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吴统文  郑光  瞿章 《气象》1989,15(5):51-53
一、引言 太阳黑子数是反映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太阳黑子相对数在地震、气象、水文、农业等等学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1974年Dodson等发现,10.7cm(2800MHz)太阳射电通量的日平均值的变化,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变化一致。 本文对比分析了截止到1986年12月的资料,证实10.7cm太阳射电通量和太阳黑子  相似文献   
42.
在观测记录放射辐射时,由于遮光环遮住了一部分散射辐射,所以必须对观测到的散射辐射资料进行订正。理论订正公式如下:假定天空各部分散射是均匀的,被遮光环遮住部分(所占的成放)为式中 b 遮光环宽度(mm) r 遮光环半径(mm) δ 太阳赤纬(度)  相似文献   
43.
平流层突发性增温及其前后期平均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强  郑光 《高原气象》1990,9(1):104-109
从1995至56-1987至88年的33个冬季的14个空发性增温过程(简称SSW)中,选出5个最强的加以平均,分析了增温期及其前后期的平均环流行征。结果表明:(1)30hPa极点温度与30年平均温度距平值,增温期为17.1℃,前、后期分别为-4.7℃和-8.91℃。(2)在500hPa和50hPa高度场上,增温期比其前、后期波数都少,经向度较大。经向度发展和极涡分裂为二的现象首先出现在对流层。(3)5次SSW均属北太平洋增温,其盯应的年份都是平流层由冬转夏,即季变“迟”的年份。  相似文献   
44.
马利霞  郑光  何维  居为民  程亮 《遥感学报》2015,19(4):609-617
叶方向(包括叶倾角和方位角)是决定林冠内部及其下层太阳辐射在3维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并进而影响植被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林冠的二向性反射特性。本文利用地面激光雷达扫描系统(TLS)对一棵人工阔叶树在水平圆形轨道设置等间距6站进行扫描,获取其完整覆盖的3维点云数据。在手动选取78片点云完整叶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重建单点在其邻域内的法向量和所在叶片主轴方向分别得到了叶的倾角和方位角分布,将构成每片叶子的所有点的倾角和方位角各自均值作为其倾角和方位角。通过与利用角度尺和罗盘进行逐叶片手动测量结果对比发现:基于TLS计算的叶倾角和方位角与手动测量结果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2分别为0.88(N=209,p0.001)和0.97(N=78,p0.001)。本文方法能准确获取林冠元素的3维空间分布,为估算森林冠层在任意给定光照条件下的消光系数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促进地面激光雷达在植被冠层3维结构参数,特别是叶面积指数的反演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5.
黄河是我国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江河之一。在黄河上游,现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一系列梯级水库。1985—1986年,我们应“黄河上、中游水量调度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试作了黄河上游地区(兰州以上13个代表站)的降水和流量的长(中)期预报。这有助于青、甘、宁和内蒙的水电与灌溉调度,并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两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6.
干旱区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各国科学家近年来纷纷注意了对干旱区成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恶化,生态平衡破坏,未来的趋势与对策的研究。我国学者在对中国的干旱区气候特征,辐射特征、边界层、小气候、数值模拟等研究中取得了有效的进展。今后应密切注视干旱区环境的发展趋势,并停止对环境的人为破坏,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科学试验和监测。  相似文献   
47.
安州盆地位于朝鲜北部清川江和大宁江的汇合入海处,走向北东,面积仅4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300余平方公里,滨海地区经钻井证实约100平方公里),为一小型含油盆地.该盆地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中、新生代时期频繁的构造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奠定了盆地的基础、控制着沉积层的发育、稳定了盆地的构造格局,而且也为油气田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作者将该盆地与中国东部的胶莱、北黄海、丹东等地进行分析对比后认为:它们同属于中朝准地台上次级负向构造单元.其沉积特征、生物群组合及构造演化规律具有相似性.现已证实,胶莱、丹东等地及本文将要论述的安州盆地,均已见及油气显示,因此,对位于上述各区之间的北黄海盆地,绝不能过早地排除寻求民用油流的可能性.一、安州盆地的生油地质特征安州盆地的构造位置为朝鲜北部狼林地块与平南拗陷交界处.前者是早元古代强烈隆起的古地块(属中国胶辽隆起的一部分),主要由花岗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石英片麻岩及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绢云母片岩等变质岩系组成,且伴有酸性—基性侵入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黄海地区所获的实际资料,经综合研究总结出若干第四系划分标志。这些标志是:海侵层、气候期、地层不整合面、放射性测年、古地磁等五种标志,它既反映地质体自然条件变化规律,也能体现地质事件本质特征,可将第四系划分得详细,并为区域第四纪地层的对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