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针对近期市场上新出现的莱州印章石品种,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偏光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电子探针(EPMA)和扫面电镜(SEM)等仪器对莱州石的常规宝石学特征及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等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莱州石的折射率为1.55~1.57,密度为2.66~2.67 g/cm3,摩氏硬度为2~3,光泽为玻璃-蜡状光泽,不透明-亚透明状态;其主要矿物组成为斜绿泥石,并含有少量的金红石、磷灰石、锆石和滑石等次要矿物;主要呈显微鳞片状、片状、叶片状变晶结构,晶体形态为细薄的片状和板片状且挠性发育;电子探针测得其主要化学成分为:w(Al2O3)=16.837%~20.902%、 w(MgO)=30.683%~33.394%、 w(SiO2)=31.066%~34.299%、 w(FeOT)=0.480%~1.088%,化学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富镁贫铁特征。莱州石的颜色沉稳、质地细腻、软硬适中,是雕刻和篆刻的优选印石...  相似文献   
32.
通过在工作区内布设音频大地电磁测线,并结合当地已有的地质与测井资料对测深数据进行约束反演,结果表明:①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工作区的地层岩性分层具有较好的效果,并对深部的基岩面与上部土层的分界具有较好的反映;②工作区内的地层产状比较稳定;③测点点距对结果精准度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总结了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黄土区填图中的适用性,对指导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黄土区填图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刘江  曾妮红  陈琦 《北京测绘》2021,35(7):951-955
为了让"绣花"功夫深化城市更新老旧小区微改造,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城市更新立面改造,在数据处理阶段,现有的软件算法存在问题.对影响点云数据精度和效率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主要从规避配准算法缺陷、减小累积误差和提高解算效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以实际项目进行验证,对项目生产实践及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4.
高分卫星地面处理系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卫星各载荷数据录入、各级标准产品生产、存档、仿真、评价、分发服务、定标检校以及有效载荷管理等。地面处理系统采用了基于HADOOP平台的计算与存储统一的云计算地面处理架构,通过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将节点内部存储聚合为海量数据存储系统,通过YARN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海量数据的统一调度和大规模并行处理,结合多光谱、高光谱、红外、微波、激光雷达和大气探测等多种卫星遥感数据高精度处理算法,构建多星通用大数据综合处理平台,大幅提升数据综合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分发服务等能力,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质量的标准数据产品。  相似文献   
35.
利用四川省154个国家级地面观测站1960~2013年的整编观测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小波分析、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对雷暴日数和初、终雷暴日的时空分布及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年雷暴日数呈"西多东少"型分布,且存在准11周年的变化特征。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甘孜州西北部、阿坝州北部和攀西地区西部减少较明显。各市州的雷暴集中出现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但川西高原要略早于盆地南部和盆地中部。盆地和攀西地区的雷暴多出现于午后、消失于凌晨,而川西高原的雷暴多开始于14~20时。另外,初、终雷暴日分别存在延后和提前的趋势,但川西南山地地区和理塘等地的初雷暴日是提前的,而巴中、达州、南充、广安、广元、绵阳大部的终雷暴日存在明显的延后趋势。综合来看,广元、巴中、达州、泸州和凉山州地区的雷暴期有较明显的变长趋势,而其它地区的雷暴期有变短趋势。  相似文献   
36.
陈琦  胡求光  沈伟腾  陈翼然 《地理科学》2021,41(8):1487-1495
在构建减船转产背景下沿海渔户生计脆弱性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浙江省舟山市转产渔户为研究对象,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分析了不同生计方式、不同转产时期下转产渔户生计脆弱性的变化,并实证检验了影响转产渔户生计脆弱性变化的具体因素。研究表明:① 虽然转产后的渔户生计暴露性水平下降,但生计敏感性程度提高且适应能力出现显著下降,最终使转产渔户的生计脆弱性水平上升,总体生计状态表现出恶化趋势;② 不同生计方式下的转产渔户生计脆弱性变化存在差异,其中转产后从事休闲渔业的渔户生计脆弱性水平下降,其余4种生计方式下的转产渔户生计脆弱性水平均有所上升;③ 2个不同转产时期下的渔户生计脆弱性水平均上升,但2015年以前转产的渔户生计脆弱性水平增加幅度更小;④ 受教育程度、减船转产补贴、转产转业时间以及是否参加过转产技能培训对生计脆弱性变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减船转产补贴对生计脆弱性变化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7.
