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韩文明 《沉积学报》2013,31(4):699-705
本文针对深水储层预测中的两个隐蔽而且关键的问题,即电测曲线无法识别深海-半深海泥与深水重力流沉积泥岩,以及深水重力流沉积体内部砂岩和泥岩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非常接近,常规测井与地震联合预测方法无法描述深水重力流沉积体内部砂岩特征,作者提出了新的深水储层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常规地震属性能够清楚识别和刻画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的优点,首先提出深水沉积研究面-线-点的新思路。第一步从地震资料入手,自下而上提取一系列地震属性,确定不同时期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的平面分布,建立深水沉积模式;第二步创新多元井震精确时深标定法解决了深海泥和深水重力流沉积泥无法进行电性区分的问题,即将地震剖面上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的顶底时间界面通过合成记录标到测井曲线上,进行单井相研究、沉积单元划分和不同沉积微相单元钻井砂地比的精确计算等基础工作;最后优选地震属性,拟合出不同沉积微相单元地震属性和砂地比的最佳关系公式。进而将深水重力流沉积体地震属性平面图按不同的沉积微相单元转化成该沉积体的砂地比平面图,实现对整个深水沉积体系砂体的精确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东非裂谷系是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群,分为西支和东支,以往被认为勘探风险较大。东支的South Lokichar盆地自2012年以来不断获得油气发现,促使学者对以往结论进行反思。通过对盆地的地震、钻井等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分析了其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规律,并预测了盆地的勘探潜力与有利勘探方向。South Lokichar盆地作为小型断陷湖盆,具有西断东超的结构,自渐新世以来充填了河流—(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钻井及露头资料揭示:盆地的下中新统Lokhone组和渐新统Loperot组烃源岩品质好,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中新统的下Auwerwer段扇三角洲砂体储集物性较好,与上覆区域性泥岩盖层形成良好的储盖组合。盆地西部陡坡带主要发育构造圈闭,已发现的油田规模较大,储量占全盆地的99%;东部缓坡带保存条件较差,油气发现少。South Lokichar盆地西北部断块圈闭较发育,钻井证实具备与西部陡坡带相似的成藏条件,是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3.
西非毛塞几比盆地油气成藏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毛塞几比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入手,明确中大西洋的演化控制了毛塞几比盆地的形成,盆地经历了裂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3个演化阶段。受过渡期和漂移期构造和沉积差异演化的控制,盆地划分为南次盆和北次盆,南次盆具有"宽陆架、陡陆坡"、北次盆具有"窄陆架、缓陆坡"的结构特征。漂移期发育Cenomanian—Turonian和Aptian—Albian 2套海相烃源岩,其热演化程度具有"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盆地发育多种有利沉积储层类型,盆地结构控制了沉积储层的差异分布,南次盆以陆架边缘三角洲砂岩和浊积扇砂岩储层为主,北次盆以浊积水道和浊积扇砂岩储层为主。盆地主要发育3种典型的油气成藏模式,北次盆主要发育"自生自储、近源成藏"和"下生上储、盐相关断裂运移"2种成藏模式,而南次盆主要发育"旁生侧储、断裂+不整合面运移"和"自生自储、近源成藏"2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东非裂谷Albertine地堑是当今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具有埋藏浅、演化快、地层新的地质特点。作为主力含油气层段的新生代地层中疏松砂岩异常发育,物性参数差异较大,受控于孔隙度以及孔隙流体的综合影响,含油气储层的地震响应无明显规律,油气预测难度较大。基于能量吸收分析思想的指导,在利用匹配追踪时频分解方法有效提高时频分辨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瞬时能量异常属性的计算方法。以Albertine地堑的W油田为例,针对含油气储层表现的低频能量增加、高频能量衰减的异常特征,借助瞬时能量异常属性实现了油气预测,预测结果获得了钻井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从实际问题出发,扼要阐述了平衡剖面技术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实例着重探讨了其应用研究.