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王焰新  陈德隆 《地球科学》1993,18(5):661-670
  相似文献   
33.
龙角山矿床成矿期的区域性水交替状态属渗入型。根据地质资料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该矿床成矿溶液为CaCl_2型水,由渗入成因地下水与岩浆水混合而成。断裂构造是成矿流体运移和沉淀的主要空间。  相似文献   
34.
地下水与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王焰新  马腾  郭清海  马瑞 《地学前缘》2005,12(Z1):14-21
环境变化研究是当前国际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作为全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地下水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受体和信息载体。地下水及其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指标,诸如地下水水位、宏量组分、微量组分、同位素、惰性气体等可以用作不同时间尺度上环境变化的指示剂。从地下水及其沉积物中识别和提取高分辨率的环境变化信息,实现对环境变化的预警功能是地下水科学向环境科学延伸的重要方向;而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紧缺形势不断恶化,全球环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成为水文地质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5.
三十多年前(1974年9月9~14日),在捷克的布拉格召开了第一届水-岩相互作用(英文简写为WRI)国际学术会议,Tomas Paces博士担任该届会议的秘书长,来自21个国家的近150位会议代表参加了为期4 d的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了水化地震前兆的灰色系统识别方法, 并以北京栏杆市热水井H2浓度动态为例建立了GM(1, 1)滑动识别模型。文中提出了动态前兆识别参数M(t)的概念, 认为动态前兆识别参数M(t)比静态识别指标更有效。用这种识别法进行后验性识别, 提前于内蒙丰镇1981年8月13日5.8级地震前15天识别出发震前兆。以唐山地震前后津2热水井CO2前兆异常识别的失败为反例, 分析了失败的原因, 认为对地震平静期的观测研究是进行水化前兆灰色识别的前提。  相似文献   
37.
以湖北黄石高铁砂岩质煤矸石为主要原料,进行了制备瓷质砖的实验研究,并对不同配方、不同烧成温度瓷坯的吸水率、断裂模数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各项性能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产品的吸水率低于0.3%,断裂模数高于35MPa,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颜色呈浅红-暗红-紫砂系列,其中煤矸石最高配比可达80%。  相似文献   
3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武汉市二妃山垃圾填埋场为例,阐述了其垃圾填埋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基本条件,并剖析了垃圾填埋过程中渗滤液产生的机理和特征;采用污染物在饱和与非饱和孔隙介质中迁移的基本方程式,预测评价了其渗滤液垂直下渗锋面影响到下伏含水层所需的时间(年);根据场地内不同地段影响到含水层时间的长短,对照渗滤液的产生周期,并结合场地及其周边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场地周边及其衬底防止渗滤液下渗的相关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39.
简述了氯代烃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认为铁屑腐蚀电池处理氯代烃污水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铁屑中活性炭微粒对氯代烃的吸附与对反应的催化、氯离子对氧化膜的破坏和微电池的电场效应等原理;简要总结了迄今利用铁屑去除氯代烃的室内实验和利用原位铁屑反应墙处理地下水中的氯代烃污染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为这种反应墙是一种效果好,成本低,维护方便,有望投入商业运行的最佳方法,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大同市浅层地下水环境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系统分析、整理研究区20多年来地下水水位和水质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人类强烈活动影响下的水水位、水质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大同市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环境演化规律;认为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是影响城市地下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探讨了大同市水文地球化学的分带性,即把研究区分为地下水补给区(未受影响带)、地下水径流区(工业活动影响带)以及地下水排泄区(农业活动影响带)。这些研究可为大同市地下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