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南极考察:我院逯昌贵参加了中国第十八次南极考察队度夏考察。我院还派出河北省滦平气象站李国辉、辽宁省沈阳观象台杨宝伟和黑龙江省龙凤山本底站代鑫参加了第十八次南极气象考察,分别在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越冬。本次考察在长城和中山两站更换了风观测塔及遥测自动站仪器,更新了  相似文献   
52.
利用“中国科学探险协会2002年北极科学探险考察”期间, 在斯瓦尔巴德地区政府所在地朗伊尔宾城架设的两个自动气象站记录的气象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气象要素平均值的日变化, 给出了这一极端环境区夏季近地层气象要素的基本物理图像: 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地表温度和大气湿度等气象要素的日变化都呈单峰分布; 地气温差因地而异, 不同下垫面类型大气能量的源汇不同; 局地环流多种多样, 冰川风、海陆风、山谷风相互叠加, 主导风向各地不一。  相似文献   
53.
长江下游农业生态区CO2通量的观测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1年6月10日~7月20日在安徽省全椒县稻田和2002年6月10日~7月20日在肥西县农作物混作区观测的近地层CO2和能量通量资料,对农作物混作区和稻田CO2通量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均情况下,观测期内稻田白天(夜间)吸收(放出) CO2为55.16 g·m-2(14.19 g·m-2);农作物混作区白天(夜间)吸收(放出) C02为22.67 g·m”(12.40 g·m-2);稻田白天吸收的CO2通量随水稻生长而逐渐增加,夜间放出的CO2在拔节期最高;农作物混作区CO2通量在整个观测期并没有显著改变;稻田和农作物混作区均为大气CO2的汇。对CO2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的关系分析表明:白天稻田吸收的CO2通量与到达地面的光合有效辐射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文中结果为数值模拟稻田与近地层大气CO2交换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4.
近20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气象业务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20年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气象业务取得了长足进展。1985年在南极半岛建立了中国长城气象站;1989年在南极大陆建成了中国中山气象台;2001年与澳大利亚南极局合作在距中山站160km的南极冰盖上安置了LGB-69自动气象站(AWS)。在长城和中山两站开展了常规地面气象观测、站区天气预报服务、气象卫星高分辨率图像传输资料(HRPT)接收等业务;在中山站进行Brewer大气臭氧和紫外辐射(UV-B)等要素的观测;在赴南极考察的航渡期间进行气象观测和预报服务。南极常规气象业务已为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积累了丰富资料,为航渡和站区考察项目的实施提供的气象服务保障,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提高南极气象业务水平,拓展气象业务和大气科学考察研究领域,是今后极地大气科学考察和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5.
水稻不同生长期稻田能量收支、CO2通量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低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资料,将1999年常熟稻田水稻四个不同生长期(插秧、拔节、抽穗和成熟)的太阳辐射、水汽压、气温和水平风速及降水作为简化生物圈(SiB2)模式的5个强迫变量,在合理设计模式参数的前提下,分别模拟了上述四个阶段的能量收支、CO2通量。模拟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感热、潜热和下垫面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不同;CO2通量的模拟结果与1996年国际稻田试验结果相似。该研究为利用自动气象站网的资料估计各站能量收支、CO2通量、土壤水分平衡、以及土壤温度廓线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56.
南极臭氧的短期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7~1992年南极地区大气臭氧总量地面观测站资料,对南极地区臭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35年来南极地区的大气臭氧有较明显的减小趋势,但在不同地区、时段和季节,其变化趋势也不同。近年来南极地区大气臭氧的显著亏损,主要是由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和发展所造成的。南极地区的大气臭氧存在明显的年振荡、准20个月和准30个月的振荡周期。臭氧变化与天文日照、平流层温度场、平流层冰晶云及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烃和溴化烃等污染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57.
近十年来我国的南极气象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南极气象学是现代气象科学中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南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特有的生态环境,突出了南极气象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南极气象研究是随着近百年来南极科学考察事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在南极地区已有二十余个国家设立了四十余个全年工作的气象站。南极  相似文献   
58.
本文给出了1993年在东南极中山站(69.38°S,76.37°E)地区首次运用WMO(世界气象组织)认可的Brewer臭氧分光光谱仪,进行臭氧和UV-B地面的同步观测结果。观测表明中山站地区在1993年8月初到11月底频繁出现臭氧低于200DU的值;12月初臭氧值恢复正常。在整个“臭氧洞”期间,臭氧值起伏变化很大,并且和70hPa到50hPa上空的温度变化密切相关,臭氧的日变化不很明显。中午时刻有生物效应的UV-B辐射通量与臭氧斜程柱总量呈负指数关系;云和太阳高度角控制着UV-B辐射通量日变化过程。UV-B光谱扫描的结果表明295-325nm波段内的光谱强度比315-325nm的光谱强度更受臭氧变化的影响。消除云和气溶胶对UV-B辐射过程的部分影响,对每天中午时刻300.5nm和323.5nm光谱强度比值计算,反映出了“臭氧洞”期间臭氧值降低是UV-B辐射增强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9.
青藏高原上空云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福康  陆龙骅  张清芬 《气象》1985,11(11):11-14
根据1979年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青藏高原上6个热源观测站的云量和云状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上空的云,特别是对流云的月际变化、日变化、地理分布与青藏高原雨季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0.
By using the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medium-range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over the subtropical region in China during June-August, 1966-1981 is studied. The quasi-two and quasi-one week oscillations are the two major oscillations generally existing in the subtropical region, and their intensities have obvious quasi-triennial variation period. These medium range oscill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uth Asian high, and in some degree to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 The quasi-two week oscillation is probably a display of the inherent oscillation of the south Asian high itself, and the quasi-one week oscillation is probably that of the forced oscillation from westerly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