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7年   6篇
  1935年   2篇
  1933年   10篇
  1931年   2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造山带具有复杂的动力学环境、俯冲交代历史和热力学状态,其地幔源区物质组成、熔融机制和岩浆产物明显不同于地幔柱和大陆裂谷带,因此造山带环境中与镁铁-超镁铁质岩浆有关的铜镍成矿作用有别于板内环境。本文综述了交代地幔源区与造山带铜镍成矿关系的新进展,重点聚焦于:(1)岩石圈与软流圈的贡献。成矿岩浆来源于上涌的软流圈驱动交代岩石圈地幔不同程度的混合熔融,其中后俯冲阶段岩浆产物的成矿作用最为普遍、规模最大;岩石圈地幔经历不同比例俯冲板片沉积物熔体(富钙沉积物)和低温蚀变洋壳流体交代,具有显著的富挥发分和碳酸盐特征。(2)幔源岩浆氧化还原状态对成矿的约束。显生宙造山带成矿初始岩浆(硫化物未发生饱和)可能普遍为氧化性岩浆,岩浆体系硫化物饱和前后存在氧逸度骤降,导致岩浆体系硫化物饱和时硫的溶解度呈指数级下降,直接触发硫化物熔离,或者为达到熔离创造低的硫溶解度条件,其中岩浆还原作用由碳质物在岩浆期的有效混染造成。(3)挥发分对岩浆硫化物的运载汇聚。挥发分显著降低熔体粘度,从而减小粘滞阻力对岩浆超压的消耗;岩浆在上侵减压过程中挥发分能够发生出溶-成核作用,形成大量低密度气泡并与硫化物液滴形成复合液滴,促进...  相似文献   
402.
辽东黄花甸地区古元古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的辽东黄花甸地区出露大量古元古代花岗质岩石,前人将该区的花岗质岩石统称为花岗质混杂岩。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将该套花岗质混杂岩解体为时代及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其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块状、条痕状、片麻状的不同构造类型,均显示富SiO_2(72.37%~77.44%)、贫Al_2O_3(11.69%~13.21%)、富K_2O(3.97%~5.11%)的特征,Na_2O/K_2O=0.64~1.08,TiO_2含量在0.18%~0.34%之间,MnO、MgO和P_2O_5的含量较低,分别为0.01%~0.07%、0.12%~0.32%和0.01%~0.06%,铝饱和指数A/CNK集中分布在1.33~1.45之间,A/NK在1.49~2.60之间,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Sr、Ba、Ti、P强烈亏损,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大部分为具有清晰震荡环带结构的岩浆锆石,从3个样品获得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2185±29Ma、2183±13Ma、2166±10Ma,据目前所获得南辽河群碎屑锆石年龄(1.95~2.15Ga),本文认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代要早于南辽河群地层沉积的时间,构成了南辽河群地层沉积的基底。花岗闪长岩呈岩枝状侵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里尔峪组地层中,富SiO_2(72.54%~74.31%)、Al_2O_3(15.01%~16.17%),全碱(K_2O+Na_2O)平均7.77%,相对富钠(Na_2O/K_2O=1.27~2.82),贫钙、镁,MgO平均为0.26%,CaO平均为1.59%,Mg#值平均为54.0,铝饱和指数A/CNK集中分布在1.61~1.78之间,A/NK在1.49~2.60之间,属于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具明显的Eu正异常,Y/Yb低,Sr/Y高,而且强烈亏损Th、Ta、Nb、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Ba、K、Rb、Sr等低场强元素,具有埃达克质花岗岩的特征。花岗闪长岩的锆石大部分为具有清晰震荡环带结构的岩浆锆石,从2个样品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995±18Ma、1995±13Ma。可以推断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时代为2.0Ga左右。本文认为具有A型特征的黑云二长花岗岩是陆块内部拉伸减薄-裂解过程中下部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具有埃达克质特征的花岗闪长岩是俯冲过程中所形成火山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岩浆活动的产物。以上研究表明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活动带可能经历了在2.2~2.15Ga左右的拉伸裂解过程和2.0Ga左右俯冲挤压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03.
