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2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本文分析了2005年8月26日傍晚太原市尖草坪区降雹过程的急流、冷暖平流、形势背景,并通过对降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的强度场、速度场及其它产品的分析,结合块状冰雹云出现特点,得出降雹过程不同阶段临近预报的较好预报和识别指标。  相似文献   
12.
零地漂移是防雷工程及工程验收的一项重要指标。零地漂移电压过大,可造成计算机等高精度仪器的不正常工作甚至损坏。本文对零地漂移的产生原因做了一些初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草莓是一种营养价值高 ,口感好 ,上市早 ,无籽无核的肉质水果 ,深受人们的喜爱 ,且产量高 ,经济收入可观。华县以得天独厚的气象条件 ,从1 980年开始引进 ,大面积种植草莓 ,成为我省种植大县 ,也成为华县农业经济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 ,为提高草莓产量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不断进行品种更新和研究 ,逐步在当地推广拱棚、地膜双膜覆盖技术 ,使草莓提早成熟上市 1 5 d,采收期延后 2 0余天 ,生产出的草莓个大 ,色艳 ,质优 ,每公顷 1 95 0 0 kg,产值 5 2 5 0 0元 /hm2 左右。但由于有的农户在拱棚栽植中不注意气象条件的调控 ,加之管理措施不…  相似文献   
14.
利用陕西省2008—2013年5—9月日降水资料及NCEP 500hPa的u、v风场资料,基于低频天气图的预报原理,统计降水时段500hPa风场上低频气旋和反气旋的空间分型、位置和出现次数,归纳出影响降水过程的9个高影响区,以及不同低频气旋和反气旋的配置类型与降水过程间的联系,通过低频系统的活动特征来预报降水过程。在2013—2015年陕西省延伸期强降水过程预报试验中,低频天气图预报方法的预报效果较好,且预报时效为10~30d,可以在延伸期预报业务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NCEP 1°×1° FNL再分析资料,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降水、水汽、风分量等,采用WRF模式、选用适合陕西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通过3重区域嵌套降尺度到3 km×3 km空间分辨率,模拟西安及周边区域2015—2017年1月10 m~5 km高度风u、v、w分量模,并分析风场特征。结果表明:模拟区域1月05 km高度以下低空流场为一气旋,中心位于西安三环东北段附近,且随高度增加向东偏移;2 km高度以上风向演变为偏西风;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区为一下沉气流;模拟区域偏南地区有一上升气流区,中心位于337°N、1085°E。北部与南部山区风速大,中部盆地风速小,地面至14 km高度有一小风速区。夜间西安周边为下沉气流,市区为上升气流。此环流夜间最强,日间开始减弱, 11时之后,整个剖面基本为下沉气流,在13、14时达最强;15时后下沉气流减弱,有零散上升气流出现、加强,并逐步演变为城区为上升气流,周边为下沉气流。  相似文献   
16.
副高西北侧一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FNL再分析资料和FY-2C气象卫星资料,对2006-08-28发生在陕西中北部的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和贝湖冷涡分裂南下冷空气交汇对峙,为大暴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低涡切变、低空急流和地面冷锋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的水汽输送通道始于南海,沿副高外围气流到达暴雨区上空,雨区上空中低空存在着强水汽通量辐合中心。中层干冷空气从北方侵入暖气团,在雨区上空形成强对流不稳定区。涡度、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暴雨产生,散度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多层分布特征。暴雨发生在冷锋前部暖区中,共有4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生成发展,影响了暴雨区。  相似文献   
17.
利用陕西省1962年1月—2009年12月61个气象站逐日温度资料,分析陕西省寒潮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结果发现:全省寒潮发生频次年际差异较大,年均1.65次/a,年代际变化呈微弱增多趋势。地域分布由北向南减少,主要多发区在陕北北部和关中东部,陕南西部最少。月季变化明显,3—4月出现频次最多,占52%。寒潮北部出现早,结束迟,中南部则相反。20世纪90年代以前3—4月寒潮呈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周期20~22a。春季寒潮与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呈反位相,90年代以后则不明显。寒潮具有复杂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1—2012年陕西气象观测资料与国家气候中心74项环流指数,分析陕西十地市(36个代表站)秋季(9—11月)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74个环流特征量与陕西陕北、关中、陕南秋季降水相关关系,确定了影响陕西秋季典型旱、涝年的前期强信号并建立秋季降水预测概念模型,用逐步回归法分别建立陕西三个区域秋季降水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9.
2014年陕西省气温正常偏暖,降水略偏多,年日照时数略偏少。7月全省35℃以上高温出现站次为2002年以来第一位,19站刷新了历史同期极值。9月6—17日关中、陕南出现了极端持续降水过程,7站连续降水量超过历史极值。2014年全省发生洪涝、干旱和地质灾害等10类自然灾害376次,11地市103县区1 215多万人次受灾,死亡37人,为近10a来最少;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4.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1 895km2;直接经济损失93.86亿元。  相似文献   
20.
蔡新玲  李瑜  李茜  胡淑兰 《干旱气象》2019,37(2):226-232
为增强华西秋雨监测评估的客观量化,改善陕西秋淋强度的预测方法,本文利用1961—2016年陕西中南部地区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NCEP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海温指数,通过定义秋淋强度指数,分析了陕西秋淋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6 a陕西秋淋开始日期平均是9月10日,年际波动较大,整体上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结束日期平均是10月7日,变化趋势整体趋于偏早。秋淋强度呈波动减弱趋势,且年代际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陕西秋淋偏强年,500 hPa欧亚中高纬上空呈现"+、-、+"的异常环流特征,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缅槽偏强。陕西秋淋的强弱与ENSO事件有密切联系,前期春、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暖)海温发展有利于陕西秋淋偏强(弱),且Niňo3.4区海温异常是陕西秋淋强弱的年际预测信号,对陕西秋淋强度预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