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5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2 毫秒
31.
冀西北麻粒岩是我国北方麻粒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年龄对探讨我国地壳早期演化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报道了采自赤城伙房村和崇礼上新营变质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m-Nd同位素年龄。赤城伙房村变质岩年龄为2513±55(2σ)Ma,INd=0.50944±5(2σ),εNd(t)=+1.2±0.5;崇礼上新营变质岩年龄为2667±90(2σ)Ma,INd=0.50930±8(2σ),εNd(t)=+2.4±0.7。冀西北变质岩可能存在两个系列,其原岩分别形成于2900~2800Ma和2700~2600Ma。该区最早地壳可能形成于2932±84(σ)Ma  相似文献   
32.
33.
我国变质地质学的一项里程碑性的综合研究工作,在学术上具有开创性”,“在质量上高于国际同类图件水平”。国际变质地带编图分会主席H.J.Zwart教授(1988)指出:“在欧洲已出版的变质图中,没有一个象中国变质图这样精美。中国变质图的编制使对世界变质作  相似文献   
34.
张寿广 《岩矿测试》1985,(2):114-114
中国变质地质图(1:400万)及说明书已于1985年4月23日在北京验收通过。由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郭令智等组成的评审组一致认为:“该项编图和研究工作是在我国大面积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的,是建国以来全国变质岩研究工作的一次深入总结,是我国变质地质学的  相似文献   
35.
我会变质岩委员会筹办的《热力学在变质岩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及摘要17篇。会上讨论了三个问题:(1)地质测温计和测压计的应用;(2)矿物共生相图的计算和编制;(3) 变质反应和其它。代表们认为,热力学理论和方法对变质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国外已把温压测定用于  相似文献   
36.
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是地球科学、物理学、化学和技术科学相互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地球系统科学中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分支学科.它根据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规律确定地质体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以研究地球和行星物质的形成历史和演化规律.本文对几种常用的精度比较高的同位素测年方法从理论、实验技术、应用范围、使用的注意事项等方...  相似文献   
37.
张寿广 《地球学报》1987,9(2):27-39
本文对中国早前寒武纪太古期、早元古期、中晚元古期的变质作用的分布、岩石类型、变质相特点、变质相划分及同位素年龄数据等进行了论述。将中国前寒武纪地壳划分为华北、西北、华南、西南四个变质区、各变质区有自己的不同特点和演化历史。前寒武纪地壳演化是陆壳增长的历史,区域高温和中温变质作用是太古代原始地壳特有的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38.
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的Sm-Nd年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侵入体富含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对其已进行过详细研究。但是岩体的形成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采用Sm-Nd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攀枝花、白马、红格岩体的年龄进行了研究。获得的年龄结果表明,岩体形成于晚海西-印支期,年龄283~197 Ma。红格岩体283±38(2σ)Ma,白马岩体197±60(2σ)Ma,攀枝花岩体上部岩相旋回210±43(2σ)Ma,下部岩相旋回282 Ma左右。攀西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大致形成于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39.
南秦岭佛坪地区麻粒岩相岩石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南秦岭佛坪地区麻粒岩相岩石中锆石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U-Pb同位素年龄测定。中酸性麻粒岩中3个变质成因锆石的~(256)Pb/~(238)U表面年龄统计权重平均值(谐和年龄)为221.4±3.6Ma,是这些变质锆石较为准确的生成年龄;该样品4个锆石颗粒组成的不一致线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822±272Ma和218±14Ma;石榴夕线黑云片麻岩中4个锆石颗粒构成的不一致线的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2283±162Ma和271±15Ma。两个样品的数据点均比较靠近下交点而远离上交点,其上交点年龄不具明确地质意义。综合各方面因素,认为麻粒岩相峰变质作用时代为印支期—海西晚期(220~270Ma左右),这是迄今为止秦岭地区所报道过的最年轻的麻粒岩地质体。  相似文献   
40.
鞍山-本溪地区中太古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十分发育,形成了3.1Ga立山细粒奥长花岗岩、3.0Ga东鞍山片麻状花岗岩、3.0Ga铁架山片麻状花岗岩和3.0Ga弓长岭片麻状花岗岩等一系列花岗质岩石。岩石的εNd(t)分别为,立山奥长花岗岩(10个样品)变化于-1.96~4.24之间,平均值为0.76,东鞍山片麻状花岗岩(5个样品)变化于0.26~2.72之间,平均值为1.26,铁架山片麻状花岗岩(5个样品)变化于-3.85~-4.83之间,平均值为-4.28,弓长岭片麻状花岗岩(1个样品)为-2.58。结合岩石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可以认为,立山奥长花岗岩和东鞍山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地壳滞留时间不长的中酸性陆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前者很可能有玄武质物质的参与。而铁架山片麻状花岗岩和弓长岭片麻状花岗岩则来自于成熟度很高的早期陆壳物质。由此可以推断,鞍山-本溪地区在中太古代以前陆壳基底就有了相当的规模,并具有很长的地壳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