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结合近40 a水文气象资料,基于水热平衡原理,构建模型,分析和讨论了20世纪70、80、90年代以及2000年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绿洲适宜规模与耕地面积,并结合相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对各时期实际绿洲规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近40 a来,塔里木河下游绿洲适宜规模和耕地规模趋于收缩,但2000年以后有所扩大;20世纪80年代的绿洲耕地面积与计算得出的适宜耕地规模基本平衡,之后严重超出绿洲承载能力,2009年超出幅度达1.22×104 hm2;耕地面积过大已导致塔里木河下游绿洲进入了不稳定状态,当前应采取措施适度缩小绿洲规模,并及时有效地控制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2.
极端干旱区不同下垫面土壤凝结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极端干旱区植被生长季的土壤凝结水特征, 采用微渗计和中子仪, 于2010 年6-7 月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胡杨林、柽柳丛和裸地3 种典型下垫面密封和不密封处理的土壤凝结水的变化特征、形成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渗计和中子仪观测结果均显示观测期间裸地产生的土壤凝结水总量最大, 其次为柽柳丛, 而胡杨林形成的土壤凝结水总量最小。观测期间研究区凝结现象从21:00-22:00 左右开始, 02:00-03:00 左右达到第一个峰值前, 随着近地表气温和地温的降低, 土壤凝结水量呈增加的趋势。不密封处理产生的土壤凝结水量显著大于密封处理的(t<0.01)。柽柳丛土壤日均凝结水量最大, 其次为裸地, 胡杨林最小。方差分析显示, 不同下垫面类型土壤的日均凝结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 种下垫面土壤凝结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均呈双峰曲线。凝结过程一般从22:00 左右持续到次日09:00 左右。土壤凝结水量主要受气温、大气相对湿度、表层地温、风速以及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退化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Morlet连续小波变换,分析了川西高原若尔盖地区1960~2009年共50年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利用Yamamoto检验法对突变点进行了真假性检验。结果显示,若尔盖年降水变化包含了多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和演变特征,目前及今后2~3a内若尔盖年降水呈偏少的趋势;小波变换系数的零点不一定就是突变点,若尔盖年降水小波变化16 a时间尺度的突变点发生在1968、1984、2000、2005年。   相似文献   
14.
简要回顾了江苏地震灾害的基本情况,介绍了该地区地震灾害的特点,从加强开展地震科普教育,加强农村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和施工质量的建设、地震紧急救助体系建设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安城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生态安全动态.为进一步研究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利用2000年、2007年两期遥感影像,解泽得到2000年与2007年西安城区土地利用图;在ARCGIS支持下将土地利用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揭示了近7年西安城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运用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信息熵与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功效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将土地利用图与生态安全评价图做叠置分析,得到了生态安全格局与土地利片j格局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197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数据,初步分析了茂县的风能资源状况。结果表明:(1)由于特定的地理地形条件所致,其风能资源在四川为最大值地区之一,在横断山地区也为最大值地区之一。虽然年平均风能密度仅为27.44 W/m2(县气象局观测资料计算)。但当地风具有一年四季风速较大、风向稳定、定时起风等特点,其风能应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2)茂县的风有如下特点:一年四季都有风,冬春季最大(12月~次年5月平均风速达4.1m/s),秋季次之(10~11月平均风速达3.6m/s),夏季最小(6~9月平均风速达3.4m/s),以3月最大,平均风速达4.6m/s,以9月最小,平均风速只有3.2m/s。据茂县局3次观测的2分钟的平均风速来看,早上多为静风,在这种情况下多年平均风速仍然达到了3.8m/s,为全省最大。(3)根据茂县本站的风观测资料计算该县属于风能资源较贫乏地区,但该县由于地形复杂,县气象局观测资料不能完全代表该县的特殊风能分布情况,需要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择风速较大的地区建立风能观测点积累风能实测资料,为该县开发风能资源造福当地人民提供更科学、更具有说服力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1900年以来每5a地球磁场各阶球谐系数的相关系数发现,地球磁场偶极子分量的ρ值在1905-1970年基本保持不变,1970-1985年下降,1985-1995年又上升,呈V字型变化。而非偶极子分量的 值则具有周期性变化,在1915年、1945年和1980年出现峰值,在1935年和1965年则处于低谷,变化周期约为30a。通过分析地球磁场非偶极子分量 值周期变化与日长周期变化的相关性,得出两点新的认识:1.非偶极子分量的周期性变化与核幔边界耦合过程相关,而偶极子分量的变化对应外核的深部过程;2.外核顶部流体具有周期性的变化,其变化周期与日长及非偶极子分量的变化周期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数据模拟的方法,分析因探空仪慢转对高空气象探测记录造成影响的情况,并结合了一次实际探空记录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在实践中用五九型探空仪,在其转速下低于3转/分时的情况下,所探测到的高空压、温、湿资料与转速保持在5~8转/分的情况下的资料,吻合程度较高.而转速保持在记录整理与否的临界点:2转/分时~500 hPa以上<2转/分,此时各要素的偏离程度已明显加大,对大气层结特征的反映,已失去指示性.  相似文献   
19.
特殊的顺倾层状坡体结构、不合理的坡脚人工开挖与罕见的强降雨的共同作用,是公路、铁路沿线降雨型滑坡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宝轮服务区属于降雨型滑坡,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存在相对隔水、遇水极易软化成为滑床的炭质泥岩层。本文基于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服务区滑坡坡体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征和区域气候条件,采用FLAC~(3D)软件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天然与饱水状态下边坡坡体的变形,验证了宝轮服务区特殊顺层坡体不合理坡脚人工开挖与罕见强降雨型滑坡诱发机理,计算表明与滑坡变形特征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同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提出了宝轮服务区特殊顺层坡体不合理坡脚人工开挖与罕见强降雨降雨型滑坡形成过程及其特征,对类似滑坡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半静水实验法测试研究了重金属Cu2 对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和玫瑰无须(Puntius conchonius)的急性致死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2 对文昌鱼和玫瑰无须 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61,0.373,0.261,0.211 mg/L及0.976,0.783,0.562,0.473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1和0.047 mg/L.亚急性毒性实验中,文昌鱼和玫瑰无须 分别用浓度为20%和30%的 96 h LC50的Cu2 处理.不同器官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过量Cu2 对玫瑰无须 的鳃、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毒害,对文昌鱼鳃和肝盲囊细胞也产生了严重的毒害,表现为细胞空泡化等明显的结构破坏.实验结果显示文昌鱼的肝盲囊和脊椎动物的肝脏一样,也是受过量铜显著毒害的主要靶器官器官.因此,文昌鱼的肝盲囊至少在经受过量Cu2 毒害方面与脊椎动物肝脏具有相似性,从生理功能方面为类文昌鱼祖先的盲囊(digestive caecum)是脊椎动物肝脏的前体这一假说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