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8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特征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OF方法分析了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主要特征向量及其对应的时间系数很好地代表了低温阴雨结束期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前2个特征向量所表征的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型具有显著的2~3年及准4年的周期振荡。用主要分布型的时间系数均生函数模型,对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场作预报,1990~1999年试报表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分析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周期性及其QBO特征,太阳黑子相对数、厄尔尼诺事件与广西春季低温阴雨的关系,以及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前期500hPa环流的演变特征,得出:(1)广西低温阴雨天气具有准2a周期.(2)在太阳黑子暴发年,破坏了低温阴雨的准2a周期振荡,全区低温阴雨结束期为偏早趋势;在太阳黑子相对数低值年,广西低温阴雨天气的变化存在22a左右的周期.(3)受东传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全区大部低温阴雨结束期偏迟,总日数偏多.西传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全区大部低温阴雨结束期偏早,总日数偏少,无全区性结束期偏迟,总日数偏多的年份.(4)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前期500hPa环流演变具有较明显的持续性.建立了低温阴雨天气预测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99年12月广西严重霜冻天气同期500hPa高度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特征及前期500 hPa高度的相关场分析,得到北半球中高纬度槽脊的位置与强度,地面大陆冷高压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的主要环流形势;当年1月、9月极涡强度、位置,北美高压脊强度,及黑海附近低槽强弱,是影响广西12月霜冻天气重、轻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广西霜冻气候预测的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定广西霜日序列和重霜冻年表的基础上 ,分析了广西霜冻、霜日总数与 5 0 0 h Pa高度场和太平洋温度场的关系 ,应用点聚图确定“概念指标”,初步建立了广西霜冻和霜日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5.
气象资料的加工处理,是指使用计算机对气象报表、自记纸、纸带、磁带等非实时常规气象资料的自动化处理。包括对资料“信息化”和进行质量控制、标准化处理和载体转换等预处理工作。“七五”计划以来,我区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要求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逐步开展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对广西1998 年秋至1999 年春出现的大范围干旱伴高温的异常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 发现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是导致广西气候异常的重要气候背景, 入侵广西的冷空气异常偏弱, 高原高度场偏高, 印缅槽偏弱, 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 热带气旋影响偏少, 强度偏弱, 是导致广西1998年秋至1999年春罕见的长时间高温、少雨、异常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EOF方法分析了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主要特征向量及其对应的时间系数很好地代表了低温阴雨结束期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Ⅰ类(日平均气温≤12℃连续3天及以上或≤14℃连续5天及以上的低温阴雨天气)结束期第一特征向量为全区迟(早)型,是在共同的天气系统和环流形势作用下形成,最大正值区位于桂南;第二特征向量为桂西南及玉林地区迟(早),其余地区早(迟)型,冷空气强弱和影响时间的不同,造成了区域结束期偏迟(偏早)的差异.Ⅱ类(日平均气温≤8℃连续3天及以上的低温阴雨天气)结束期第一特征向量亦为全区偏迟(早)型,最大正值区位于桂东南,表明该区低温阴雨结束期偏迟(早)显著;第二特征向量表明桂东北偏迟(早),其余地区偏早(迟),在贺州、富川一带偏迟(早),平果、大新一带偏早(迟)明显.Ⅰ类结束期近四十年来的变化趋势是:六十年代以偏早为主,七十年代波动较大,有一个较突出的2年变化周期,八十至九十年代以偏迟为主,倒春寒天气偏多;Ⅱ类低温阴雨结束期近四十年来的变化波动显著,只是在八十年代以偏迟为主.两类结束期前2个特征向量所表征的低温阴雨结束期分布型具有显著的2-3年及准4年的周期振荡.用主要分布型的时间系数构造均生函数模型,对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场作预报效果较好,特别对Ⅰ类结束期偏迟、Ⅱ类结束期偏早年份预报效果显著,对Ⅱ类结束期预报较I类预报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干旱、洪涝、低温冷害等广西主要气候灾害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各种灾害的监测指标,并对旱涝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灾情对照分析,进一步说明了监测指标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