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大气科学   29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6 毫秒
41.
人工神经网络在风暴潮增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67~1982年问影响湛江站增水的热带气旋资料,选取了其中对湛江站增水影响比较显著的因子,运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建立了湛江站风暴潮增水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使用贝叶斯优化算法提高了BP网络模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所建BP网络模型的训练拟合效果和预报效果都比较好。表明该网络模型可以用于湛江站风暴潮增水的预报。同时本文也为其它的港口、码头等近岸海洋工程风暴潮增水的预报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42.
台湾岛邻近海域台风浪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SWAN(Simulation Waves Near-shore)。在充分考虑相关物理过程(风生浪,底摩擦,白帽耗散,深度诱导波破碎,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基础上,以较高的分辨率对影响台湾岛邻近海域的9015号台风浪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式所需风场由藤田台风风场模型同化相应台风资料后提供;用自嵌套方式提供模式波谱边界条件。模拟结果与实际台风浪资料相符较好。台风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台风中心位于台湾岛邻近海域的不同位置,台风浪有效波高的分布特征和传播方向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可以为整个台湾岛邻近海域台风浪分布特征的了解与认识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43.
本文利用多年月平均印度洋海表温度资料和我国160站点降水资料,通过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分析了印度洋东西海温信息区温度差值与我国同期降水场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到奇异向量分布型及相互作用的耦合周期信号。在对第一主模态的分析中发现印度洋海温分布对我国降水分布和降水强度有很大影响,且对各季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4.
本文分别研究了印度洋海温信息区和海-气能量输送的年、季分布特征,讨论了印度洋热带地区海-气相互作用的一般形态。得出,印度洋海温可划出三个信息区,在20°s附近和阿拉伯海10°N附近各有—个东西向的最大海-气能量输送区。它们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印度洋重要海区是阿拉伯海和东赤道印度洋,因为该两个海区不仅能表征印度洋海洋热状况的基本性质,而且是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关键海区。   相似文献   
45.
本文利用EOF分析方法,研究了印度洋海温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丁两者的关系,得出印度洋海温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和减弱有较大的影响,并对它的东西进退有一定的影响,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印度洋海温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冬季闽浙沿岸上升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a坐标下三维斜压非线性的浅海陆架数值模式,研究风、边界力流(台湾暖流、黑潮、长江冲淡水)及地形等因子对上升流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台湾暖流是影响冬季闽浙沿岸上升流形成的最重要因子,其中风对浙江沿岸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台湾暖流对福建沿岸及其远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长江冲淡水对长江口附近上升流有一定的影响,对闽浙沿岸上升流影响不大;地形对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作用显著;潮对闽浙沿岸上升流形成的影响也很显著。M2分潮对近海岸区域及台湾东北附近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7.
夏季闽浙沿岸上升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闽浙沿岸作为研究海区,采用σ坐标下三维斜压非线性的浅海陆架数值模式研究风、边界流(台湾暖流、黑潮、长江冲淡水)、潮及地形等动力因子对上升流形成的影响。结果得出:西南季风是影响夏季闽浙沿岸近海岸区域上升流形成的重要因子;台湾暖流对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起主要作用:黑潮对台湾岛以东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长江冲淡水不利于夏季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尤其是浙江沿岸;地形对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作用较显著;M^2分潮对闽浙近海岸区域及台湾澎佳屿附近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本文在对夏季闽浙沿岸海区水文结构的模拟中,同样得出夏季沿岸的低温高盐区与本文所计算出的三个较强的上升中心一致。  相似文献   
48.
黑潮对环台湾岛海域温跃层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97版POM海洋模式,本文分别对有、无黑潮影响环台湾岛海域三维温度结构进行数值计算,经对比分析得出,由于黑潮的流入,致使整个海域次表层冬季平均水温比无黑潮影响时提高了5-6℃,黑潮对台湾岛东部深水区的水洋跃层有决定性作用,并对台湾海峡及其南部浅水区的季节性温跃层的强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9.
崔志强  蔡剑平  沙文钰 《气象》1992,18(6):31-33
本文统计了南海热带气旋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发现热带气旋年活动时数最长的区域位于海南岛东南方海面。台风、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的年平均活动时间分别约为9天、15天和26天。本文还用切比雪夫多项式展开的方法讨论了南海热带气旋时数场的特征,发现低阶切比雪夫系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0.
IAP-GCM is used to document the forced teleresponse of the atmosphere to anomalies of the Antarctic sea ice as the important triggering mechanism for intraseasonal atmospheric oscillations across the globe. The time series of pentad-averaged deviations are then focused on and. with the band-pass filter approach, to address essential features of the 30-60 day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the response field. It is found that tile atm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retreat of the Antarctic sea ice is of low frequency at a period of 30-60 days. The main component is the 30-60 day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n the forced field, with the vertical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features similar to real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