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拉萨地块中-南部广泛分布着三叠—早侏罗世花岗岩,拉龙松多花岗岩为其中一个岩体,通过对该岩体样品的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发现,拉龙松多花岗岩中的岩浆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78.3 Ma±2.3 Ma,MSWD=1.4,表明拉龙松多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方面,拉龙松多花岗岩具富w(SiO_2)77.62%~78.94%,w(K_2O)3.34%~4.35%,w(Na_2O)1.86%~2.28%,贫w(CaO)0.05%~0.48%,w(Ti_2O)0.09%~0.10%,富w(Al_2O_3)11.78%~12.80%的特征;属于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钙碱系列(A/CNK=1.43~1.61)。拉龙松多花岗岩轻稀土元素(LREE)含量介于82.01×10~(-6)~91.97×10~(-6)之间,重稀土元素(HREE)含量介于12.67×10~(-6)~15.94×10~(-6)之间,LREE/HREE介于5.49~6.58之间,具明显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特征,Eu负异常明显(δEu=0.25~0.34),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呈典型的右倾V型。微量元素显示,拉龙松多花岗岩样品中的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Sr,P,Ti等)相对亏损,同时相对Rb而言亏损Ba。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其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在相关地球化学图解中样品位于S型花岗岩区域。综合分析,认为拉龙松多S型花岗岩应该形成于洋壳俯冲向高角度转换,俯冲带之上出现的伸展环境下。  相似文献   
102.
西藏1∶5万改则东地区4幅区域地质调查主要成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加强重要成矿带基础地质调查的要求,开展了西藏改则东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以新的填图方法和现代地质成矿理论为指导,从基础地质调查入手,结合地质、物探、化探及遥感综合信息,查明了区域地层、岩石、构造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础,注重岩石地层单位与生物地层单位的对应关系,有条件地利用旋回地层、事件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和对比,重新厘定了测区中生代、新生代地层的形成时代和地层序列,并使用非正式的填图单元,系统查明了区域地层、岩石、构造及成矿地质条件。系统总结了日干配错组基本层序和物质组成,并将其进一步划分为2个段;测区内木嘎岗日群表现出沉积混杂堆积特征;重新解体仲岗洋岛岩组并建立了洋岛火山-沉积建造序列模式;测区内榴辉岩及唢呐湖组泥灰岩中光叶山栎Quercus pseudosemicarpifolia的首次发现分别为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青藏高原隆升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测区内地层划分出3个构造层和6个主要构造事件;圈定2个成矿远景区和1个找矿靶区。总结出测区班怒带构造演化经历班公湖—怒江洋扩张、形成(约242 Ma)、班公湖—怒江洋俯冲(早侏罗世)和高压变质岩折返((193.8±1.5)Ma)、班公湖—怒江洋闭合(110~85 Ma)和碰撞造山4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0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尼玛盆地在青藏高原形成时记录的地质信息,有助于恢复其构造古地理从而为高原隆升过程提供沉积学证据,且目前对盆地北部坳陷古近系牛堡组的研究尚属薄弱.利用碎屑岩岩石学、锆石年代学、重矿物分析等方法对牛堡组进行了物源分析并对盆地构造演化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显示,早白垩世-古近纪,随着地壳缩短、逆冲断层及造山带发育,盆地北部演化为受构造活动控制的独立坳陷;北部坳陷牛堡组为南北双向物源,北部物源的母岩成分主要为以早白垩世虾别错花岗岩为代表的酸性岩浆岩,南部物源的母岩成分以沉积岩(硅质岩等) 和基性岩浆岩为主;碎屑锆石存在105~134 Ma、500~550 Ma、700~900 Ma、1 700~2 100 Ma及ca.2 500 Ma年龄峰值,其中105~134 Ma年龄是对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在周边地体引发的岩浆事件的响应,进一步证实牛堡组碎屑岩的物源来自北部坳陷的南北两侧地体.挤压及逆冲变形决定了盆地北部坳陷的古地理特征,沉积过程及物源与区域隆升、侵蚀和岩浆活动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4.
宽台山-黑山断裂位于酒泉盆地的北侧,向西与阿尔金走滑断裂相交,其北部为花海-金塔盆地。对酒泉地区白垩纪沉积盆地的研究和对比发现,虽然当时盆地多为断陷盆地,均受东西向伸展构造控制,但宽台山-黑山断裂两侧的盆地具有不同的基底性质和沉积岩石学特征。酒泉盆地、昌马盆地和北祁连褶皱带内的白垩系具有相同的早古生代褶皱基底,并发育有热水喷流沉积和玄武岩夹层,北祁连北缘断裂在白垩纪时尚未开始活动;花海-金塔盆地为前长城系深变质基底,盆地内不发育热水喷流沉积。宽台山-黑山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重要的岩石圈剪切断裂,控制了其南北两侧白垩纪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05.
重金属污染水的双壳处理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物成矿作用原理以及热液生物群与多金属硫化物共生的关系提出了双壳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水的可能性.实验模拟结果表明,双壳对某些重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指数,说明双壳处理法治理重金属污染水是可行的,尤其是针对矿山污染水;双壳处理法的实施过程中受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与温度范围的限制,其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富集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6.
