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9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博罗科努成矿带位于新疆西天山北缘,近年来找矿成果突出.在充分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博罗科努带岩浆岩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年龄资料,重点分析了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晚古生代岩浆作用的性质.博罗科努带地质历史与北天山洋的演化密切相关,前寒武纪统一基底形成,北天山洋打开.寒武纪为被动陆缘环境,北天山持续扩张.奥陶纪北天山洋向伊犁地块之下俯冲,该带进入大陆弧演化阶段.泥盆纪—晚石炭世早期为俯冲高峰期,引发了一系列钙碱性的岩浆活动;早二叠世该带已进入陆相环境,但北天山洋残余洋盆的俯冲持续到中二叠世;晚二叠世全面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区域构造应力性质由挤压变为伸展.伴随洋-陆构造演化,形成了莱历斯高尔和阿希两大矿集区,分别对应2套成矿系统:与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矽卡岩-斑岩-热液脉型铁、铜、钼、金、锑、铅、锌成矿系统和与次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金、铅、锌、铜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02.
103.
呼斯特岩体位于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岛弧带中北缘,是博罗科努成矿带东段典型的与矽卡岩矿床成矿有关的中酸性杂岩体。对岩体中的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暗色包体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化学研究,探讨了岩浆的成岩演化过程以及矿物成分与成岩成矿的关系。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呼斯特岩体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大陆边缘弧环境,成岩物质来自壳幔混源,成岩过程中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岩体形成于较高温度(738~770 ℃)、较低压力(057~142 kbar,1 kbar=01 GPa)和高氧逸度环境。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侵位深度(22~42 km)和高氧逸度有利于可克萨拉—艾木斯呆依铁铜矿床的形成。岩石中的黑云母相对富镁且氧化系数较高,角闪石富镁、富硅且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二者均表现出与铁铜矿化有关的成分特征。岩浆混合作用与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对区内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4.
金盆梁金矿床位于南秦岭柞水-山阳金多金属矿集区北部,矿体呈近东西向赋存于上泥盆统桐峪寺组的沉积建造中,受左行韧性断层控制。关于矿石矿物学与金成矿过程尚缺乏系统的认识。基于岩矿相学鉴定、背散射电子图像(BSE)、能谱(EDS)及电子探针分析(EPMA)等方法,查明矿石组构与载金硫化物毒砂、黄铁矿、辉锑矿及白铁矿的矿物学特征,探讨金的赋存状态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初步厘定矿床成因类型。结果显示,热液成矿期的金矿化以微细浸染型为主,可划分为黄铁矿-毒砂-硅化(Ⅰ)、石英-辉锑矿-白铁矿±锑氧化物(Ⅱ)及方解石-石英(Ⅲ)3个阶段。不同载金硫化物的“不可见金”赋存状态差异显著,由毒砂的晶格金Au+,到早世代黄铁矿(Py-1)的晶格金Au+-纳米金Au0,至晚世代黄铁矿(Py-2)和白铁矿的纳米金Au0。金属矿物组合由毒砂-黄铁矿至辉锑矿-白铁矿,成矿流体由较高温的相对自然金不饱和状态,逐渐演化为相对低温的自然金饱和状态。金盆梁金矿床形成于较高硫逸度的中高温、中浅成环境,属于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5.
石家金矿床位于胶东中部蓬莱-栖霞成矿带北段,是一个赋存于中生代花岗岩中受构造带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由于多年开采,矿区浅部资源已近于枯竭,亟需向深部拓展找矿空间。黄铁矿是石家金矿床最常见的金属矿物,也是最重要的载金矿物,其标型特征对深部找矿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采自石家金矿床326号矿脉不同海拔标高主成矿阶段黄铁矿的热电性与晶胞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595~-165 m标高内,石家金矿床黄铁矿的热电导型以P型为主,占比约97.5%,表明目前揭露的矿体处于矿化系统的上部或顶部;热电系数(α)变化于-288.3~304.9 μV/℃,较大的离散范围表明矿体垂向延伸较大;黄铁矿热电系数离散度为8%~68%,较低的离散度指示黄铁矿形成于较为稳定的条件之下,并且矿化程度较好;利用热电系数计算黄铁矿的形成温度集中于210~250℃,指示石家金矿床属于中温矿床;根据热电系数计算的矿体剥蚀率(γ)为25.5%~34.0%,表明矿体未遭受大规模的剥蚀,向下仍有较大延伸。黄铁矿晶胞参数a0介于0.5418~0.5422 nm,略大于理论值(0.54176 nm)。结合黄铁矿热电导型与前人研究,认为晶胞参数的变大可能与As类质同象替代S有关。综合分析认为,石家金矿床在-600 m以下的深部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6.
