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引力可达性模型、胡弗模型对武汉市公共自行车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武汉市中心城区站点分布密集的区域可达性较好,约为10%~30%;站点分布稀疏或几乎没有站点的远城区可达性较差,在10%以下。针对武汉市公共自行车配置不均衡的现状,结合站点与POI点距离、可达性以及人均车辆数,提出了新增站点的选址方案,并对其适宜性进行验证,以期为公共服务设施选址和布局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新增站点后整体可达性指标均值约为43%,1 000 m范围内整体人均车辆数增幅10%以上,扩大了覆盖服务范围。  相似文献   
12.
水下运载器根据其使命,通常内部装载不同战斗载荷,其中上浮开盖过程是其作战流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动作过程,水下运载器在其工作过程中受到波浪力、火箭推力、重力、流体阻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开盖动作又使得水下运载器系统构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其运动特性较为复杂.针对水下运载器系统,利用多刚体Kane方法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  相似文献   
13.
河床沙波向风成沙丘演变的过程具有特殊的沉积动力机制。笔者等以68份长江武汉段天兴洲洲头低滩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数据为例,利用端元分析方法从每个粒度分布中分离提取4个粒度端元组分(EM1、EM2、EM3和EM4),探讨了河流—风成沙丘不同沉积环境中粒度端元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EM1和EM3组分在粒度分布中占比与沉积物粒度中值分别呈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和负相关;河流沉积物主要由EM1、EM2和EM3组成的跳跃方式搬运,对应滚动次总体的EM4组分占比5%~10%,少悬浮搬运;风成沙纹沉积物主要包括两段跳跃次总体,以EM2组分为主、EM1和EM3组分为辅,少EM4组分;沙丘背风面沉积物主要靠颗粒流顺坡滑塌,以EM2组分为主、EM1和EM3组分为辅,含占比约为5%的EM4组分;未被风成沙纹覆盖的沙丘波谷沉积物记录了河流和小型滞水洼地的沉积特征,代表滚动次总体的EM4组分占比7%~15%,悬浮次总体占比可达20%。本文提取的沉积物粒度端元为弱风环境中河道内局部小型河流—风成沙丘的沉积环境和演化过程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设计反应谱是保证高拱坝动力分析和安全评价结果可靠的前提。为研究不同反应谱时程对拱坝非线性响应的影响,分别基于GB 51247—2018《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设计反应谱、DL 5073—2000《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反应谱、以及溪洛渡场地相关反应谱,拟合出地震动时程,采用溪洛渡拱坝-库水-地基系统非线性损伤开裂模型进行拱坝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谱的选择对溪洛渡拱坝地震响应影响显著,相比于2000年标准反应谱,2018年标准反应谱使溪洛渡拱坝坝顶最大动相对位移增加、坝顶上游面横缝开度增大、孔口和坝踵位置损伤加深。并且,2018年标准下的坝体动力响应整体高于基于场地谱的计算结果,而2000年规范下的坝体动力响应低于场地谱的计算结果,说明2000年规范理应更新,2018年标准更符合当下的抗震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5.
