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周瑶琪  赵士宝 《地球科学》2004,29(5):575-582
回顾了太平洋撞击成因假说的主要内容, 重点围绕太平洋古陆消亡的内外动力学机制进行讨论, 认为P/ T之交发生在太平洋地区的撞击事件撞裂了岩石圈板块, 导致岩石圈下的地幔对流方式发生重大转折.在这种全新的对流方式驱动下, 太平洋古陆板块伴随新生洋壳板块的俯冲和碰撞而逐渐消亡并拼接到环太平洋大陆边缘, 与此同时, 环太平洋构造域开始形成.这种以太平洋构造域为中心的深部构造热体制深刻地影响了环太平洋大陆板块在中新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奥陶系宝塔组灰岩网状裂缝的形成原因,利用古生物鉴定、野外露头对比及镜下薄片观察等方法进行分析.古生物以头足类、三叶虫、介形类和棘皮类为主,偶见腕足类,未见藻类.裂缝延伸到生物化石时停止,贯穿地层顶底面但未穿透相邻地层,平面呈瘤状、龟裂纹和S曲线等,锯齿状缝合线切穿裂缝.镜下发现灰质基块内散布着泥质团块,泥质团块通过微裂隙互相连通或连通主裂缝,泥质内夹的灰质碎屑长轴沿裂缝展布,新鲜剖面灰质基块与泥质裂缝无明显界限.提出宝塔期扬子板块处于稳定克拉通沉积环境,网状裂缝是在较深水缓慢沉积的低能开阔台地环境下,由于化学分异作用灰质质点聚集、压实作用胶态粘土矿物脱水收缩、泥质随水排出时充填裂缝而形成的,为非构造成因裂缝.   相似文献   
103.
葛云锦  周瑶琪  娄琦 《地质论评》2007,53(6):850-864
本文介绍了Mapgis在松潘—阿坝东缘野外地质综合调查中的应用。包括在野外工作Mapgis结合手持GPS数据点直接成图,室内作综合地质图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步骤,重点阐述了图层划分和属性编辑。  相似文献   
104.
梁钊  周瑶琪 《地球科学》2017,42(10):1715-1724
灵山岛上出露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其成因具有多样性,而灯塔剖面底部滑塌层内的变形构造的触发因素尚不明确.结合野外观察和极射赤平投影方法,研究了滑塌层和内部变形构造的形成过程、触发机制和地质意义,结果表明:灯塔剖面主要由浊积岩沉积序列组成.滑塌层夹在未变形层之间,由地震触发形成,内部发育4个滑脱面,将滑塌层划分为5个变形单元,缩短率和变形程度各不相同.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为褶皱,形态特征表现为砂岩厚度在枢纽部位大大增加,也可见一些砂岩增厚和减薄现象,两者均是液化的砂岩在驱动力作用下的结果.滑塌过程中,滑塌层中的砂泥岩与海底沉积物之间的孔隙流体自由交换被切断,产生了暂时性的超压,导致了液化的发生.褶皱的轴线延伸方向为SSW-NNE,轴面倾斜方向主要为SEE(120°),指示古水流主要来自SEE方向,与浊积岩内底痕指示的古水流方向一致,说明斜坡沉积系统上发育的滑塌褶皱能够指示古水流方向.   相似文献   
105.
安徽巢北早三叠世南陵湖灰岩中的灰涌构造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巢北早三叠世南陵湖组的灰岩中发育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构造,我们将其称为"灰涌"(lime blow),因为它们在形态、结构及成因上非常类似于由地震喷沙形成的砂涌(sand flow).这种灰涌形态上呈蘑菇状或伞状,由涌道、涌盘及涌口三部分组成,但后者有时可以不发育.涌道呈直立圆柱状,高30~50cm,直径0.2~2cm,但常因灰泥的流动而"愈合";涌道之上为涌盘,大部分呈铁饼形,直径在5~40cm,高1~8cm,多数在3~5cm.部分中心有一凹坑(涌口),凹坑直径在1~3cm,深度一般不超过1cm.涌盘内部具有纹层结构,由黄褐色泥灰纹层和浅灰色泥晶灰岩纹层交互所形成的.研究表明,前者系沉积所形成,而后者系地震喷涌所形成.结合模拟实验推测灰涌的成因可能与地震有关.通过对1号灰涌层的研究发现,有的灰涌是由二十次左右(5个幕)地震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6.
P-T之交的灾变事件与三叠纪早期的成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在晚二叠世和晚三叠世两个主要成煤阶段之间,有一段成煤历史上的缺煤期,这一阶段所形成煤的储量几乎是零(图1)。   相似文献   
107.
108.
山东东部日青威盆地为近年来新发现的裂陷盆地,盆内广泛发育深水重力沉积岩并且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非常规油气勘探远景。为了查明盆地内热流体活动的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改造作用,以桃林地区长玢岩及其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观察及X-射线衍射、流体包裹体、物性测试等实验分析方法,探讨了热流体活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闪长玢岩与围岩的岩性组合主要有2种类型:闪长玢岩+砂岩(下部)、闪长玢岩+角砾岩+火山碎屑岩+砂岩+粉砂岩(上部);热流体活动对围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独特的脉体特征、碎屑颗粒的热液蚀变、黏土矿物出现异常变化、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出现异常高值4个方面;桃林地区热流体活动在砂岩储层中以横向运移为主,随着距离侵入体距离的增加,热流体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减弱,但在地层中部出现物性相对好的区域,推测是多期次热流体以及次生断裂作为运移通道的叠加结果。  相似文献   
109.
发育在苏鲁造山带上的山东东部日青威盆地是晚中生代以来形成的规模较大的裂陷盆地,其独特的沉积特征有别于周缘其他同期陆相断陷盆地,备受沉积学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日青威盆地沉积期(包括莱阳期和青山期)古盐度、古气候和氧化还原条件等沉积环境特征,对盆地灵山岛、崂山、诸城桃林、海阳丁字湾和即墨周戈庄5个典型剖面沉积岩样品开展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5个典型剖面的沉积岩SiO2和Al2O3含量较低,平均值分别为52.13%和13.06%,而Fe2O3含量较高,平均值为6.14%;ΣREE平均值为199.15×10-6,稍高于澳大利亚后太古宙页岩(PAAS),富集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弱铕(Eu)正异常;相对于上地壳(UCC),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过渡族元素。Sr/Ba和Mg/Ca值表明,自莱阳期至青山期,沉积水体趋向于由咸水/半咸水向微咸水环境的变化;Sr/Cu值、∑(Fe+Mn+Cr+V+Ni+Co)/∑(Ca+Mg+K+Na+S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