分散元素广泛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因其在地壳中的低含量和其本身地球化学性质的分散性而不易富集成矿,但是富乐铅锌矿床中却有4种分散元素Cd,Se,G e,G a具有工业价值。该矿床位于我国重要的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带南东部,分散元素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平均w(B)/10-6分别为Cd 16 183,Se 163,G e 135,G a 86,其中w(Cd)是迄今国内最高。闪锌矿分棕黑色、红棕色和黄棕色3种颜色。Cd在深色闪锌矿中而G e和G a在浅色闪锌矿中相对富集,Se在不同颜色闪锌矿中含量几乎不变。Cd,G e,Se主要呈类质同象形式存在,Cd,G e占据Zn的位置,而Se占据S的位置。G a主要以显微吸附形式存在,少量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Zn与Cd负相关,而与G e正相关,与Se不相关。分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矿床为沉积-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107.
冈底斯南缘火山-岩浆弧带,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冈底斯陆块之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是新特提斯洋多次俯冲消减的产物。洋壳大致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晚(晚侏罗—早白垩世)两次俯冲作用,由此形成的火山岛弧带在空间上呈北、南两条平行展布。本文,通过对晚期俯冲形成的南带岛弧火山岩(桑日群)的研究,并与新生代(<25Ma)环太平洋adakite的对比研究表明,桑日群火山岩具有与adakite相似的特征:缺乏玄武岩,以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为主;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SiO_2平均为61.57%(≥56%)、Al_2O_3平均为16.36%(≥15%)、MgO平均为2.63%(<3%),Na/K高(3.05);具有低的Yb(1.39×10~(-6),≤1.9×10~(-6))、Y(13.57×10~(-6),≤18×10~(-6))和高的Sr(646×10~(-6),>400×10~(-6));REE配分型式为亏损重稀土,Eu异常不明显;Sr同位素组成与大洋板片熔融形成的adakite非常相近。这意味着,该弧南带(桑日群)的弧火山岩(>25Ma)是新特提斯洋壳经俯冲部分熔融形成的;同时也暗示,它的形成可能是一种特殊动力学机制的产物——新特提斯主洋有关的小洋盆快速俯冲。而其成矿意义在于:它是超大型斑岩铜矿和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及计算机图形学技术、三维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渐成熟,在地学领域,以平面图和剖面图为主的传统的地质信息的模拟与表达以及相应的固体矿产储量估算技术已难以满足现代矿山信息化趋势的急切需求,如何提高矿产储量估算和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将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与固体矿产储量估算相结合,形成先进实用的储量估算系统是目前国内地学信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探讨了基于离散钻孔,应用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进行固体矿产资源估算的技术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09.
田巴B剖面位于西藏江孜地区,剖面起点位置为28°43′53.930″E,89°56′29.487″N.整个剖面根据岩性可分成5层:底部为黄绿色页岩层,向上为紫红色页岩夹灰岩团块层、紫红色页岩夹薄层状硅质岩层(部分被覆盖)、杂色灰岩层(红色灰岩为主)和灰色硅质页岩层.横向上看,紫红色灰岩层和杂色灰岩层与床得剖面床得组为同一套沉积.  相似文献   
110.
贵州石头寨二叠系古油藏是滇黔桂地区众多上古生界生物礁型古油藏的典型代表。该古油藏发育了三期溶孔、裂缝充填方解石,其中含丰富的油气包裹体,三期油气包裹体组合依次为:少量液烃包裹体→液烃包裹体 气烃包裹体→气烃包裹体,与油气包裹体共生的气液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77℃~84℃、91℃~103℃和103℃~155℃。根据含油气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结合沉积盆地热演化史和储层埋藏史,确定石头寨古油藏三期油气充注时间分别为238~235Ma、233~230Ma 和230~185Ma,第三期裂缝充填方解石的 Sm-Nd 等时线年龄为182±21Ma。古油藏的油气充注始于印支中期,于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达到高峰,燕山中晚期以来遭受破坏形成现今的残余古油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