袁瑞  张昌民  赵芸  张莉  陈哲  张宝进  黄若鑫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10016-2022010016
沉积物颗粒是某种沉积环境和水动力条件下多个沉积过程的最终产物。粒度分布是原始沉积信息的载体,是来自不同沉积过程的多个次总体的叠加,频率曲线可能表现为双峰或者多峰特征。传统的沉积学粒度分析方法并未深入研究次总体;常见的概率分布模型在分离次总体后无法全面计算统计参数。本文以214份鄱阳湖现代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数据为例,利用偏正态概率分布模型共分离提取977个次总体,计算各个次总体的统计参数,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中次总体参数的异同。结果表明:① 次总体均值、方差、偏度、峰度、所占百分比和最大频率等参数规律明显;② 从曲流河河道到河流末端、在河流末端顺流方向上和河道左右两侧远离河道方向上,粒度分布中主要次总体粒度均值逐渐减小,河道间洼地和湖区沉积物粒度分布的各个次总体占比接近;③ 江心洲的河道砂和河漫滩细粒粒度分布分别由3种和5种不同类型次总体组成。该方法可为沉积环境的定量判断和沉积过程的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袁瑞  冯文杰  张昌民  赵康  刘家乐  付文俊  王泽宇  孟庆昊  王令辉 《地质论评》2023,69(5):2023050025-2023050025
河床沙波向风成沙丘演变的过程具有特殊的沉积动力机制。笔者等以68份长江武汉段天兴洲洲头低滩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数据为例,利用端元分析方法从每个粒度分布中分离提取4个粒度端元组分(EM1、EM2、EM3和EM4),探讨了河流—风成沙丘不同沉积环境中粒度端元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EM1和EM3组分在粒度分布中占比与沉积物粒度中值分别呈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和负相关;河流沉积物主要由EM1、EM2和EM3组成的跳跃方式搬运,对应滚动次总体的EM4组分占比5%~10%,少悬浮搬运;风成沙纹沉积物主要包括两段跳跃次总体,以EM2组分为主、EM1和EM3组分为辅,少EM4组分;沙丘背风面沉积物主要靠颗粒流顺坡滑塌,以EM2组分为主、EM1和EM3组分为辅,含占比约为5%的EM4组分;未被风成沙纹覆盖的沙丘波谷沉积物记录了河流和小型滞水洼地的沉积特征,代表滚动次总体的EM4组分占比7%~15%,悬浮次总体占比可达20%。本文提取的沉积物粒度端元为弱风环境中河道内局部小型河流—风成沙丘的沉积环境和演化过程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套管接箍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一种新的测井方法,能在普通的金属套管井中测量地层的电阻率.但其测量结果受到来自套管、水泥环和围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套管接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采用修正的传输线理论,通过数值模拟全面分析了套管接箍厚度、长度及单位长度电阻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影响.结论认为,套管接箍厚度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影响较小;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在以套管接箍为中心、上下各半个仪器电极距的深度范围内受套管接箍影响;套管接箍单位长度电阻与套管单位长度电阻差异越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三角高程导线计算过程和测站改正数据处理过程的计算实例,重点论述了在Excel中实现测量常规重复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总结了近几年平顶山盐田采卤生产和修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盐田常见井下事故,浅析了产生的原因,指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井下事故的方法和建议,供岩盐矿山的同行们在今后应用中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地表实地踏勘和浅层探槽解释,结合卫星照片解译,参考第四纪和历史地理研究结果,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黄羊泉扇的沉积特征及其第四纪以来的演变进行了分析.黄羊泉扇是一个发育在内陆干旱地区、以河流沉积为主的河流扇,扇体平面上呈上细下粗的“葫芦型”,可以划分为上扇、中扇和扇缘3个相带,沉积物具有由上扇向扇缘变细的趋势.扇上沉积动力以河流为主,缺乏泥石流沉积,但扇面活动水道不发育,大多数河道为偶尔才有径流通过的暂时性河道,风对扇表面的沉积物有明显的改造作用.黄羊泉扇扇缘发育4种不同的终止方式,一部分进入艾里克湖,一部分终止在沼泽地带,一部分在小型湖泊边缘消失,一部分受地形阻挡终止,与经典冲积扇和扇三角洲都不完全相同.结合前人历史地理研究成果认为第四纪以来黄羊泉扇所在的古玛纳斯湖出现过6次高湖平面,在30 ka以前,黄羊泉扇体一直处于古玛纳斯湖包围中,形成黄羊泉扇三角洲.直到30~10 ka期间才由于湖泊水位下降,扇体逐步出露形成河流扇.研究建立了黄羊泉扇随着湖平面升降从河流扇三角洲不断演化为河流扇的沉积模式,表明黄羊泉扇目前正处于河流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向河流扇沉积体系演变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