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华北克拉通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K-Ar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克拉通腹地山西地块内广泛发育大规模的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通过对晋北地区新平堡镁铁质岩墙群9个样品的K-Ar年龄等时线分析,这些岩墙可能形成于1430Ma.从山西各地所采集的64个镁铁质岩墙群样品的K-Ar表观年龄统计分析可见,华北克拉通腹地内广泛发育的镁铁质岩墙群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1000~1800Ma间,活动高峰期在1200~1600Ma。  相似文献   
32.
张臣  侯贵廷 《地质论评》1994,40(3):245-251
华北克拉通区内的吕梁-晋北地区广泛发育晚前寒武纪镁铁质岩墙群。该地区近EW向和NW-NNW向岩墙的磁组构测量结果表明,岩墙群磁各向异性与岩墙侵位的关系密切,磁化率的长轴能指示其岩浆侵位的流向。该区的岩墙群的岩浆源位于东侧的燕辽拗拉槽处,岩浆沿岩墙走向以一定仰角由ESE(或E)朝NW-NNW(或W)向流动,具板内裂谷模式。  相似文献   
33.
华北克拉通对前寒武纪超大陆旋回的基本制约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全球大陆克拉通在前寒武纪至少记录了3次超大陆聚合-裂解的构造旋回。不同大陆前寒武纪地质的研究证明,板块的构造模式可以前推至新太古代。超大陆的聚合表现为大规模造山带的穿时性发育,而裂解则表现为大陆裂谷系、非造山花岗岩及巨型基性岩浆岩省的同期快速发育。广泛的区域地质研究揭示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特征,克拉通主体形成于新太古代陆壳增生与碰撞造山过程。华北克拉通在太古宙末期首次经历强烈的裂解作用,在古元古代晚期涉及强烈的陆缘再造作用。在古元古代末期发生第二次大规模的裂解活动,随后以中元古代末期的造山带拼合为Rodinia超大陆的组成部分。详细的区域构造对比证明,华北克拉通长期以来与波罗的地质、东南极克拉通、印度南部克拉通、巴西克拉通等具有构造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4.
晋北地区中元古代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晋北地区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北北西向岩墙群,未变形和未变质,是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研究的最显著标志,根据本区岩墙群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这些岩墙群的岩石属于板内大陆裂谷玄武岩系列,形成于大陆裂谷拉张的构造环境,与东侧的燕辽-中条拗拉槽内的火山岩岩石化学对比分析,本区岩墙群的基性岩浆可能来自拗拉槽深部,这些基性岩浆从拗拉槽的深部向北西方向侵位于晋北地区先存的构造裂隙中形成了基性岩墙群。  相似文献   
35.
华北克拉通中北部变质基底发育大规模的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由于基性岩墙同位素定年技术存在问题,因此一直未获得岩墙群的确切年龄数据。本文利用单颗粒锆石U-Pb化学法,首次获得恒山地区北西向基性岩墙群的U-Pb年龄为1769.1±2.5Ma,并证明它代表基性岩墙群的侵位年龄,这一年龄数据也是华北克拉通大规模分布的未变质基性岩墙群已知的最古老年龄。综合分析同期岩浆活动的同位素年龄记录,本文提出中元古代早期华北的岩浆侵位发生于伸展构造背景下。  相似文献   
36.
鄂尔多斯盆地长6-长7段致密砂岩岩心裂缝评价标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发育延长组长6-长7致密砂岩,其致密油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本文基于107口井岩心构造裂缝的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建立了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的长6-长7致密砂岩的构造裂缝评价标准。目的是划分该盆地长6-长7致密砂岩构造裂缝发育的不同程度,尤其是裂缝面密度分布的差异性。通过裂缝综合评价柱状图的连井对比,发现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在纵向上和横向上裂缝发育程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长71段在陇东地区的东部和东南部以及庆阳地区附近的裂缝密度较大,而其他地区裂缝密度较小。长71段在陕北地区的东北部裂缝密度较大,而西南部裂缝密度较小。长72段在陇东地区庆阳-庆城-合水之间以及Z78井和正宁附近的裂缝密度较大,而在陇东地区西部和北部的裂缝密度较小。长72段在陕北的西部裂缝密度较大,其次是吴起地区西北部裂缝密度局部较大,而在其他地区裂缝密度很小。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野外露头和井下岩心构造裂缝的观察和描述,及其性质、产状、密度、强度、开度、充填程度和充填物等测 量要素的观测和统计,对库车前陆冲断带山前构造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该区主要发育三组近南北走 向的剪裂缝和张剪裂缝,裂缝倾角总体以大于45°的高角度缝和垂直缝为主,野外和岩心裂缝开度分别以0~5 mm和0~1mm 为主,裂缝多未充填或半充填,充填物以钙质充填为主。裂缝各参数的分布呈现出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的特点,以克拉苏 -依奇克里克构造带的裂缝密度和强度最高。具体到层位上,库车东部以下侏罗统阿合组裂缝最为发育,库车西部则以下 白垩统巴什基齐克组砂岩的裂缝密度最高。总体上,库车坳陷构造裂缝十分发育,有益于致密储层孔渗条件的改善,有利 于裂缝型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8.
在砂岩储层中进行构造裂缝发育规律的研究,对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中以库车坳陷东部地区砂岩中发 育的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构造裂缝密度大小与断层距离的关系,探讨断层相关褶皱对裂缝 发育程度的规律性认识。分析结果发现:在断层相关褶皱中,构造裂缝的密度随着距断层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二者存在明 显的指数关系;并且在靠近断层和转折端的附近,存在一个构造裂缝密度骤减的范围,定义这个范围为“断层 - 转折端共 控构造裂缝带”。断层相关褶皱带内“断层 - 转折端共控构造裂缝带”的发现与认识,对构造裂缝的定量化研究以及油藏数 值模拟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影响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研究实例解剖分析,分别从岩性、层厚、风化作用、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和区域构造应力场以及热液改造7个方面探讨了各种因素如何控制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并提出各种因素分别控制裂缝发育的概念模型。在考虑单一条件下,认为较粗粒的碳酸盐岩比较细的碳酸盐岩更易发育裂缝;薄层比厚层更易发育裂缝;风化壳顶部比下部更易发育裂缝;断裂附近比远离断裂更易发育裂缝;褶皱的转折端比翼部更易发育裂缝;区域应力场的应力集中部位更易比其他地区发育裂缝。热液改造裂缝可分为水力作用型和后充填型。  相似文献   
4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地区广泛发育二叠纪中基性岩墙群,该区岩墙被认为是碰撞后伸展的典型产物.本文根据岩墙宏观野外特征和镜下显微构造分析(岩墙分支、捕虏体、矿物线理和定向斑晶)得出研究区北西西-南东东向岩墙侵位方向由北西西向南东东侵位.通过对该区岩墙边界采样后进行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得到磁组构的最大磁化率长轴优势方位分布图和磁组构各向异性特征分析,进一步指示其岩浆以一定仰角由北西西向南东东侵位.结合克拉玛依地区岩墙群与达拉布特深大断裂的时空分布特征推测该区北西西向岩墙岩浆来源于北西侧的达拉布特断裂,岩浆沿着达拉布特深大断裂上侵到先存裂隙而形成岩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