在介绍了与平衡剖面有关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平衡剖面技术的研究流程和平衡剖面结果的评价标准,结合缅甸区块实际资料深入探讨其在断层相关褶皱构造模式建立和检验调整地震解释以及在恢复挤压构造发育史方面的应用情况,显示了其在缅甸区块叠瓦状断层转折褶皱的良好应用效果,并获得剖面的水平延展量,同时也认识到许多潜在的客观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多个大型油气发现使得毛塞几比盆地成为国际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基于地震资料和钻测井资料系统开展了沉积相以及沉积模式研究、储层物性分析、烃源岩评价以及成藏体系分析工作。研究结果表明:①盆地中南部外陆架广泛发育多期强制海退三角洲沉积体系,受基准面旋回控制,强制海退三角洲顶积层遭受剥蚀,砂体被搬运到三角洲前部,形成强制海退砂,砂体在陆架边缘附近广泛分布;陆坡类型控制了深水扇差异分布模式,南部断控型陆坡控制了深水扇的分布,深水扇主体发育在陆坡坡脚,距离陆架边缘较近,北部平缓型陆坡下重力流搬运较远,深水扇主体远离陆架边缘,据此建立了南部断控型陆坡控砂模式和北部缓坡型陆坡富砂模式。②外陆架强制海退三角洲和北部缓坡型深水扇储层条件好,测试产能高,受胶结作用和滑塌碎屑影响,南部陡坡型深水扇储层物性差。③油源对比表明,油气主要来自下白垩统阿普第阶-阿尔比阶与上白垩统赛诺曼阶-土伦阶海相烃源岩,阿普第阶-阿尔比阶烃源岩以Ⅱ2型干酪根为主,主要生气;赛诺曼阶-土伦阶海相烃源岩以Ⅰ型干酪根为主,主要生油。④研究区发育3套有利成藏体系,分别为阿尔比阶陆架边缘成藏体系、阿尔比阶-土伦阶陆坡坡脚成藏体系以及赛诺曼阶陆坡远端成藏体系,其中陆架边缘成藏体系与陆坡远端成藏体系勘探潜力更大,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构造调节带是裂谷盆地中的一类重要构造形变,而东非裂谷带是研究这一构造现象的理想区域。以东非Lake Albert盆地为研究对象,在对盆地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构造调节带的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Lake Albert盆地构造调节带作为张性应变调节构造系,圈闭相对发育,以断块圈闭为主;同时因其在古地貌上一般表现为斜坡,对砂体注入有强烈的控制作用,在Lake Albert盆地构造调节带附近发育优质的三角洲砂体;加之其侧翼往往与油气潜在生成场所相接,因此构造调节带对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常规利用RGB混频显示技术整合分频信号的应用效果及局限性基础上,提出将三参数小波频谱成像技术与信息融合技术结合应用来预测地质异常体空间展布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构造三参数小波进行地震资料的频谱分解从而得到不同频率小波域的高精度地震信号。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模糊逻辑理论的信息融合算法来整合得到的分频信号,最终结果以概率的形式对地质异常体的展布特征进行精细定量刻画,实际资料的应用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在简述微动信息的采集技术后,以随机信号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微动信息的数字特征与物理性质。微动信息的功率谱密度具有分立性与主频特征,道间的规则信息具有同相性,道内信息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与稳定性,在空间上各分量表现出传播性。这些物理性质表明微动信息虽然不是来源于特定震源,却呈现不是任意随机的特征。带通滤波后的微动信息在高频范围内,相位谱出现分叉现象,即由微动频带内混沌状态经过一个简短的过渡进入有  相似文献   
20.
贾屾  何登发  韩文明  胡滨 《地质学报》2021,95(4):1114-1127
东非裂谷东支肯尼亚裂谷包括5个重点凹陷,除South Lokichar凹陷外,其余凹陷均无发现.肯尼亚裂谷的形成演化及动力机制认识不清是制约油气勘探的关键.通过系统分析肯尼亚裂谷不同凹陷形成年代、裂谷类型和动力机制、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过程,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South Lokichar凹陷形成时间早,地层年代老.South Lokichar凹陷主要发育晚渐新世-中中新世地层;Turkana、Kerio及North Lokichar凹陷以中中新世-全新世地层为主;Kerio Valley凹陷主要发育中-晚中新世地层;②阿法尔地幔柱和肯尼亚地幔柱的隆升控制肯尼亚裂谷的形成演化.South Lokichar凹陷的形成演化主要受阿法尔地幔柱控制;其余4个凹陷主要受肯尼亚地幔柱控制;③不同类型的凹陷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差异较大.South Lokichar凹陷与Kerio Valley凹陷为被动型裂谷,构造演化经历初始裂陷期、主裂陷期和裂陷后期三个阶段,在主裂陷期发育优质烃源岩;Turkana、Kerio及North Lokichar凹陷为主动型裂谷,构造演化包括火山事件活动期和间歇期,以厚层火山岩和粗碎屑沉积为主;④肯尼亚裂谷演化分为三期:Ⅰ期裂谷为晚渐新世—中中新世;Ⅱ期裂谷为中—晚中新世;Ⅲ期裂谷为上新世—现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