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 毫秒
51.
52.
The delta evolution and erosion process of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Delta(AYRD)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However, the variation of sediment at a large littoral scale along the north coast of Jiangsu is less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the data of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obtained in the littoral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n 2006 and 2012 is used to study the sediment variability and sediment transport trends by using the geostatistics analysis tool and the grain size trend analysis model.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the geostatistics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 distance(Dc) with the average range value(Ao) of grain size parameter. Filtering method(removing data that not at a sampling station) is used to improve accuracy of data sel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dimentary spatial correlation in Lianyun Port area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Delta(AS) i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abandoned Yellow River Delta(AN). Sediment in the area is found to be anisotropy at the northeast–southeast direction. The grain size trend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sediment trend is towards bayhead and southerly in the Haizhou Bay, southeasterly along the shoreline in the south Lianyun Port, northwesterly in AN and easterly–southeasterly in AS respectively. The investigation of possi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c, Ao, sediment transport and delta evolution shows a close link between Dc and Ao of one sediment combination. It is also found that sediment transport trends could reasonably represent the delta evolution to a certain degree.  相似文献   
53.
通过采用多种前处理方法,对西南印度洋中脊沉积物粒度进行了测定、分析和对比研究。其中,未去除碳酸盐的样品平均粒径介于7.18~8.35Φ;分选较差;偏度表现为极负偏,且负偏程度随着分选变差逐渐变大;峰度表现为平坦。粒度频率曲线呈较显著的多峰分布。去除碳酸盐之后,样品平均粒径介于5.95~6.64Φ;分选变好;偏度由极负偏变为极正偏;峰度由正态向平坦方向变化;黏土质量分数明显减少,粉砂质量分数显著增加。粒度频率分布曲线、粒度象特征及粒度结构也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些变化指示了沉积物的搬运处于静水悬浮和递变悬浮的过渡阶段,而是否去除碳酸盐将对粒度分析结果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有机质和生物硅的存在也对沉积物粒度测试结果造成了影响,使细粒组分明显增加,但并不影响粒度分布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54.
生物礁是由珊瑚虫、藻类等造礁生物组成、具有抗浪结构的海相碳酸盐岩,是全球主要碳库之一,也是观察热带海洋影响中-高纬度环境过程的重要窗口。近二、三十年以来,伴随着海洋水体的显著酸化和增温,全球热带海洋生物礁的主体——珊瑚礁系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于高温强迫而言,海水温度上升诱发珊瑚白化、抑制珊瑚的自我修复;海洋酸化可以显著改变珊瑚钙化率、抑制珊瑚幼虫发育、引发珊瑚礁的溶解;两大因素均可改变珊瑚礁的群落结构。针对这些环境要素的改变,珊瑚自身可以通过共生藻的种类转换以及调控基因表达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抵抗高温胁迫;但若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受控制,绝大多数珊瑚礁到21世纪末都将遭受灾难性打击。为应对未来不同场景下的珊瑚礁变化,还需要对高温、酸化等关键因子响应特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珊瑚礁长序列研究有可能为珊瑚的长周期演化特征提供关键认识,也为现代观测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5.
采薇海山位于西北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是由中国发现、命名并负责资源勘探的重点调查区之一.本文利用大洋27航次在采薇海山北坡MABC-05站获得的箱式沉积物样品,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以颗粒较细的、矫顽力较低的磁铁矿为主;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可以区分三个具有不同矫顽力值的磁性颗粒组分,并发现磁性颗粒的矫顽力值变化可以有效指示沉积物埋藏后的早期成岩特征.在参考现代物理海洋过程的基础上,我们推测南极底层水团的演化和太阳辐射的变化可能共同影响了采薇海山区海洋底层环境过程.这一结果为探讨南极气候状况对北太平洋的可能影响,评估海洋上层与底层的相互作用等重要科学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6.
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区地下水水质特点,将海水入侵等级划分为4级。同时,选取Cl^-,矿化度,SO4^2-,rHCO3^-/rCl^-,K^-等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并分别确定了这5项指标的等级划分范围。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对研究区内海水入侵现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57.
图解法和矩值法估计海岸带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粒度参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图解法和矩值法两种,为了比较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利用新近在莱州湾南岸获取的LZ908孔岩心,在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从参数计算过程、沉积物粒度分布形态(多峰态粒度特征)等方面讨论了两种参数估计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可能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平均粒径、标准偏差相互替代的程度高,而偏度、峰度相互替代的程度低,或者不可替代;两者的差异是由各自本身的计算过程引起的,是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的一种反映,并且与沉积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8.
易亮 《沉积学报》2023,(6):1739-1754
【目的】莱州湾位于渤海陆架的南端,是研究第四纪东北亚地理与环境重组的关键地点之一,较为连续地记录了渤海盆地陆—海转换时区域环境变化的历史。【方法】为揭示区域地层特征及其可能的环境意义,以莱州湾地区11支钻孔岩心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第四纪地层对比框架与沉积演化过程。【结果】(1)通过布容正极性时和松山负极性时两个等时面的对比分析,推测莱州湾地区向海一侧在早更新世经历了显著的沉降过程,导致盆地向南(山区一侧)广泛扩张;(2)基于11支钻孔岩心的地层特征对比,初步构建了区域第四纪地层框架,识别出17个水退—水进旋回,包括全新统1个、中更新统上部—上更新统2个、下更新统上部—中更新统7个、下更新统7个;(3)开展环渤海地区地层对比研究,基于加拉米诺正极性亚时的等时面对比,推测中更新世渤海盆地向东、西北缘显著扩张。【结论】初步重建了渤海盆地陆—海转换的主要过程,包括晚上新世的泛湖—湖群环境,早更新世的大湖发育(最近一期“渤海古湖”),中更新世大湖萎缩—弱海侵过程,晚更新世大海侵—陆架沉积环境等阶段。因此,莱州湾第四系的初步框架为重构盆地演化和区域古环境过程提供了新证据,也为探讨更大区域内盆地演...  相似文献   
59.
采用2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莱州湾南岸钻孔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测量。通过比较沉积物粒度的粒级组成发现,未去除碳酸盐颗粒的测量结果,黏土粒级含量显著增加,粉砂粒级的变化主要受到黏土粒级含量增加的影响而降低,砂粒级未见明显的变化规律。应用2参数Weibull分布,对沉积物粒度分布进行拟合,发现测量样品的粒度分布以3峰态和4峰态为主,是否去除碳酸盐不改变粒度分布的基本形态,但对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影响明显。通过实验对比,我们认为,粒度测量的前处理过程中去除碳酸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