青藏高原羌南盆地侏罗系曲色组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羌南盆地曲色组烃源岩的类型为黑色油页岩、深灰色泥页岩和深灰色泥灰岩,厚度为215.8m。根据对野外地表露头烃源岩的观察,结合室内分析数据,从有机质的丰度、有机质的类型、有机质的成熟度等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曲色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黑色油页岩、灰色泥页岩和深灰色泥灰岩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9.23%、2.21%和4.33%,总体表现为好烃源岩特征。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油页岩与泥灰岩总体表现为Ⅱ型,少数为Ⅲ型。干酪根颜色、岩石热解峰温(Tmax)表明曲色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处于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07.
西藏唐加地区甲拉浦组中发育高镁安山岩,通过对其样品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唐加地区甲拉浦组高镁安山岩U-Pb年龄为197.1±2.9 Ma,时代为早侏罗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甲拉浦组高镁安山岩属于钾钙碱性系列,w(SiO2)在53.04%~54.53%之间,w(MgO)为4.98%~6.18%,w(Al2O3)为17.17%~17.54%,w(CaO)为7.00%~11.34%,FeOT/MgO为1.26~1.48,平均值为1.33,Mg#值为58.7~62.5,平均值为61.2.样品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Eu微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Pb富集,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由此可知,唐加地区早侏罗世甲拉浦组高镁安山岩形成于与俯冲消减有关的构造背景,是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8.
冈底斯南缘发育的早侏罗世岩浆岩对于讨论新特提斯洋早期的俯冲消减演化具有重要约束意义.在详尽地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本次研究对唐加地区辉长岩进行了 LA-ICP-MS锆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唐加辉长岩形成于早侏罗世(183.9±0.9 Ma);样品w(SiO2)(46.77%~48.48%)较低,较高的w(MgO)含量(平均为7.71%),Mg#为 42.0~67.6.此外,轻稀土元素富集[(La/Yb)N = 4.33~12.02,具有略右倾的配分模式和弱的Eu异常(δEu=0.69~0.79);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综合区域数据全面分析,认为唐加早侏罗世辉长岩可能为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消减的背景下典型的岛弧岩石,是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9.
对冈底斯带的研究历来聚焦于岩浆弧,对弧间盆地的较少关注导致火山—沉积序列缺乏精细化研究。冈底斯带古近纪地层划分方案是基于并沿用东段林周、南木林地区的层序格架,即林子宗群与日贡拉组垂向叠置不整合接触,在带上其他地区适用时常产生矛盾,制约了基础地质及资源评价工作。通过系统实测孔隆—达果地区古近纪地层剖面,选取剖面中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以详实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搭建精细年代地层格架,以沉积学、地层学研究分析充填演化过程,恢复火山—沉积盆地古地理。结果显示冈底斯造山隆升剥蚀并被扇沉积体系记录的过程,从晚白垩世早期断续持续至古近纪;以火山岩和/或以沉积岩为主的盆地,发育时限均下延至约70 Ma,暗示岩浆作用与隆升剥蚀对雅鲁藏布洋俯冲的响应几乎同时启动;火山—沉积盆地发育贯穿了整个增生造弧事件,以印亚大陆初始碰撞后的沉积间断为界,分为70~56 Ma和56~40 Ma两期,火山岩与沉积岩同时发育,以时空上的负消长关系占主导地位,表现为剖面上交互或夹层,并受喷发中心、沉积中心的横向迁移约束,产生了地层发育时限的空间变化;受晚白垩世末—古近纪雅鲁藏布洋北向俯冲及印亚大陆碰撞过程影响,持续的造山隆升及岩浆活动的周期性强弱变化约束了盆地发育样式,火山—沉积序列在区域上延展不稳定,垂向序列产生多样性。因此,本文提出层型剖面上火山岩与碎屑岩垂向叠置序列关系不能普适地代表整个冈底斯带,同期火山岩与沉积岩存在空间上快速相变过渡,应使用更为精细年代格架下的空间展布关系,指导冈底斯带弧间盆地地层划分,探讨印亚大陆碰撞的火山—沉积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10.
针对西藏羌塘南缘查格隆地区发现的白垩纪去申拉组火山岩(K1q)做了精确的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本次工作采集1个年龄样和10个地球化学样品进行分析。去申拉组火山岩主要包括低钾-中钾钙碱性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主量元素富集w(Al2O3)(平均为15.43%)、贫w(MgO)(平均为3.18%);稀土元素总量较高,稀土元素配分图显示为轻稀土富集右倾型,存在弱Eu负异常。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改则查格隆去申拉组陆相火山沉积建造说明火山岩并非典型岛弧火山岩类型,其构造环境整体属于大陆板内裂谷,其岩浆源区很可能为较厚陆壳背景下的相对地幔楔源区的部分熔融,与新特提斯班公湖-怒江洋的北向俯冲有关。锆石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107 Ma±0.4 Ma,说明至少在107 Ma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已经开始碰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