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251.
地幔对流中的科里奥利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宗晋认为,岩石圈的西向漂移和地幔东向运动的定向性显示了地球自转变化的导向作用。本文证明,地球自转中的一种惯性力-科里奥利力是产生地球各圈层差异旋转的原因。  相似文献   
252.
江苏沸石矿的农业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3.
254.
本文以“学以致用”为目的,阐述了进行“测量教改”的必要性,提出了教改的内容和对策,且在教学实践中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255.
256.
257.
火山活动可能对烃源岩的演化过程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欧利坨子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原油性质的差异同储集层与火山口的相对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火山口附近的粗面岩储集层中,原油的饱和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值偏轻,类异戊二烯烃的碳同位素负异常基本消失,原油的CPI和OEP值较低(平均为1.21和1.06).虽然火山岩储集层中油气显示良好,有多口井获得工业油流,但油藏的开发效果差别较大.研究表明,火山活动对火山口附近烃源岩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埋藏深度相对较浅的粗面岩储层中,主要富集了未熟或低熟烃源岩因火山作用而快速  相似文献   
258.
南海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的丰度及其空间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微量元素丰度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REE与Nb、,Th、Ta、Rb、Ti、Zr、Hf、Cs、Ga、Li等相似,呈显著正相关,反映出这些元素在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地球化学行为非常相似;元素Sr几乎与所有元素都呈负相关,指示其来源或存在形式不同于其他元素,主要来源于生物作用,而在粗粒级的钙质生物贝壳和碎屑中富集.∑REE与Nb、Th、Ta、Rb、Ti、Zr、Hf、Cs、Ga、Li在陆架区具有沿陆分带特点,北部陆架区、中南半岛中东部和加里曼丹岛西北部沿大陆区域富集,与该区陆源河流物质输入及海流的分选作用,造成某些富含稀土和微量元素的重砂矿的富集有关;西南部巽他陆架和东南部岛礁区以及中、西沙附近区域含量较低,与该区域的生源碳酸盐的稀释作用,使粘土矿物相对减少和火山物质对其产生的“稀释“作用有关.南海各海区沉积物和全海区表层沉积物平均值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总体上与中国大陆沉积物和浅海沉积物相似,而与大洋玄武岩完全不同,反映了南海沉积物与中国浅海沉积物及中国大陆沉积物的物源大致相同,主要来自陆源.南海各海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仍表现出了一定差异,陆架区轻稀土比重稀土明显富集,存在比较明显的Eu负异常,与陆架区相比较,陆坡区和海盆区则轻稀土含量相对降低,重稀土含量有所上升,LREE/HREE从陆架区、陆坡区到海盆区逐渐降低,显示陆架区主要为陆源,而陆坡和海盆沉积物中则有幔源物质加入.稀土元素的大陆壳标准化配分模式大部分较为平坦,少数样品呈轻稀土弱富集型或重稀土弱富集型.说明南海海表层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周边大陆.从各海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大陆壳标准化配分曲线对比来看,陆架区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一定的铕负异常,深部海盆区则出现明显的中稀土和重稀土的富集,铕异常变弱,与深部海盆区有基性火山物质的加入的地质事实相吻合.南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总体上呈现出以陆源沉积为主的特征.其元素平均丰度和各参数值都比较接近陆源河流和中国浅海沉积物,而与深海沉积物和大洋玄武岩差别显著,显示南海沉积物虽然受到火山沉积和生物沉积的混合作用的影响,但其物质源仍然主要来自于周缘大陆.  相似文献   
259.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依据中国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价办法》,建立了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决策气象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评估试验,给出试验分析和结论。  相似文献   
260.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调控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采用涡度相关法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碳通量观测,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构成及其变化特征,并分析碳交换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夜间净碳交换量(NEE)与0~10 cm地温呈明显的指数关系,两年度(2002年11月~2003年10月和2003年11月~2004年10月)的Q10分别为2.94和2.40.通过模拟计算得到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呼吸(Rec).冬小麦、夏玉米GPP的光响应曲线均符合直角双曲线方程.玉米季平均最大光合速率(Amax)与表观初始光能利用率(α)大于麦季.冬小麦α值随LAI增加而增大.作物主要生长季农田NEE的日变化明显白天吸收、夜晚释放CO2.其他月份农田以碳排放为主,NEE的日变化不显著.农田NEE日较差4~5月和8~9月较大,其它月份较小.农田NEE,GPP和Rec呈明显的季节变化.2003年和2004年玉米田最大日平均碳吸收量分别为-10.20和-12.50 gC·m-2·d-1;麦田最大日平均碳吸收量分别为-8.19和-9.50 gC·m-2·d-1.麦田和玉米田的最大碳吸收量分别出现在4~5月和8月中旬,和GPP最大值出现时间一致.冬小麦和夏玉米主要生长季(3~5月和8~9月)的NEE由GPP支配.GPP主要受PAR和LAI影响.温度对GPP的影响在早春较为明显.7月Rec达到全年最大,Rec和GPP对NEE的贡献相当.其余月份NEE以Rec为主,温度成为NEE的主要控制因子.从生长季NEE总量看,两年度的麦季分别为-77.6和-152.2 gC·m-2·a-1,玉米季分别为-120.1和-165.6 gC·m-2·a-1,玉米季均大于麦季.两年度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的年均NEE分别为-197.6和-317.9 gC·m-2·a-1,表明华北平原农田是大气CO2的汇.若考虑收获籽粒的碳,则农田由碳汇变为碳源两年度分别为340.5和107.5 gC·m-2·a-1.受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及施肥、耕作等农田管理措施影响,农田碳交换的年际变化很大.实行免耕和一年一熟制是减少土壤碳排放、增加作物碳吸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