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3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泗滨砭石的矿物组成特征及其与砭石理疗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砭石疗法是我国古代具有悠久历史的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条理气血等理疗功效,在《黄帝内经》中砭与针、灸、药、按蹻等并列为中医的五大医术.砭石疗法自东汉起失传.20世纪90年代,在岩石物理学家和中医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山东泗水之滨重新发现了砭具佳石--泗滨砭石,提出了新砭石疗法[1-2].  相似文献   
32.
羟基铁铝柱撑蒙脱石Keggin结构的稳定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利用Keggin结构可以发生类质同象置的性质,制备了含过渡金属离子Fe的羟基铁铝撑蒙脱石。  相似文献   
33.
历代以来人们对广东肇庆端砚中的石眼十分关注,因为石眼是提高端砚的鉴赏品位和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梅花坑砚石是端砚石中的一种,以梅花坑砚石的石眼作为样品,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测试技术,研究和测定了石眼不同部位的矿物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砚石和石眼中均有碳存在,只是砚石中石眼(含眼瞳、眼球、眼睑)附近的基体部位碳多以微晶石墨的物相形式存在,而在石眼的眼睑处的碳则以碳球形式存在;石眼的眼睑处颜色变黑,是由赤铁矿、石墨含量的增多以及黑色玻璃相的出现而引起的;相反,石眼眼球部位颜色变浅,是因为伊利石和石英是主成分、赤铁矿和石墨含量少以及没有绿泥石的存在而造成的。石眼的"瞳子"部位呈红褐色,是来源于金红石的颜色,不是行内长期以来认为的是由赤铁矿造成的。紫色端砚石品石眼的形成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石眼是火山泥球在海湾或潮坪环境中沉积的粉砂质泥岩在后期浅变质作用条件下的变质残余。  相似文献   
34.
硅藻土的矿物组合和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主要论述不同硅藻土矿床的矿物组合和电子顺磁共振测试结果,并探讨硅藻土中铁的存在形式和硅藻土的加热相变。  相似文献   
35.
36.
绿松石中水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绿松石[CuAl_6(PO_4)_4(OH)_8,4H_2P](又名土耳其玉)是一种有价值的高级玉石。该矿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T,其结构为(PO_4)四面体和Al-八面体通过共用的(OH)顶点相连而成的骨架,铜离子充填在骨架空隙中为四个(OH)和两个H_2O所包围,点对称Ci,铜离子处于反演中心,铜离子八面体沿三个轴向皆有畸变。据化学分析,不同色调绿松石均含相当数量的水,平均为15—20%。对于绿松石中的水,曾做过红外与差热方面的工作,但有关核磁  相似文献   
37.
长白山硅藻土热处理相变及方英石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温到1250℃温度范围对吉林长白山硅藻土和非晶态SiO2进行热处理,并对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长自山硅藻土在1100℃开始转变成方英石,非晶态SiO2在1200℃开始形成方英石,它们的转变温度均处于鳞石英的热力学稳定区。方英石这种热力学亚稳态形成机制与硅藻土和非晶态SiO2的中程有序结构与方英石结构类似有关,这种结构相似性有利于降低了方英石成核所需的活化能从而有利于方英石成核作用的发生,因而在硅藻土(非晶态SiO2)→方英石→鳞石英的系列转变反应中,硅藻土→方英石的反应占主导,而在相应的温度条件下,方英石→鳞石英的相变几乎是被禁止的。长白山硅藻土与非晶态SiO2转变成方英石存在大约100℃的温度差异,主要与硅藻土独特的结构缺陷及Na、Al等杂质元素存在有关。高温下Si-OH基团的脱水反应使硅藻土结构中以OH^-形式存在的非桥氧变成桥氧,原来的结构缺陷消失,有利于降低方英石的形成温度;而Na、K、Ca、Fe等杂质元素与SiO2形成多组份体系,导致SiO2结晶温度降低,它们强的扩散特性,还有利于提高孤立Si-OH基团的脱失速率和缺陷迁移速率,并增加方英石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