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31.
在分析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钻井液特点的基础上,为获得确保在水合物地层安全钻进的钻井液,利用"天然气水合物微钻模拟实验系统"对部分钻井液处理剂及聚合醇无粘土海水钻井液进行了水合物抑制性实验和低温流变测试。提出了应合理选择钻井液处理剂,确保钻井液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和有效抑制水合物生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2.
四川龙门山区甘溪剖面中泥盆统金宝石组顶部发育一套核形石灰岩。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镜下详细观察,认为该套核形石灰岩垂向上可分为3个沉积旋回,每个旋回均由核形石灰岩和泥晶灰岩组成。葛万藻(Girvanella)丝状体在核形石的核心和包壳中均有发育,对核形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核形石中的纹层类型、Girvanella丝状体形态以及渗滤砂与核形石纹层的关系,认为核形石是在浅滩和礁后潟湖环境中沉积形成的,核形石及其围岩中赋存的粒内渗滤砂和粒间渗滤砂,形成于核形石沉积之后的大气水淋滤作用。通过对核形石形成环境的分析可知,龙门山区甘溪剖面中泥盆统金宝石组顶部核形石灰岩形成的水动力条件从下到上逐渐减弱,反映了当时相对海平面由低到高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33.
分析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GPS高程拟合建模中样本数据预处理的必要性,并列举了归一化、中心化、标准化3种数据预处理方法,然后结合实例,在神经网络建模中增加一个数据预处理层,分别用3种训练方法对基于不同数据预处理的模型进行训练建模,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与二次曲面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不同数据预处理方法对基于神经网络的GPS高程拟合建模精度的影响不同,且神经网络方法比二次曲面方法的拟合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山东省强震观测台站在十五期间的建设情况,通过汶川8.0级地震的检验,表明山东强震观测台站的观测仪器运行良好,强震台站的场地条件与强震动参数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强震动的土层放大效应非常明显,其影响对结构第一周期在1s-8s左右的建筑物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海洋内孤立波是一种在稳定层化海水内部广泛分布的波动,对物质能量传输和海洋环流具有重要作用,也对海洋工程建设和舰船航行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机器学习技术利用数据训练模型,使计算机具备学习和改进性能的能力,在图像检测、分割和预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探讨了机器学习在内孤立波检测识别、参数反演和传播预测方面的应用,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内孤立波数据集和专门算法研究不足等。最后,分析了机器学习在内孤立波研究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
CINRAD/SC雷达拼图报缺报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娇  吴书君  任钟冬  郑宝枝  张昊  滕岩 《气象》2005,31(11):39-41
根据CINRAD/SC雷达拼图报生成、发送工作流程,分析了造成上传数据缺报、上传数据逾限和上传数据内容有误等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7.
为了掌握莱州湾海区的大风规律,更好地为建设海上潍坊服务,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位于莱州湾南岸的羊口港、潍坊港、下营港梯度风塔3个港口和内陆的潍坊市城区寒亭国家气象观测一级站4个地方的大风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大风的季节变化特点以及与天气形势的关系。分析发现莱州湾海区平均风速是内陆的1.9倍,莱州湾风速东岸略大于西岸。南(东)高北(西)低是偏南大风出现时最常见的天气形势,冷锋后部的偏北大风是造成北部海区偏北大风最主要的形势。  相似文献   
38.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日长变化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日长变化预报多是基于线性模型,如最小二乘模型、自回归模型等,但是日长变化包含了复杂的非线性因素,线性模型预报的效果往往不甚理想.所以尝试使用一种非线性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进行日长变化预报,并将结果与使用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和其它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RNN用于日长变化预报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9.
天基InSAR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可以快速获取数字表面模型和雷达正射影像,发展前景广阔。本文首先介绍了InSAR测量及影响产品精度误差传递模型,阐述了基于卫星编队InSAR系统;然后,从系统获取干涉数据和确保产品精度两方面出发,提出在不考虑SAR技术的情况下,卫星编队InSAR系统设计主要关键技术有:系统相干性、基线选择、卫星编队设计、双星协同工作、产品精度控制等;最后,在归纳总结天绘二号关键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对这些关键技术所涉及的性能及核心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所关注的要素。  相似文献   
40.
张少尧  邓伟  胡茂桂  张昊  王占韵  彭立 《地理学报》2022,77(5):1225-1243
山区因其人文自然交互过程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时空分异性与不确定性,成为典型的过渡性地理空间,其类型量化识别与分异特征的解析可为山区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基于地理不确定性的概念构建时空变率指数,识别出中国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分布与分区,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解析其地理时空变率的驱动力谱。结果发现:中国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总面积为238.32×104 km2(约占中国陆表面积的1/4),其地理时空变率从第一阶梯到第三阶梯呈递减趋势;全国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可分为12个分区,其中昆仑—祁连山分区面积最大;人文驱动因子对人口与土地利用的时空变率解析力最强,基础地形因子对植被覆盖时空变率与地理时空变率指数的解析力最为显著,各因子中海拔与夜间灯光的解析驱动力最强。整体而言,人文要素的时空动态均对东南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具有显著的塑造性,而西北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主要受到自然要素的时间变化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变化所驱动。本文为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的不确定性、多样性与人地关系地域性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