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POI为代表的社会感知数据为精细尺度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然而,POI数据与传统光学遥感数据的关系、长时序POI数据表征的城市功能空间扩张与演替特征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因而,本文以开封市主城区为例,采用2005—2020年POI数据,通过构建城市街区尺度功能集聚-扩散分析框架,利用空间统计指标和区位熵指数分析城市功能的演替特征与复合功能变化。结果发现:(1) 2005—2020年开封市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呈逐渐增长的扩张态势,活动空间的面积扩张了11.26 km2,年均扩张速度由2005—2015年的3.5%提升至2015—2020年的5.1%;(2)城市各种活动的集聚、扩散过程造成不同功能的演替变化,其中开封市商服功能集聚程度较高,虽然受到新城区商业中心扩散的影响,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发生变化;(3)具有复合功能的城市街区不断增多,对单中心的城市结构形成有益支撑。复合功能较强的街区主要分布在活力高、居民生活较为便捷的区域。本研究不仅能为城市空间规划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也为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
增长与收缩是区域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议题,然而其判别标准与驱动机制研究还比较薄弱。因而,论文构建人口、经济增长与收缩的判别标准和理论(驱动力—结果—响应)分析框架,利用统计数据与NPP/VIIRS系列遥感数据,借助ArcGIS可视化分析工具和广义加性模型探究黄河流域5268个乡镇增长与收缩的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黄河流域乡镇人口、经济增长与收缩并存,人口收缩乡镇主要集中在“几字湾”地区,经济收缩乡镇主要集中在上、中游地区,关中、中原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人口—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乡镇增长与收缩可分为持续增长型(6.4%)、转型增长型(5.8%)、缓慢增长型(42.4%)与持续收缩型(45.4%)4种,增长型乡镇主要分布在下游地区,收缩型乡镇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其中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城市的乡镇增长态势明显,资源型城市收缩型乡镇所占比重较大。自然条件的多个阈值表明平原地区、高海拔地区的乡镇均存在增长优势,规模经济与交通区位整体对乡镇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涓滴效应与外部性会造成乡镇的收缩。不同增长与收缩类型的乡镇应当探索因地制宜的增长与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43.
Accurate and detailed accounting of energy-induced carbon dioxide(CO2) emissions is crucial to the evaluation of pressures on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o the assignment of responsibility for emission reductions. However, previous emission inventories were usually production- or consumption-based accounting, and few studies have comprehensively documented the linkages among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 and external transaction in urban areas. Therefore, we address this gap in proposing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accounting system with three dimensions of boundaries to comprehensively assess urban energy use and related CO2 emission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depicted the input, transformation, transfer and discharge process of the carbon-based(fossil) energy flows through the complex urban ecosystems, and defined the accounting scopes and boundaries on the strength of ‘carbon footprint' and ‘urban metabolism'. The accounting system highlighted the assessment for the transfer and discharge of socio-economic subsystems with different spatial boundaries. Three kinds methods applied to Beijing City explicitly exhibited the accounting characteristics. Our research firstly suggests that urban carbon-based energy metabolism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process and structure of urba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s. Secondly, three kinds of accounting methods use different benchmarks to estimate urban energy use and CO2 emissions with their distinct strength and weakness. Thirdl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n Beijing City demonstrate that the three kinds of methods are complementary and give different insights to discuss urban energy-induced CO2 emissions reduction. We deduce a conclusion that carbon reductions responsibility can be assigned in the light of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shared responsibility based principles. Overall,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industrial and energy restructuring and the residential lifestyle changes, our results shed new light on the 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and pattern of urban energy-induced CO2 emission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ree kinds of method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provides further elements for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scenarios of change in urban energy use and CO2 emissions.  相似文献   
44.
基于莱州—莱西一带矿山的自然地理、基础地质、矿山开采、采矿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实际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要素层与指标层,确定要素层权值和指标层中各评估指数的权重,并通过MapGIS利用网格法对研究区内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将研究区内地质环境分为无影响区、影响轻微区、影响较严重区、影响严重区,完成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为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确立土地管理的数量红线、质量红线、生态红线;实施空间管控战略,推动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土地利用格局;划定城乡发展边界,推动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乡发展格局;还应强化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维护权益、保护生态,形成土地利用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46.
在科学设计城市CO2排放、城市低碳水平数理模型基础上,结合BP神经网络法,综合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通过1995~2008年京津沪渝4市CO2排放结构和低碳水平测度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可以发现:4城市CO2排放量逐年递增,但存在较大差异;城市CO2排放量和发展态势取决于4城市CO2排放结构及变化;低碳水平测度结果表明4城市的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碳基能源消耗,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提高低碳水平的作用是显著的;基于BP神经网络法的短期预测比传统预测法更为合理和精确。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从近年来英国区域空间规划现状、立法基础、区域空间战略目标与内容、与之相关的政策、修编程序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英国现行区域空间战略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并针对我国区域规划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48.
地下水资源在中国北方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因此,地下水污染防护十分重要。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可以识别出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为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决策依据。本文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模式和指标体系。采用实证权重方法和GIS技术对济宁市北部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成果应用于济宁市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划研究。  相似文献   
49.
模拟作物适宜生长区的时空分布是分析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影响、提高作物生长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选择影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生长的气候要素,结合地表土壤和地面高程要素与农业观测站数据,模拟和分析1953—2012年主要粮食作物适宜生长区的变动,评估气候变化下作物的适应能力。研究发现:(1)60年来3种粮食作物适宜生长区对气候变化响应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小麦、水稻和玉米。(2)同一时空尺度上,主要粮食作物适宜生长类型区在南方农区较北方农区多样化,在山地较盆地多样化,在高原较平原多样化。(3)小麦生长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多数农区略有上升。玉米生长的适应能力在北方和南方农区分别略微提高和下降。水稻生长的适应能力在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和华南区相对稳定,在黄淮海区和东北区分别下降和提高。(4)60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综合生长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下降,在其余农区升高。(5)玉米和水稻适宜生长区分别与播种面积和作物产量显著相关,这为模拟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二者适宜生长区的分布提供了可行性。小麦适宜生长区与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不显著相关,未来需要考虑更多因素精准识别小麦适宜生长区,以便更为有效地提高小麦生长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0.
为了对美国滑坡灾害损失费用日益增加做出响应,本报告对减轻全国范围的滑坡灾害损失的综合而有效的国家战略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包括国家、州和地方各级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活动。报告对国家滑坡灾害减轻战略的现状、需求和相应的费用进行了评价,并遵从公共法106—113的指南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