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6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幔源岩浆去气形成富二氧化碳含金流体——可能性与现实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并结合笔者的研究成果 ,评述了幔源岩浆去气形成富二氧化碳含金流体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笔者认为 ,在地幔熔融和富集交代过程中可以形成富金和二氧化碳的岩浆 ,进一步在岩浆去气过程中金可以气相形式随二氧化碳排出 ,而一个由深部稳定热源驱动、富含幔源岩浆去气带入的二氧化碳和金并与地壳浅部流体混合的热液环流系统是形成重要金矿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2.
初论郯庐断裂的成藏成矿效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郯庐断裂是多次活动的深达地幔的断裂带,在其形成与演化过程中伴随有不同类型矿产形成,古生代以来郯庐断裂性质由张裂-压扭-扭张变化,相应的岩浆活动由超基性、基性-酸性-基性、碱性演化,与之有关的矿产由金刚石、铬、镍、铜、铁等岩浆矿床→金、钼、钨、锡、铅、锌、汞、锑、银的热液矿床与石油与烃类气藏→金、银、石油、烃类气、非烃气藏及宝石矿床等演变。郯庐断裂两侧的成矿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偏对称性、交叉性和两侧成矿的差异性特点,是郯庐断裂带本身纵横特点、郯庐断裂穿越地块性质以及与其交切的东西向褶断带性质联合控制的结果。郯庐断裂两侧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矿产形成过程中,壳幔作用程度不同,地幔流体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而强烈的壳幔交换作用导致的地幔流体和地壳流体的联合作用常是大规模热液矿床矿集区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3.
胜利油田富CO2含金流体及有关成因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赫英  廖永胜 《地质论评》2001,47(5):500-507
本文分析了胜利油田火山岩中的Au含量,发现CO_2气藏区火山岩和非CO_2气藏区火山岩中Au含量有明显区别:前者合Au很高,平均327×10~(-9),最高2150×10~(-9);而后者含Au很低,平均只有2.5×10~(-9)。这一基本事实提供了CO_2与金矿化间联系的直接地质证据,指出了在中国东部郯庐断裂两侧找寻新的金矿资源的方向与可能性。研究表明,地幔及其岩浆去气对形成富CO_2含Au热液系统有重要的贡献,而一个由深部稳定热源驱动、富含地幔及其岩浆去气带入的CO_2和Au并与地壳浅部流体混合的热液环流系统是形成重要金矿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秦岭构造带的金、钼 (钨) 、铅锌3个矿带变化关系,铅同位素不同特点,以及南岭地区钨锡分布规律,说明成矿作用受结晶基底及形态的控制,并非与威尔逊旋回有关。 叙述了威尔逊旋回无法解释世界绿岩带的分布和成矿特点,结合我国华北、华南燕山期成矿特点的地质事实,认为应用威尔逊旋回理论来建立金属矿产的形成、演化模式,不能夸大其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瑞廷  毛景文  柯洪  赫英 《矿产与地质》2003,17(Z1):281-28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对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不少突破.从成矿作用机制方面总结与分析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的研究现状与最新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56.
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提出和讨论了"地球深部包体与成矿关系"这一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及其先导性科学问题。地球深部包体中镍、金、钼、钨等成矿元素的含量是不均一的,镍和金在地幔岩包体中含量最高,钼在玄武岩及镁铁质麻粒岩包体中最高,而钨在长英质麻粒岩和花岗岩类包体中含量最高。这些反映岩石圈和软流圈以及岩石圈的不同层次中镍、金、钼、钨等成矿元素的含量不均一,分别提供了地壳中镍、金、钼、钨矿床的初始物质来源。这一认识可能给镍、金、钼、钨等金属矿床和矿床集中区的战略预测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7.
煎茶岭大型金矿床成矿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构造-流体-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在综合分析煎茶岭大型金矿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时代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其成矿机理,认为该金矿术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超基性岩,在中低温碱性还原环境中成矿,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晚期-燕山期,成矿作用长期,多期性。其成矿机理复杂,主要以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和构造流体改造成矿作用为主,通过充填交代蚀变方式而表成该微细浸染状构  相似文献   
58.
超大型金矿床比较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瑞廷  赫英 《西北地质》2000,33(4):1-11
从比较矿床学角度,对国内外典型超大型金矿在矿床类型、构造背景、成矿流体及成矿模式、成矿时代和成矿元素、矿物组合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在地球复杂巨系统中,金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成矿地质环境的配合决定了超大型金矿床形成的特殊性和成矿选择性(偏在性)。本文探讨了超大型金矿床的形成演化及时空分布规律,认为合适的构造及地球化学背景、丰富的矿源与成矿流体的高度集中、良好的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富集和储存条件以及各种有利成矿因素的时空最佳耦合是超大型金矿形成的必备条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我国寻找超大型金矿的前景与对策及在超大型金矿床进一步研究中应重视的关键科学问题。我国超大型金矿的主要类型是花岗-绿岩带型、火山岩型和微细粒浸染型。我国东部及西北、西南地区的金矿集中区是我国21世纪极具潜力的超大型金矿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9.
高铝粉煤灰中部分主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部分主微量元素在高铝粉煤灰中的分布规律,从而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首先根据高铝粉煤灰的物相组成特点采用新的分离方法将之分离为三个相(或相组合):铁质微珠、莫来石-刚玉相以及玻璃相;然后分别用化学分析和ICP-MS测试主微量元素在高铝粉煤灰、铁质微珠以及莫来石-刚玉相中的含量,并结合相关数据计算出这些元素在玻璃相中的含量。结果表明,除Al、Mn外,其他元素均在玻璃相中有不同程度的富集;除Al外,其他元素则在莫来石-刚玉相中有不同程度的贫化;除Ti以外的铁族元素以及除Ga、Pb以外的金属成矿元素均在铁质微珠中富集,其他元素则在其中贫化。  相似文献   
60.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朋  赫英  张义  江思宏  刘妍 《黄金地质》2004,10(1):48-54
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近年来其找矿勘查和成因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它不仅产出于中新生代,而且在中生代以前也有产出。该类型金矿成矿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岩浆成分具高K特征,成矿物质组成显示出深部来源的特征。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与斑岩型铜-金矿床往往密切共生,它们可能是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在有利的构造条件下可能在其旁侧发育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如紫金山地区。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太平洋地区不同类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是不同构造-岩浆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