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湘南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Ar-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7,他引:5  
红旗岭锡多金属矿床是湖南东坡矿田代表性的脉状矿床,亦是湖南省最大的脉状锡矿,并与同一断裂带上相邻的枞树板和南风坳等脉状铅锌银矿构成了一套Sn-W-Pb-Zn-Ag矿床组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该矿床进行了高精度白云母Ar-Ar测年,获得坪年龄为153.3±1.0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53.6±1.5Ma(MSWD=0.55),反等时线年龄为153.5±1.5Ma(MSWD=2.1)。这些年龄数据明显早于相同矿石类型石英流体包裹体的Rb-Sr等时线年龄(143.1±8.7Ma)及相伴产出的花岗斑岩钾长石40Ar-39Ar年龄(144±3Ma),而与千里山岩体主体相锆石SHRIMPU-Pb年龄(155~151Ma)及与之相关的柿竹园矿床(151.0±3.5Ma)和金船塘矿床(158.8±6.6Ma)矽卡岩型矿床的Re-Os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指示区内脉状矿床亦与千里山岩体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综合已有的研究认为,高热花岗岩浆的高分异演化是区内多金属元素巨量堆积成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围岩性质及构造条件则可能制约了不同的矿化过程,从而形成不同的矿床组合。当围岩为泥盆系碳酸盐岩时,形成一套接触带矽卡岩-云英岩-大理岩型钨锡钼铋铅锌矿和远端脉状铅锌银矿床组合,而当围岩为震旦系碎屑岩时,沿构造通道(断裂带)发育一套脉状钨锡多金属矿和远端脉状铅锌银矿床组合。  相似文献   
22.
湖南金船塘锡铋矿床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船塘锡铋矿床是东坡矿田内一以锡铋为主的大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迄今为止对其矽卡岩矿物学特征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以金船塘锡铋矿床主要矽卡岩矿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该矿矽卡岩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金船塘锡铋矿床的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主要为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含少量的锰铝榴石,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角闪石主要为铁镁钙闪石,其次为钙镁闪石、阳起石和透闪石,表明该区的矽卡岩为钙质矽卡岩,含少量的锰质矽卡岩。同时,根据矽卡岩矿物学特征的研究,笔者进一步探讨了该矿床锡石的沉淀机制:早期矽卡岩阶段的氧逸度较高,Sn主要以Sn4+的形式替代Fe3+存在于石榴子石中,而在晚期矽卡岩阶段由于氧逸度的降低,Sn主要以Sn2+的形式呈氯的络合物在流体中迁移,由于流体的温度、盐度、pH和氧逸度的变化,Sn2+被氧化成Sn4+,导致锡石沉淀。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酸雨作用下红砂岩干湿循环崩解特性,在室内配制pH值分别为4.7、5.3、6.0、7.0的溶液以模拟雨水,对恩施红砂岩开展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崩解试验,获得了崩解颗粒含量、崩解率与干湿循环次数、溶液pH值关系。结果表明:溶液pH值越低,试样崩解速率越快,完全崩解所需干湿循环次数越少;试样崩解曲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前期缓慢崩解阶段、中期快速崩解阶段、后期缓慢崩解阶段;对红砂岩进行X射线衍射试验,获得其矿物成分及含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酸溶液对红砂岩崩解特性影响机理,主要原因是红砂岩中碳酸钙与盐酸的化学反应导致孔隙、裂隙形成、扩展并贯通;崩解曲线具有阶段性,是由于干湿循环的不同阶段岩块表面积变化所导致。  相似文献   
24.
黑龙江省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黑龙江省为例, 比较了在大尺度范围内、利用传统的站点平均法以及基于格点水稻密度分布的泰森多边形面积权重法所得的两种省级水稻气象数据差异, 并分析了1960-2009 年内, 不同时间尺度上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特点。针对当地水稻低温冷害频发及其危害严重的实际情况, 对比研究了气象行业标准(QX/T 101-2009) 和国家标准中有关低温冷害的指标定义, 以及国际上较通用的有效负积温算法(GDDn-) 这三种指标在反映黑龙江省水稻冷害事件上的能力, 结果表明:气象行业标准可以较好地反映延期型冷害对水稻的影响, 而GDD指标在反映障碍型冷害上均优于气象行业及国家标准。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包含延迟型和障碍型两种冷害影响的黑龙江省水稻产量进行拟合, 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可达92% (p < 0.05)。本研究定量得出了人为因素和气象因素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影响分别占87.2%和12.8%的结论, 并检测出近年来水稻抽穗开花期障碍型冷害的波动增加趋势, 为明确今后低温冷害的防御重点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5.
黑龙江省冷害与全球变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indexes for the rice chilling inju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1960-2009. Firstly, we compared a new derived climate data weighted by rice planting density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found that the new one is more reasonabl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yields. Considering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rice chilling in the province, secondly, chilling indexes defined by meteorologic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were assess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eteorological standards were suitable for the delayed-type injury, while the international one, so-called sum of Grow-ing Degree Day below threshold (GDDn-), characterized best the sterile-type chilling injury for rice. The explanation ability of the rice yield time series model including both injury types as two independent variables reached approximately 92% (p < 0.05). Finally, we conclud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rates of human and weather factors to rice yields are about 87.2% and 12.8% respectively, and as light increasing trend for sterile-type chilling injury was found during heading to flowing period in recent years, indicating a high chilling risk for rice planting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the future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26.
地貌演化是地貌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选择若干反映地貌演化特征综合性较强的指标,以30 m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基础,对内蒙古十大孔兑流域的地貌演化格局进行了研究。在借助灰色GM(1,1)模型对研究区地貌演化特征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同时,进一步结合构造活动、岩性特征及气候演变对孔兑流域地貌景观的成因机制及形成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十大孔兑各流域目前除罕台川为接近壮年期的幼年地貌以及壕庆河为老年期地貌之外尚处于壮年期演化阶段,孔兑流域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产沙潜力仍然巨大,其入黄泥沙中来自上游砒砂岩区的粗砂及库布齐沙漠沙分别在长短期尺度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孔兑区所受的内外营力对抗作用或侵蚀强度以西部大于东部、中上游区表现突出为特点,其原因主要与西侧地表隆升程度较高有关,而降雨的空间差异对地貌演化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与之相反,主沟纵剖面却以东部流域演化程度较高为特点,这主要与东部地表本身抬升程度低而慢有关,其次与东部降雨量略多以及岩性特征可能也存在一定关系。此外,从地貌景观的西高东低格局的形成时间考虑,其演化和发育时间主要集中在第四纪以来,期间由于气候变化可能经历过若干次“慢-快”发育的交互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海蚌类肝素的理化性质、体内抗血栓活性及对出血时间的影响,本文以海蚌类肝素G2(60.25kDa)及其2种不同分子量的降解产物DG1(24.48kDa)、DG2(6.75kDa)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改良的硫酸-咔唑法和BaCl2-gel比浊法测定糖醛酸及硫酸基的含量,利用纳米粒径仪测定粒径、Zeta电位,并同步利用热分析仪分析热稳定性;然后通过小鼠黑尾模型和小鼠断尾模型分别研究抗血栓活性及对出血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降低,海蚌类肝素硫酸基含量升高,糖醛酸含量降低,初始降解温度先升高后降低,粒径降低, Zeta电位升高。相对于海蚌类肝素G2,其适度降解产物DG1具有更高的抑制尾部血栓形成的能力,同时具有较低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