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1.
川东—武陵地区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内变形是现今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川东-武陵地区位于扬子地块的内部,远离板块边界,是研究陆内变形的绝佳场所。通过野外断裂构造详细的解析、褶皱构造的形态分析以及沉积地层接触关系的研究,建立了川东-武陵地区显生宙构造格局,探讨了多期构造演化过程。晚中生代以来的两次构造作用奠定了研究区的构造格架,认为滑脱层的深度及数量从根本上控制了川东-武陵地区侏罗山式褶皱变形的差异,褶皱与断裂构造几乎同时形成,川东地区的隔挡式褶皱为单层滑脱变形的结果,而武陵地区的褶皱构造是由于多层次滑脱背景下、差异隆升剥蚀造成的不同构造层次褶皱出露的结果。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川东-武陵地区显生宙时期主要经历了五期构造演化。晚志留-中泥盆世、石炭纪末和中、晚三叠世之交,研究区均以整体的抬升作用为主,不发育任何褶皱构造;晚侏罗-早白垩世发生大规模褶皱-逆冲作用;新生代晚期,受印度与欧亚大陆汇聚作用的影响,区内断裂带走滑方向发生反转,早期构造被强烈改造。   相似文献   
312.
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张杨  刘艳芳  顾渐萍  丁庆 《地理科学》2011,31(10):1280-1285
利用1996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对1996~2006年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时段内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导致武汉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 1996~2006年期间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减少,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的态势。② 1996年~2006年武汉市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451 上升至0.468。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相对平衡,并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但生态环境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并存。③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城市化引起的空间扩张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影响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313.
基于地理处理建模的珍稀特有植物空间分布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ArcGIS地理处理建模与模型集成技术,提出一种在生态环境GIS中整合植物生境建模的实现方法.依据提取经验知识中的生境因子建立模型,提供交互工具在电子地图上勾画调查范围,再由系统驱动生境模型完成植物空间分布识别.最后,对珠峰自然保护区3种珍稀特有树种分布进行了模型识别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地理处理的生境建模在大量基础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可对物种保护规划、资源量调查和估算、巡护路线制定等提供辅助和参考.同时,结合GIS实现建模工具集成,在模型运行效率、模型的交互性与可扩展性、模型集成的灵活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在实地调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14.
基于核主成分元胞模型的城市演化重建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元胞自动机(CA)模拟和重建城市演化的复杂非线性过程,对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利用传统线性方法获取的地理CA转换规则,较难刻画城市演化的时空动力学过程。基于核主成分分析方法(KPCA),通过核函数映射,在高维特征空间下不仅能够对多重共线的空间变量进行非线性降维,且由此建立的地理元胞模型KPCA-CA参数物理意义明确,能够较好地体现城市化过程的非线性本质。基于GIS环境下自主研发的地理模拟框架SimUrban,利用该KPCA-CA模型模拟和重建了快速城市化区域上海市嘉定区1989-2006年城市演化过程,并预测了研究区2010年的城市空间格局。模拟结果显示,嘉定区城市主要沿中心区域及主干道路而扩展,体现了KPCA方法提取的前两个主成分的作用,与城市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利用混淆矩阵和面积控制精度等指标,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得到总体精度为80.67%、Kappa系数为61.02%,表明模拟结果与遥感分类结果及统计结果符合程度较好;与传统基于线性方法的地理CA模型比较,KPCA-CA模型模拟结果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315.
准噶尔盆地积雪储量的遥感反演及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被动微波遥感SSM/I亮温数据反演的积雪深度,采用积雪密度经验算法,计算了准噶尔盆地1987-2008年逐日雪储量及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年最大雪储量22 a平均为4.53×109m3,最大年份为1994/1995年冬季,雪储量达7.13×109m3,最小年份为1995/1996年冬季,雪储量为2.74×109m3。(2)准噶尔盆地冬季雪储量空间分布不均匀,雪储量较大的区域分布在阿尔泰山南麓和天山北麓,且由盆地边缘向中心逐渐减少,两个明显的低值区分别位于盆地西部克拉玛依地区附近和盆地东部北沙窝附近。(3)季节内变化特征表现为:11月上旬至2月中旬为雪储量缓慢累积的过程,3月上旬雪储量达到峰值,持续时间很短(约15 d),3月中旬至4月下旬雪储量迅速消退,季节内变化主要受降雪和气温年内分配的影响。(4)1987-2008年准噶尔盆地雪储量的年际变化较大,65%的区域呈现线性增加趋势,但不显著。(5)冬季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雪储量与冬季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16.
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市从2005年起围绕城市发展制定并开展了一系列"城中村改造"项目,积极完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推动城市化进程。为探究这一时段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变化,采用TOPSIS评价方法对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日后城市土地利用重点。结果表明:①宁波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指数逐步从0.059增长到1.000,绩效水平从"低级"达到"优质";②准则层指标障碍度不断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为生态可持续,在2015年时降为0;③指标层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说明地均从业人数等指标在持续、深层次地影响城市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317.
本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湖北省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区域,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和整理迫切度3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并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综合分值,进一步结合人均居民点面积现状和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五类整理区。该研究可以为制定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划、遴选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318.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柴西地区)地震剖面构造沉积相演化的分析, 结合基底岩性及区域构造运动历史, 重建了柴西地区新生代构造沉积动态演化框架。柴西地区新生代以来一直处在印欧板块碰撞所引起的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挤压构造背景下, 经历了两大构造变形期: 第一变形期主要发育在古近纪, 变形高峰在下干柴沟组上段, 第二变形期发育在新近纪-第四纪, 变形强度日益加剧。剖面沉积相的变化体现柴西地区经历了水进-静水沉降-水退的过程, 平面沉积相演变是沉积中心受构造运动控制的直接结果; 受构造演化控制柴西地区以Ⅺ号(油狮断裂)和油北断裂为分界线, 由南至北地表形态表现为3种不同样式: 柴西南区断裂发育,柴西中部为英雄岭新生造山带,柴西北区主要发育冲断褶皱。柴西地区构造沉积演化特征是对青藏高原阶隆升的响应, 同时记录了青藏高原向北间歇性蔓延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19.
模糊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十堰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坡荒地,通过对制约土地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分析,依照土地质量满足对预定用途要求的程度,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在计算机上完成了坡荒地的宜农、宜林、宜牧、宜园4个适宜类的评价;同时对宜农地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320.
袁功启  刘艳 《岩矿测试》2005,24(3):229-232
采用火试金分离捕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了铜铅电解阳极泥中的铂和钯,重点试验了银的沉淀分离条件,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大于95%。用贫铂矿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铜阳极泥管理样分析验证方法,其结果与标准值相符。方法的精密度(RSD,n=5)分别为Pt2.68%~3.04%,Pd4.55%~8.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