黄土沟谷是黄土高原物质和能量交换最频繁、形态和形状变化最剧烈的区域.黄土沟沿线作为沟蚀的重要地形特征线,是研究黄土沟蚀特征的重要切入点.该文以黄土峁区(窑家湾)、黄土梁区(安塞)和黄土塬区(长武)3个典型小流域为研究样区,以低空摄影测量生成的1 m分辨率DEM为实验数据,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瞬时频率变换方法分析各样区黄土沟沿线地形剖面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沟沿线地形剖面变化特征差异明显,各样区的沟蚀活跃区多分布于沟头,沟蚀方式以沟头的溯源侵蚀最为活跃,反映了黄土高原地貌的发育进程和沟蚀活跃性,3个样区中黄土梁区(安塞)的沟蚀和沟谷发育最活跃,与实地调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8.
攀西裂谷的多期活动性及其深部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西裂谷具有明显的长期、继承和多期活动性特点,为一“上叠裂谷”,其基底在晋宁期就已存在裂谷系。是海西—印支期时,随着攀西由板内—低纬度被动陆缘—中纬度活动陆缘—板内的变化,裂谷活动和地幔涌流特点也有所不同。攀西裂谷的演化提供了一个深断裂诱发地幔涌流,并随板块飘移而移动的典型例证。这种壳、幔关系可能正是地槽多旋回活动的主因。自第三纪以来,攀西浅、深部地壳应力场明显不一致,这种现象有可能是不同构造学说结合的纽带。  相似文献   
39.
正确认识勘探工作性质与特点,对于制定勘探业务政策与原则,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矿床勘探工作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 矿床勘探工作是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以地质的观察研究为基础,采用最有效的勘探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情况和矿产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的科学技术工作,它直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是“开发矿业”的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0.
陈琦  王和云 《湖泊科学》2020,32(2):406-416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微环境有利于水体中钙和磷形成CaCO_3-P共沉淀,从而将水体中的磷永久性去除,避免植物腐烂后的二次污染但不同的沉水植物种类形成CaCO_3-P共沉淀的能力不同本文以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为实验对象,研究水体中添加钙离子(0、100 mg/L)对水体磷(磷浓度:0、0.2、2 mg/L)的去除和植物富集磷的差异,并通过植物灰分磷的组分分析,聚焦植物钙磷的变化,为生态修复中沉水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菹草和金鱼藻体系中总磷(TP)和溶解性反应磷(SRP)浓度显著下降,添加钙离子使降幅升高,且菹草体系中水体TP和SRP降幅均高于金鱼藻TP和SRP降幅;(2)菹草的干重全磷在高磷低钙(2-0)水平最高,灰分总磷在高磷高钙(2-100)水平最高,而金鱼藻干重全磷在高磷高钙(2-100)水平最高,灰分总磷在中等磷低钙(0.2-0)水平最高;(3)在2 mg/L的磷浓度下,添加钙离子使菹草的钙磷(HCl-P)和水溶性磷(H_2O-P)含量升高,有机磷(NaOH-P)含量降低,结果使灰分总磷含量升高,而金鱼藻NaOH-P升高,HCl-P和H_2O-P含量均降低,结果使灰分总磷降低这表明菹草通过提高吸附性磷和钙磷含量增强磷的富集,而金鱼藻则只显著升高了灰分中有机磷的含量显然,水体富营养化背景下,相较于金鱼藻,菹草具有更强的形成CaCO_3-P共沉淀的能力,具备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