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离散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在频谱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算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是在整个频段上的频谱信息. 在一些应用中,需要了解的仅仅是某一窄带内的频谱精细结构,要求频谱的分辨率较高. 而要得到一个较高分辨率的频谱,直接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则会导致参加快速傅里叶变换运算的数据点数的增加,从而引起计算量和存储量的急剧增大,这样,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就不能满足要求了. 本文介绍了基于复调制的频率细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超低频/极低频电磁接收机研制中的应用,阐述了采用这种技术如何实现高分辨率频谱的计算,并给出了理论数据和实际观测数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2.
砂土中隧洞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周小文  濮家骝 《岩土力学》2002,23(5):559-563
利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隧洞开挖中支护压力P与地层位移S的关系以及地面沉降槽的形态。得到归一化P-S曲线和沉降槽计算参数。还分析了土类、密度和含水量对地层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地电场观测中的工频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电场观测中, 由电力系统产生的工频干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电磁环境干扰。 文章在简要概述地电场观测方法的基础上, 对影响地电场观测的工频干扰的产生原因、 干扰方式和影响机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对干扰抑制方法及其特殊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并结合实际观测, 对工频干扰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初步讨论。 研究认为,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电力环境日益复杂, 工频干扰对地电场观测的影响日趋严重, 进一步开展抗干扰方法和技术研究, 对促进地电场观测、 应用和发展, 具有比较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4.
地电场是重要地球物理场之一,以地球表层的天然电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为主要观测对象,以地下介质场源产生的地电场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为重要研究目标.多年来开展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等结果表明,在强地震活动过程中,地电场的动态变化,主要与在地应力和地应变作用下,地下介质的构造断层活动、裂隙发育和电解质运移和渗流等物理过程,以及地下介质的电磁学属性及其动态变化等相关联.  相似文献   
25.
自然电场的区域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场源为分类原则,地电场E由自然电场ESP和大地电场ET构成.ESP起源于地下介质物理、化学作用,通常其变化及稳定性具有明显的局部场地特征;ET起源于空间电流系和潮汐力,在日变波形、频谱特征上表现出广域性.在形成微观机理方面,ESPET能够具有部分相同的机理过程.2008—2013年,在南北地震带附近13个代表性场地,多数ESP不具有清晰的年变波形,其稳定性也受区域、场地、方位、构造活动等因素影响.在这些地区,ESP较平稳的持续升降、快速跃变、突跳等现象常见,同一主断裂带附近或局部区域内,这些大幅变化的趋势转折点多具有时间同步或准同步性,同一时段数据稳定性可能类似,但形态变化存在场地因素而不具相关性.ESP较平稳期间,应用潮汐地电场频谱特征计算的裂隙水主体渗流方位α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在其剧烈变化期间的α常会明显变化.以潮汐地电场频谱特征逐日计算α值,可能揭示场地裂隙、裂隙水渗流、主压应力的逐日变化信息,进而可解析ESPET宏观变化的微观机理过程.  相似文献   
26.
从地电观测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认为系统误差的大小决定于装置系数K值、取样电阻RI及测量ΔV和VRI的准确度.在地电仪中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RI,采用"浮空”测量法及采用同一个动态范围大、线性度高的A/D转换器测量ΔV和VRI,可以减小地电阻率观测的系统误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浮空”测量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96-913重中之重课题研制的ZD8T装置稳定性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和所采用的几项关键技术,对指导地电观测台站使用该仪器进行地电阻率观测装置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一种消除地电阻率观测中随机误差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消除地电阻率观测中随机误差的新方法-变周期供电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从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室模拟2个方面对该方法消除随机误差的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9.
起伏条件对冰雹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家骝 《大气科学》1978,2(3):230-237
观测资料表明,云中的一些物理量如气流、含水量等都是有起伏的。在雷暴和冰雹云中,由于强烈的扰动,这些量的的起伏更为显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的云物理工作者曾经在云滴浓度(或含水量)、上升气流、湍流加速度、电量等气象因子有起伏的条件下,研究了暖云降水机制问题。本文在文献[3]和[5]的工作基础上,将生长质点的半径作为多元随机变量(初始粒子半径和诸气象因子)的函数来处理,对雹胚为多谱时在两个主要气象因子—含水量和湍流加速度有起伏的环境中生长的冰雹谱作了具体的推导和计算。另外还推导计算了其它几种较简单的模式,并作了比较。通过上述工作,揭示了那种平均物理量比较弱的对流云中能够在较短时间里形成中等以上大小(或中等强度)的冰雹的物理原因。定量地说明了起伏的气象因子的增减和雹胚的大小和分布对冰雹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五年来,随着国家計划建設的开展,在党的英明領导和不断关怀下,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各有关部門的配合协作,苏联專家的热情指导帮助,和全体同志們的辛勤努力,使我国地質工作由旧而新,由小而大地成長起來。今天我們已經壯大成为一支完全新型的地質工作队伍,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第一个五年計划已經胜利地完成了的今天,回顧一下五年來地質部的地質勘探工作在技术上的成就,溫故知新,展望前途,是有很重大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