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8年春播至秋收期间吉林省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稍高、积温和降水量基本接近常年,降水量较近几年明显偏多,积温较近几年略少。主要产粮区作物生长季积温、降水量和日照基本能满足玉米等主要粮豆作物的需求,且要素搭配和季节分布比较适宜,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结实;农作物主要生长季异常气候现象较少,各地没有发生较大范围比较严重的旱、涝、冷害、大风和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初霜期正常稍晚,主要粮食作物在霜冻前正常成熟。但中、轻度的局地农业气象灾害仍然存在,如播种出苗期低温阴雨、中部地区汛期出现局地内涝、西部部分县(市)发生伏旱。总体上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多弊少,且利远大于弊。比较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是全省粮豆总产量创历史新高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水稻生产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北地区40年的水稻实际产量资料,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法分离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以相对气象产量序列为研究对象,选取平均减产率、产量变异系数和风险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低温冷害等气候条件下东北地区历年水稻生产的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3.
九七年气候异常,以高温少雨为主要特征,多数地区作物主要生长季积温多170℃左右,降水少3.5成。水热匹配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先后发生了春旱、夏旱、秋旱、大风和早霜等灾害,全省因灾害损失粮食50亿公斤以上,中、西部受灾程度重,其中6~7月夏旱面积大、范围广,粮食减产42亿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4.
人参和西洋参冬季需要覆盖防寒才能安全越冬,覆盖时间和揭膜时间对安全越冬及出苗影响很大,为确定最佳防寒覆盖时间和揭膜时间,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吉林省抚松县开展分期覆盖和分期揭膜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时间和揭膜时间对人参和西洋参越冬期地温及出苗影响。结果表明:人参和西洋参出苗率随着覆盖时间推迟而下降。5 cm地温降至0℃时覆盖防寒,人参和西洋参出苗率最高,是最佳覆盖防寒期;5 cm地温降至-12℃以下覆盖西洋参大部或全部冻死;5 cm地温瞬时低至-14℃时人参出苗率仍达75%;5 cm地温在-14~-8℃之间波动,极端最低为-16℃的裸地人参全部被冻死。人参出苗时5~20 cm地温约为8~9℃,西洋参略高于人参。用高绝热纤维被覆盖防寒,揭膜越晚地温越低,出苗越晚,揭膜时间影响出苗进度,与最终出苗率相关不明显;最佳揭膜时间需根据地形具体分析,早春常发生霜冻地块可结合气候预测,通过揭膜时间控制出苗进度避免春季冻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分析2019—2021年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跨区域迁飞的大气环流形势和低层风动力条件, 并选取北迁进入长江流域、北迁进入东北地区、秋季向南回迁以及冬季在冬繁区扩散4次典型天气过程, 利用改进的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actory)模型模拟其迁飞轨迹和落点。结果表明:由于每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位置和西伸程度不同, 西南气流强度也不同, 影响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北迁进程, 使其经过迁飞过渡区和到达北方玉米主产区的时间存在差异。选取4次天气过程模拟草地贪夜蛾的迁飞, 其中3次过程模拟的草地贪夜蛾迁飞轨迹和降落区域得到实况监测的验证, 但模型对2022年1月26—28日西南急流天气过程下草地贪夜蛾迁飞轨迹和降落区域的模拟在贵州西部和南部、福建出现错报。HYSPLIT模型对迁飞轨迹的模拟效果较好, 但对迁飞距离、时长、落点的模拟上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未来需进一步结合雷达监测等手段改进优化模型, 提高模拟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吉林省农业气候条件属正常 ,但有阶段性干旱和低温。大田播种前后雨水充足 ,苗情好 ,而后出现苗期干旱 ;中期各地水热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 ,灌浆初期气温较低 ,成熟期中、西部出现秋吊。总的看气候条件较适宜 ,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粮豆单产为丰年。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全省农业生产季节气候状况的主要特征是 ,积温多、雨水少、日照充足 ,地域差异大。东部水、热条件适宜 ,作物长势好 ,产量高 ;中部春季低温、苗情差 ,中期长势好 ,但后期作物成熟度不高 ;西部夏秋连旱 ,多数市县减产幅度较大。全省粮食产量可达到234.5亿kg 左右 ,属平丰年景。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吉林省农作物主要生长季气候条件以低温、多雨、寡照为主要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多利少,旱、涝、冷害和霜冻均有发生。农业气象条件区域差异很大,西部干旱;东部低温寡照加洪涝.中部地区较适宜。总的看属平年年景,尽管高产作物面积扩大,农业投入增加.但粮豆总产仍稍低于上年。  相似文献   
19.
基于吉林省50个气象站1960—2014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风速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算法,计算各站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进而计算各站及全省四季和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要气候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55 a,吉林省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为876 mm,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 <0. 01);空间分布差异显著,由东南向西北逐级递增,56%的站点呈显著下降趋势(p <0. 05)。参考作物蒸散量夏季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且均呈下降趋势,但只有春季的下降趋势显著(p <0. 01);春、夏、秋、冬季与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但气候倾向率为负值以及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站点数依次减少。全省四季和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均与降水呈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风速、最高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年、春、夏、秋季与气温日较差以及春、夏、秋季与平均气温也呈显著正相关;冬季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而典型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各季节影响因素及影响大小略有差异,各气象因子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吉林省春玉米农业气候资源的适宜性,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吉林省春玉米各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日照时数适宜度和气候适宜度模型,并分析了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日照时数适宜度和气候适宜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0年吉林省春玉米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温度适宜度普遍为0.70以上,总体较适宜,且温度适宜度呈增大的趋势;春玉米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温度适宜度总体与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分布一致。近50 a吉林省春玉米各生育期日照时数适宜度较高,普遍为0.80—1.00,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春玉米降水适宜度年际波动幅度较大,普遍为0.40—0.60。吉林省春玉米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基本为0.60—0.75;春玉米营养生长期气候适宜度多为0.70以上,比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偏高;而春玉米生殖生长期的气候适宜度多为0.70以下,比全生育期气候适宜度偏低。近50 a吉林省春玉米气候适宜度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春玉米各生育期气候适宜度总体呈不显著的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