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深井观测对测定地震波谱和震源参数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深井观测对测定地震波谱和震源参数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井下观测对测定地震波谱和震源参数确有很大影响。井下测定的地震波谱高频较弱,拐角频率较低,震源参数诸如地震矩、应力降和平均位错都比地面基岩测定的结果偏低,而震源等效半径则偏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CDSN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记录,通过波谱分析研究了巴塘3次续发性中强地震震源的几何参数和动力参数,并同余震震源空间立体分布图像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用中小地震波谱研究华北北部地区的应力场和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华北北部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些大地震,近年来有些地方地震活动水平较高,也发生过一些大地震。目前和不久的将来会不会发生大地震,这是一个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试图从波谱分析测量应力值着手,分析这一地区的应力场和地震危险性。如果测量出某地区应力值较高,同时用其它资料又能确定其应力积累速度较快就可以预言此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较大,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较大地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北京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计算的应力降,研究了京津唐张地区中小地震应力降的时空分布及其与中强地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小地震应力降的空间分布与地壳的地质构造、活断层分布和走向,介质非均匀性有密切关系。(2)中小地震应力降随时间变化可能反映了应力状态随时间的变化。(3)中强地震的发生与中小地震的高应力降有关。本文的结果可用于首都圈的震情监测预报。  相似文献   
15.
大同地震前后介质Q值和小震震源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士忠  李玉萍 《地震》1992,(2):30-38
本文使用北京台网微机数字记录,通过波谱分析研究了大同地震前后介质Q值和小震应力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大同地震发生在低Q值区,震前Q值升高,震后恢复正常。(2)大同地震前,小震应力降明显升高,震后恢复正常,震前震后应力降的变化与介质Q值变化和应力变化有关。(3)大同地震前后小震震源参数确实有明显不同,无论是应力降、平均位错还是震源尺度都有明显不同。(4)大同地震前后小震波谱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CDSN宽频带数字记录,计算了不对称双侧破裂模式的P波远场位移谱,用频谱方法研究中强地震的震源参数,并将它应用于1989年9月22日四川小金MS=6.6级地震的震源参数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长度为8.4km;宽度为2.9km;动力学参数:地震矩为4.7×1017N·m;平均位错64.6cm;应力降18.9×105Pa.并用余震震源深度分布的空间图象证明了:地震断层为走向NW33°的走滑断层,断层面倾向为北东,倾角约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