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介绍了利用边界层特征量——摩擦速度和梯度Richardson数制作河南省沙尘天气短期预报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方法更能够从本质上反映沙尘天气产生的机制,定性预报准确率为62.5%。  相似文献   
42.
对2006年7月1-4日河南省区域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并从热力、水汽、动力等方面探讨了区域性暴雨的成因。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9608台风低压造成的河南省大暴雨过程的特点,影响系统,物理量及中尺度云雨团等方面的分析指出:登陆台风的大暴雨过程是地形及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及恰当配置的结果暴雨中心的产生与环境场对流不稳定能量积蓄爆发和“V”地形引起反向气压梯度力有关。同时还提出了加密红外卫星云图的云顶温度与降水经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4.
邢台西部山区地质灾害形成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西部山区每年汛期受降雨因素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山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根据调查分析邢台西部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发育的特点,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形成的成因、暴雨在地质灾害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降水和人类活动,地形地貌因素是灾害发生的内在原因,降水是触发灾害的外在条件,人类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暴雨及强降水是促成地质灾害发展的动力条件.高空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线、台风等天气系统是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45.
利用1995~2004年气象资料,分析了河南省降水最多年份汛期降水集中时段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结果发现降水集中时段100 hPa南亚高压120°E脊线基本维持在25~32°N之间,降水集中时段开始前南亚高压有一个东移北跳过程,降水集中期间100 hPa高度场上呈现东高西低形势,有利于副高西伸和北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对稳定,在多雨时段副高进退次数较多,且较长时间稳定在25°N左右,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进入河南省境内,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在降水集中时段,中纬度西风急流轴位置被北抬到40°N 以北,40°N以南基本是东风,这种中纬度地转西风持续偏弱,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北跳和北跳后稳定,使雨带稳定在河南省.  相似文献   
46.
利用欧洲中心3层数值预报产品,综合运用相似系数和距离系数,研制建立了既反映环流形势相似又反映强度值相似的河南省暴雪24h预报系统。利用1996-1998年冬季(11月-次年3月)资料进行反算,暴雪预报准确率为41.7%;1999年11月至2000年1月进行业务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北极海冰输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极海冰对全球气候变化起重要的指示作用。除了海水冻结和融化过程以外,通过弗拉姆海峡(Fram Strait)的海冰输出也是影响北极海冰质量变化的重要动力机制。观测数据中的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尤其是辐射计观测数据)在获取大尺度连续观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研究北极海冰输出面积通量变化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北极弗拉姆海峡、其他通道(S-FJL、FJL-SZ、加拿大群岛、Nares海峡通道)海冰输出面积或体积通量,着重介绍了弗拉姆海峡不同年龄海冰输出情况,并总结和分析了影响北极海冰输运的大尺度大气活动模态。最后,本文阐明北极海冰输出方面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48.
乔春贵  王君  梁钰  杨立志 《气象科学》2023,43(3):358-369
利用ECMWF提供的ERA5再分析资料(分辨率0.25°×0.25°)和黄河流域加密的气象水文实况资料,分析了降水集中期的气象水文特征。结果表明:平均中纬度低槽、南亚高压和阻塞高压偏强,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北,且异常偏强是造成2020年8月黄河中游持续性强降水的主要环流背景;水汽输送较常年同期偏多,来自东海和孟加拉湾的东南和西南暖湿气流沿副热带高压边缘不断输送到黄河中游地区,并和中纬度低槽携带的冷空气在此交汇形成持续性的强降水。水文特征分析表明,导致潼关水文站出现3次洪水的较大面雨量,主要来源于潼关以上的8个子流域;2020年8月的洪水超过2011年9月的,为潼关站近20 a来的最大的洪水过程;5号和6号洪水连续超过编号标准的时长,为120 h和44 h,最大流量达6 300 m3·s-1;流量开始增加的时间落后降水开始的时间12 h~3 d,峰值落后降水结束的时间12 h~4 d;黄河支流水文站的流量峰值与水文站所在子流域降水范围、量级呈正相关,流入潼关站的流量从大到小依次为龙门站、华县站、状头站和河津站。历史对比表明,2020年8月黄河中游累积面雨量为近30 a来最大,北部6个子流域面雨量表现更为极端,降水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49.
对2004年11月28日~12月4日发生在华北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持续性大雾天气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发现,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区)与辐射降温有利于形成辐射雾.此次大雾在持续过程中性质发生了改变,由辐射雾转变为平流雾.若东北地区的地面冷高压中心西侧或南侧另有一小高压环流,通常为一种有利于华北及中东部地区产生或维持大雾天气的环流型,在其南侧及西南侧产生的准地转流和非地转流在华北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交汇为该地区带来了丰沛的水汽.  相似文献   
50.
“河南短时暴雨落区预报系统”是利用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建立的短时暴雨落区预报系统。系统建立在雷达资料定量测量降水估测区域降水量和利用云图资料估测暴雨落区的基础上,并使用现有的地面资料,制作1h和3h短时暴雨落区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