在给定参数情况下,本文进行了典型水文地质条件下的计算,证明了模型是能够较好地刻画溶隙网络—溶孔或微裂隙型介质的特征和水流特点的。同时,本文成功地应用了济南西南郊岩溶含水层的实际资料进行了模拟计算,对双重介质方法的实用进行了听的尝试。  相似文献   
64.
碳酸盐岩溶蚀动力学模拟实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给出了碳酸盐岩溶蚀研究的新方法,即动力学模拟实验方法。这一方法是依据碳酸盐(MeCO3)——二氧化碳(CO2)——水(H2O)体系的两个水化学模型:方解石—CO2-H2O体系模型和白云石—CO2—H2O体系模型—而建立起来的。此二体系的状态和方解石或白云石的瞬时溶解速度仅受两个独立变量如Pco2和pH的制约。因而所设计的动力学实验也仅需要观侧二个独立变量。此外本文还以实验结果为基础讨论了方解石溶解的动力学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动力学模拟实验结果较为可靠,方法较为先进。它为进行碳酸盐岩溶蚀的定量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65.
城市设计作为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各地的新区建设和旧城更新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基于对济南市城市设计编制及管理情况的回顾,结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对济南中心城范围内2003—2020年编制的46项主要城市设计项目进行了汇总和梳理,剖析了济南市城市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济南城市设计管控体系搭建,以期为其他城市的城市设计管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早三叠世是中亚造山带(CAOB)中部构造演化的关键时期,尽管该时期古亚洲洋在地表已经闭合,但残余的大洋板片仍在持续的挤压作用下继续俯冲,造山作用依然活跃。本文对中亚造山带中段林西地区的下三叠统幸福之路组火山岩地层进行了锆石U-Pb测年、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了该地层的形成时代为247Ma,为早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幸福之路组火山岩具有高SiO2(64.10%~68.90%)、Al2O3(13.47%~17.50%),低MgO (0.51%~1.42%),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无Eu异常(δEu平均值为1.09)以及高Sr (384×10-6~956×10-6,平均616×10-6),低Y(5.66×10-6~7.63×10-6,平均6.51×10-6)的特点,表明其为大洋板片熔融产生的典型埃达克岩。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其εHf(t)为+10.8~+15.6,平均为+13.9。样品单阶段Hf地壳模式年龄(tDM1)为264~462Ma,表明其岩浆源区的亏损特征。结合区域资料,我们将研究区中晚二叠世至晚三叠世划分为四个构造演化阶段:1)中-晚二叠世时期,特征为钙碱性岩浆岩及碰撞杂岩的发育; 2)早-中三叠世时期,特征为广泛分布的典型埃达克岩,是古亚洲洋地表闭合后大洋板片继续北向平板俯冲的产物; 3) 230Ma左右开始持续10Myr,该时期是岩浆活动宁静期; 4) 220Ma至晚三叠世末,研究区进入区域性伸展,A型花岗岩、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类和超基性岩大量侵位,变质核杂岩及韧性剪切带也在此时产生。前三个阶段代表了完整的古亚洲洋大洋板块平板俯冲过程,而最后一个阶段标志着研究区地壳进入了新的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67.
德兴铜厂斑岩铜矿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成矿流体的特征和演化过程,对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不同蚀变—矿化带石英细脉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详细的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显微激光喇曼探针工作.结果显示,德兴铜厂斑岩铜矿主要有三类流体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Ⅰ型),富气相包裹体(Ⅱ型)、多相包裹体(Ⅲ型);成矿早期的Ⅰ型包裹体,主成矿期的Ⅱ型和Ⅲ型包裹体,以及成矿晚期的Ⅰ型包裹体的平均均—温度和平均盐度分别为:481℃,8.1%; 410℃,1.2%;389℃,56%和215℃,3.1%;主成矿期的Ⅱ型和Ⅲ型包裹体的平均均—温度相近,但盐度相差很大,指示了沸腾作用的发生;从早期到晚期,成矿流体呈现温度降低,挥发分逸出的趋势.  相似文献   
68.
3C 345和3C 273的光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结构函数法,对两个经典的blazar 3C 273和3C 345的22 GHz、37 GHz和光学波段的数据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显示,3C 273的周期性比较明显,22 GHz经分析存在7.0年和14.7年的周期,37 GHz存在7.2年和14.5年的周期,同时它的光学波段可能存在0.7年和8.7年的周期.3C 345的37 GHz存在比较明显的8.8年的周期,22 GHz和光学波段分别存在不太明显的9.3年和10.2年的周期.  相似文献   
69.
塔东铁矿是吉黑成矿省内最大的火山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型铁矿。首次对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黄铁矿微区分析、黄铁矿Re-Os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矿床产于早古生代塔东群拉拉沟岩组含铁变质岩系中,矿体为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状与围岩一致。矿石构造以浸染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为主,其次为层纹状、致密块状、皱纹状等构造。地球化学分析塔东铁矿岩石形成于海底化学沉积—海底基性火山喷发—海底火山碎屑交替沉积环境,大地构造环境为陆-陆碰撞带岛弧构造环境。塔东铁矿磁铁矿电子探针分析FeOT含量89.15%~92.59%,SiO2含量0.03%~0.19%,TiO2含量0.01%~0.03%,Al2O3含量0.02%~0.07%,MgO含量0.01%~0.04%,MnO含量0.01%~0.03%,成因类型以岩浆岩型、火山岩型及沉积变质型为主。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Fe含量45.69%~47.25%,S含量51.49%~52.09%,S/Fe值1.90~1.97,具较弱的硫亏损特点,反映火山热液和变质热液特点。5件黄铁矿Re-Os同位素测定Re为1172×10-12~29810×10-12,Os为20×10-12~184×10-12,187 Os/188 Os为3.82~52.11,187 Re/188 Os为601~7739。Re-Os模式年龄值为370~448Ma,等时线年龄为401±41Ma,MSWD=10.2,187 Os/188 Os为0.3±3.4。Re-Os同位素数据显示塔东铁矿成矿时期为加里东晚期。含矿岩系的主体时代为早古生代,而非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70.
吉林白山五道羊岔新太古代大型钒钛磁铁矿是国内外首次发现的产于斜长角闪岩层状侵入体内的岩浆型铁矿,对于相似成矿地质条件区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意义。该矿床位于吉林省南部龙岗古陆核南部边缘,板石沟绿岩带北侧。Ⅰ、Ⅱ、Ⅵ号矿体位于斑杂状斜长角闪岩层状侵入体内,并具有成因联系。该岩体原岩为正角闪岩,构造环境为汇聚边缘岛弧环境。矿体形态为层状,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他形晶粒状结构、固熔体分离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矿石构造有致密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钛铁矿。对磁铁矿、钛铁矿进行了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磁铁矿成因类型为岩浆熔离钛磁铁矿型。钛铁矿与理论化学成分基本一致。对斑杂状斜长角闪岩层状侵入体中锆石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其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锆石为岩浆锆石,采用LA-ICP-MS法进行了U-Pb定年,获得一条较好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526±35)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