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243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全球海洋治理背景下,以国家为主体的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能够宣示国家海洋主权,服务海洋开发决策,监管人类海洋行为。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按照海洋资源类型进行核算,海洋资源负债按性质分为政府负债和使用权人负债。在计量上要审慎乐观,采用实物计量和货币计量,不宜低估海洋资源资产,也不宜高估海洋资源负债。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以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主表,海洋资源资产和负债变动表为副表,各类海洋资源明细表为子表。国家应协调好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核算的范围,近海资源由沿海基层政府核算上报,其他海洋资源由自然资源部统一核算,最终汇总为国家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  相似文献   
152.
文章以沿海地区风力发电的发展与布局为研究命题,论述沿海风力发电现状、发展趋势和用地用海的需求,从资源集中度与地域构成两个方面,指出全国沿海风力发电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3.
为研究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动态力学性能及能量损伤演化过程,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对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冲击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充填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和动态抗压强度增强因子随应变率的增加呈指数函数递增规律,且水泥含量越低的充填体应变率效应更显著;充填体的峰前能耗量密度、峰后能耗量密度、单位体积应变能及总能耗量密度随应变率的增加均呈指数函数递增规律,且动态抗压强度与峰后耗散能密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冲击载荷作用下,充填体变形破坏主要经历了线弹性变形、屈服破坏及峰后破裂这3个阶段;在充填体的线弹性变形及屈服破坏阶段,能量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储存在试样内部,而在峰后破裂阶段,能量以耗散能释放为主;冲击加载下,充填体的受荷能量损伤演化过程划分为损伤稳定发展阶段、损伤加速阶段及损伤破坏阶段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4.
张林  靳孟贵  刘延锋  梁杏  杨世琪  鲜阳 《地球科学》2021,46(8):2984-2998
研究典型区域大气温室气体的变化有助于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和减少极端气候事件.选取1997-2018年瓦里关和2009-2015年上甸子温室气体月值数据,应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两站温室气体的时间序列特征、季节变化趋势,构建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分析季风运输和大气边界层条件对温室气体的潜在影响.瓦里关和上甸子温室气体均逐年增长,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两站CO2均在8月达到最低值,CH4则在8月达到峰值,SF6四季差异不大.瓦里关N2O在12月达到最高,6月降到最低;而上甸子N2O在7月达到峰值,9月降至最低.瓦里关和上甸子大气温室气体均受到局地生物源和非生物源、季风远距离运输、大气边界层条件和光化学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5.
对发育于福建建瓯市迪口镇竹洲村的"竹洲砾岩"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表明,该砾岩既不是前震旦系马面山群龙北溪组的底部砾岩,也不是构造砾岩,而是相当于晚三叠世大坑组(T3d)层位的底砾岩,不整合沉积在前震旦系迪口组之上.这一发现对深化研究该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6.
长江入海泥沙的变化趋势与上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1950年以来系列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对今后20年长江入海泥沙量和口门区5 m等深线以浅滩涂的冲淤趋势作了初步估计,结果表明:(1) 人类活动已导致长江入海泥沙通量减少约2/3.大通站输沙率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尤其是80年代后期以来输沙率下降加快.1996~2005年的输沙率(2.80亿t/a)比1956~1965年的输沙率(5.04亿t/a)下降了2.04亿t/a,降幅达44%;三峡水库蓄水后的2003~2005年大通站输沙率(1.89亿t/a)比1956~1965年降低63%.(2) 滩涂淤涨速率明显下降.河口口门区4大滩涂(崇明东滩、横沙东滩、九段沙和南汇东滩)的合计淤涨速率在1958~1977年、1977~1996年和1996~2004年3个时段分别为19.1、5.1和4.9 km2/a.(3) 目前上海5 m等深线以上的滩涂面积主要分布在口门4大滩涂,它们分别是崇明东滩(701 km2)、横沙东滩(464 km2)、九段沙(410 km2)和南汇东滩(462 km2),占总面积的80%.(4) 考虑北槽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后得出,大通站输沙率(108 t/a)和口门区4大滩涂淤涨速率(km2/a)之间的关系为Y=9.51X-29.1,r=0.925.预测表明:2006~2015年和2016~2025年时段大通站平均输沙率估计将分别降至1.5和1.2亿t/a左右.根据上述关系,2006~2015年和2016~2025年时段口门4大滩涂5 m等深线以上面积将分别蚀退148和177 km2,即20年累计损失占现有面积的13.8%.在现有工程条件下,今后20年口门的4大滩涂5 m等深线以上的面积累计损失可能为10%左右.因此,作为上海滩涂资源主要来源的长江口门区滩涂淤涨速率在自然条件下随着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而迅速下降,若无有效的工程保护措施,今后随着长江来沙的进一步降低将出现净的蚀退.采取适当的工程促淤措施,利用高悬沙浓度的有利条件,上海仍可望获得新的滩涂,以实现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7.
湖光岩玛珥湖沉积记录的近250年重金属元素污染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光岩玛珥湖为研究对象,在放射性核素137Cs和210Pb精确定年的基础上,分析了沉积岩心柱中重金属元素V、Ni、Cu、Zn、Pb的垂直变化特征,探讨了近250年来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历史,并利用富集系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880年前,各元素含量基本保持稳定;1880—1920年,Ni、Cu、Zn、Pb含量增加可能与这一时期工业发展及战争有关;20世纪20年代Pb含量突然增加反映了全球含铅汽油的使用;Zn元素含量在1950年增加及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明显增大,分别与新中国建立后工业的发展及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活动的显著增加相一致;1975—1990年,Pb含量的增加很可能与1978年改革后开放工业和交通发展有关;表层V、Zn、Pb元素含量的减少可能与80年代后环保事业的发展有关。V、Ni、Cu、Zn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基本上属于无污染或轻微污染状态,Pb在20世纪20年代前为无污染或轻微污染,20年代后为中等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8.
ADCP等测量新技术用于金沙江河道,取到了宝贵的成果,但GPS在山区使用受到限制,ADCP和测深仪会受含沙量影响不能满足测量需要,以及电波流速仪因电磁辐射干扰阻碍使用等。为此,通过分析仪器原理和环境条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处理办法,并在实践中得到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59.
长江口岸滩近期演变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近几十年长江口前沿滩的地形观测资料和大通站输沙量资料,揭示了入海泥沙量变化对河口前沿岸滩冲淤的重要影响,初步估计:在年调水总量不超过450亿吨的背景下,入海泥沙的减少将<0.2亿t/a,河口潮滩的冲淤动态不会发生实质性变,但同时指:当南水北调和流域的其它入人类活动叠加时,其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0.
利用Griggs型 5GPa高压仪器 ,在柯石英稳定域围压条件下 ( >3GPa)完成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流变学实验 ,建立了榴辉岩流变状态本构方程 (流动律 ) : ε=Aexp( -Q/RT)σn ,应力指数 (n)为 3 .4 ,活化能 (Q)为 4 80kJ/mol,结构常数 (A)为 10 3.3.实验结果表明 :( 1)作为两相矿物组成的榴辉岩 ,其流变学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强相矿物 (石榴石 )和弱相矿物 (绿辉石 )含量比例 ;( 2 )天然榴辉岩塑性变形机制是以位错蠕变为主 ;( 3 )根据实验成果比较榴辉岩和上地幔方辉橄榄岩流变学强度相当 ,两者耦合在大陆深俯冲 10 0km左右深度发生拆沉作用可能性很小 ,与上地幔上隆 (upwelling)作用有关的造山期后伸展作用对超高压岩石折返更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