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27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是生物生长轴下游的关键调控因子,其对促进细胞分化与机体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深入研究IGF-1和IGF-2基因在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胚胎发育过程中表达机制及可能发挥的作用,本文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分离鉴定了黄鳍棘鲷IGF-2基因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在对其胚胎发育过程连续观察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并分析了黄鳍棘鲷胚胎发育不同时期IGF-1和IGF-2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IGF-2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736 bp,其中开放阅读框648 bp,共编码215个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分析发现,黄鳍棘鲷IGF-2氨基酸序列与同属鲷科鱼类的大西洋鲷(Sparus aurata)相似性为99.95%,与三长棘赤鲷(Pagrus auriga)相似性为98.14%,与其他硬骨鱼类的IGF-2也有较高的相似性,显示出IGF-2在硬骨鱼类进化关系上的保守性。在水温为(26.5±0.5)℃,pH为8.0和盐度为28的条件下,黄鳍棘鲷由受精卵至孵化出膜历时25.5 h。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IGF-1和IGF-2基因mRNA 在黄鳍棘鲷胚胎发育不同时期均有表达。IGF-1基因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肌肉效应期达到最高表达量;IGF-2基因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在原肠期、肌肉效应期与出膜后3 d表现高表达量,这表明IGF-1和IGF-2基因在胚胎发育时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  相似文献   
43.
现有的井群疏干、地下巷道集中排水、地表地下联合疏干方法都已比较成熟有效,但当矿区的地下水系统由非均质各向异性、低渗透性含水介质组成时,井群疏干受到低渗透性含水层和高倾角裂隙的制约,无法达到良好的疏干效果。地下巷道集中排水方法一次性工程投入很大,含水层富水性极度不均时易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地表地下联合疏干方法的地面部分对矿坑边坡安全和采场作业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结合马钢集团南山矿业公司高村露天铁矿的地下水疏干技术研究专项,调查分析了矿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含水介质特点及含水层富水特征,借助GMS软件建立了高村矿区地下水水流模型,提出了辐射井疏干技术的设想,并依据前人提出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模拟辐射井,完成了此类矿山的地下水辐射井疏干方法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4.
基于VRS的GPS伪距码的虚拟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RS有效地克服了常规RTK存在的缺陷,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在简单介绍VRS系统组成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讨论VRS中伪距码虚拟的数学模型,并在VC 6.0中实现了相应的程序。同时,利用实测数据对网内单站和多站模拟数据以及网内和网外模拟数据的精度进行实验分析,最后通过误差公式的推导来进一步分析测试结果,从而证明伪距虚拟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5.
46.
和尚桥铁矿是一个大型露天磁铁矿,由于矿区的特殊位置,建设生态矿山、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生产对环境的扰动势在必行。矿山工业布局、独特的水文地质环境和安全生产需要,均给矿山地下水疏干提出新要求。根据该铁矿露天采矿场不同地段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地表和地下联合疏干的方法。利用所建立的地下水疏干预测模型,模拟该方案疏干矿坑地下水的可能,为矿山安全生产、地下水综合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7.
地震时产生的奇异光亮几千年来不仅一直使目睹者感到恐惧,而且也令近代科学家们迷惑不解。目前,一些地球物理学家正尝试对此作出解释。最近,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拜尔利(James D.Byerlee)、约翰逊(Malcolm J.Jo-hnson)和洛克纳(David A.Lockner)提出了新的见解。他们认为:伴随某些地震出现的一道道光线和亮光,可能是因沿断层摩擦而产生的一种电效应。正如洛克纳指出的那样,这个看法不能完全解释此种现象。但它无疑为正在从电的方面,即从大地电传导率方面寻找原因的  相似文献   
48.
在科学发现的道路上,人们总是先发现个别事物和现象,进而衍生到一般和全体;然而在一般和全体的基础上又深化了对个别事物的认识。我们对海带生活史的认识过程亦如此。一、海带的世代交替海带目的植物是海洋植物中个体最大者,它们在海洋水域生产力中占据着显要的地位,所以吸引了海藻学家们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早在1915年Sauvageau就弄清楚了海带目植  相似文献   
49.
耿瑞伦  周国荣 《地质论评》1982,28(4):390-393
中国是古代钻探技术发源地,在世界钻探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公元前二百多年,四川就已经凿井取卤。宋代,我国劳动人民用竹木器械,成功地钻进了几百米深的油、气、卤井。相传钻井技术就是在  相似文献   
50.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平原的中部,地学工作做的较少,平原成因的研究比较薄弱。1973年国务院科教组和农林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区进行了荒地资源的综合考察,铁路部门也在该区开始了线路勘测。在荒地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