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利用岩性、钻井、地震及露头资料,通过对该地区进行层序地层学分析和研究,根据层序界面的识别原则,把大民屯凹陷古近系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两个三级层序.从单井相入手,结合地震相识别出大民屯凹陷沙四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和近岸浊积扇湖相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相,局部发育近岸浊积扇.在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反演预测了有利的储集砂体的发育区.  相似文献   
22.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储集层平均孔隙度5.96%,平均渗透率0.044×10-3μm2,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须家河组储集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辫状河道沉积,辫状河侧向改道频繁,砂泥混杂,颗粒分选及磨圆均较差,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不利于原生孔隙的发育;在早期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损失大量原生孔隙,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一般占孔隙损失的60%~85%。随后的胶结作用使得砂岩更加致密,胶结物使孔隙减少12%~18%;此外,研究区须家河组缺乏易溶解的物质成分,长石和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较低,致使后期溶蚀作用微弱,因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1%,最高达2.5%。  相似文献   
23.
从岩相古地理看柴达木盆地侏罗系的油气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余处露头剖面、150余口钻井剖面和12 000 km地震剖面资料,特别是最新的钻探成果,对柴达木盆地侏罗纪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重新认识,通过岩相古地理编图,指出了侏罗系地层和沉积相的展布规律,确定了生油凹陷和储集砂体的分布位置,预测了侏罗系油气远景。早、中侏罗世的古气候条件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多个古凸起提供的多个物源,有利于储集砂体的形成,确定了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滨湖席状砂体、滨浅湖滩坝砂体、河道砂体、浊积扇砂体和近岸水下扇砂体等6种沉积类型和30个有利和较有利的储集砂体。众多半深湖-深湖区提供丰富的油气资源,确定了8个大小不等的生油凹陷,累积面积超过4000 km2。古地理的演化表明该区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最后指出冷湖地区、昆特依地区、马海尕秀-鱼卡地区等是今后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4.
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已日益成为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储集层横向预测的重要手段。柳屯洼陷沙三2-3亚段同时发育浊积砂体和厚层盐岩,横向相变剧烈。笔者论述了Strata反演的原理及其在该区的应用,在大量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岩性与波阻抗之间的解释标准。通过对反演剖面的解释,明确了深水浊积扇向盐湖相的渐变关系,做出了各体系域的砂体等厚图,描述了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25.
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侏罗纪古环境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的勘察采样和研究,从岩石的颜色、岩性、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以及地球化学等多项指标分析了喀什凹陷侏罗纪的古环境特征和演化。研究表明:早株罗纪莎里塔什组属干燥氧化环境下的冲积扇沉积,到康苏组时演化为潮湿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沉积,中侏罗世盆地南北出现差异,北部以淡水为主,而南部出现半咸水-咸水环境,古气候向半潮湿-半干燥演变;沉积相由三角洲前缘向深-半深湖再到滨浅湖沉积演化;晚侏罗世盆地又深化为干燥-半干燥环境下的河流与冲积扇沉积。整个侏罗纪代表了一个水体由浅-深-浅、古气候由干燥-湿热-干燥的演化过程。古水介质盐度基本上保持了陆相淡水湖体系,仅中侏罗世时期在南部表现为咸水环境。  相似文献   
26.
以松辽盆地南部团山子采石场辉绿岩侵入露头为例,采用连续密集取样、常规分析和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等方法,对围岩储层的成岩及其变质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岩浆侵入对围岩的影响及其储层意义。岩浆侵入对角岩围岩的影响包括:1)自生绢云母距离侵入体越远,其含量越少;2)粘土矿物主要为成岩晚期的伊利石和绿泥石;3)角岩中发育特殊“气孔-杏仁”构造。岩浆侵入对上覆砂岩的影响表现为:1)造成自生石英的特征分布;2)造成粘土矿物的不均匀分布;3)形成反映应力挤压特征的颗粒结构。角岩中浊沸石发育和高岭石不发育对应碱性环境,不利于热液微裂缝中碳酸盐矿物的溶蚀。因此,尽管角岩发育微孔、微缝等少量储集空间(平均孔隙度为1.70%),但其渗透能力很低(平均渗透率小于0.1 mD)。侵入活动对研究露头砂岩储层物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由于挤压作用和热液流动作用使自生矿物不均匀分布,从而导致或加剧了砂岩储层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27.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内蒙古开鲁盆地陆东凹陷九佛堂组-沙海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相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陆东凹陷九佛堂组-沙海组可以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九佛堂层序和沙海层序),分别对应九佛堂组和沙海组;识别出4种主要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相、近岸浊积扇相、远岸浊积扇相及湖泊相。在层序格架内,利用钻、测井资料和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对沉积体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研究了体系域内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最终建立了该时期沉积发育模式:在盆地陡坡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浊积扇,在盆地缓坡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滩坝沉积,在盆地深洼带主要发育远岸浊积扇和风暴岩。  相似文献   
28.
四川盆地建南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储集层平均孔隙度5.96%,平均渗透率0.044×10-3μm2,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须家河组储集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辫状河道沉积,辫状河侧向改道频繁,砂泥混杂,颗粒分选及磨圆均较差,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不利于原生孔隙的发育;在早期成岩过程中,压实作用损失大量原生孔隙,压实作用损失的孔隙度一般占孔隙损失的60%~85%。随后的胶结作用使得砂岩更加致密,胶结物使孔隙减少12%~18%;此外,研究区须家河组缺乏易溶解的物质成分,长石和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较低,致使后期溶蚀作用微弱,因溶蚀作用增加的孔隙度平均为1%,最高达2.5%。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主要特征,对储层进行评价.在野外露头踏勘、岩心观察描述、薄片鉴定及相关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结合普通测井资料、成像测井资料及孔渗密实验数据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岩性主要是岩浆岩和变质岩,岩浆岩以花岗岩为主,变质岩以片麻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未完全充填裂缝、溶蚀孔洞和基质微孔3类.基岩储层孔隙度介于0.004%~9.760%,平均孔隙度在1.663%~3.844%;渗透率介于最大值0.002~33.239mD,平均渗透率在0.020~3.836 mD,片麻岩类物性整体好于花岗岩类,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基岩储层主控因素包括岩性及矿物组合、古地貌、先存断裂及破碎带、后期岩浆侵入及热液作用4个方面.结合基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形成的主控因素,建立了多因素控制的基岩储层评价标准,将储层分为好、中等、较差、差4类.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多以Ⅱ类储层为主,主要见于花岗片麻岩,其次是花岗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东坪鼻隆、牛中-牛北斜坡可见Ⅰ类储层;尖北斜坡、牛东鼻隆、冷北斜坡多为Ⅱ类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