本文从波动方程的解出发,探讨了应力波在摩擦桩,端承桩内的反射区别,并且对断桩、缩、扩颈桩、和混凝土离析处及桩底沉渣的应力波波形分析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桩基无损检测的波形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4.
李震  周建民  田帮森  郭明 《遥感学报》2009,13(S1):283-289
简要指出极化和干涉SAR 的基本特征后, 分别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极化和干涉SAR, 以及极化干涉SAR 的研究进展。对处理和应用极化SAR 信息的方法和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重点对极化分解方法、极化分类和相干最优技术进行了介绍, 探讨了其发展的方向。对几种主要新的干涉SAR 应用技术方法, 包括最小二乘(LS)方法、永久散射体(PS)方法、小基线子集(SBAS)方法、相干目标(CT)方法和人工角反射器干涉测量(CR)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指出了其各自的特点。最后, 对综合极化和干涉特点的极化干涉SAR的应用研究状况, 包括植被参数、建筑物高度、冰川变化等几个重要的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 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405.
明義森  刘启航  柏荷  黄昌 《遥感学报》2023,(6):1414-1425
湿地植被在固碳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若尔盖湿地的植被分类与变化监测对于研究其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在植被监测中各有其优缺点,因此本研究提出结合Sentinel-2光学数据和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的若尔盖湿地植被分类与变化监测方法。基于动态时间归整算法DTW (Dynamic Time Warping)提取Sentinel-1 SAR数据的时间序列物候特征,结合Sentinel-2多光谱数据的光谱特征,以2020年实地获取的植被样本及使用样本迁移得到的2017年样本,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分别对两个时期的若尔盖湿地植被进行分类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结合Sentinel-1和Sentinel-2数据,充分发挥各自多时相、多光谱的优势对若尔盖湿地植被进行分类得到可靠的分类结果,总精度达到了97.43%,Kappa系数为0.96。(2)基于样本迁移原理,本研究通过将2020年实地采集的样本迁移至2017年,解决了历史时期实地样本不可得的问题,并针对SAR数据的特点提...  相似文献   
406.
毕葵森 《江苏地质》1996,20(1):32-40
传统的因子分析以正交坐标系为其基础坐标系,因而存在某种固有缺陷。文中提出以仿射坐标系为因子分析的基础坐标系,并进而给出了仿射因子分析的方法。新方法不仅消除了原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同时还实现了样品和变量空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407.
针对饥饿对大菱鲆雌核发育二倍体仔鱼前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仔鱼的饥饿不可逆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温14.5—16℃的培育条件下,大菱鲆雌核发育饥饿仔鱼卵黄于5—6日龄消耗殆尽,油球6—7日龄消耗殆尽;饥饿仔鱼最高初次摄食率出现在4日龄,为85.3%;仔鱼的饥饿不可逆点出现在8日龄;饥饿仔鱼全长生长速度显著慢于投喂仔鱼,6日龄后全长呈负增长,并且出现胸角突出、体色暗黑、消化道萎缩等较为明显的饥饿特征。本实验同时对大菱鲆常规二倍体仔鱼的饥饿耐受情况对照研究,表明,常规二倍体饥饿仔鱼的卵黄和油球消耗规律、初次摄食率变化、PNR点及全长生长与雌核发育仔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08.
赣西湘东菊花状天青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赣西湘东地区的天青石,主要产于下二叠统由生物屑泥晶灰岩或泥灰岩构成的瘤状灰岩中,少数产于钙镁质页岩中。晶体常沿a轴或b轴延伸呈柱状,集合体在三度空间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排列,形似盛开的菊花,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天青石结晶习性。本文通过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的研究阐述了它的特征和成因,提出它是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碳酸盐灰泥中的SrSO_4围绕雏晶或胶态SiO_2核心生长而成。这种天青石的发现不仅具有矿物学和沉积学的意义,而且可作为我国华南地区沉积型海泡石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