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成都金沙遗址距今3000年的古气候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都金沙遗址位于成都西郊金沙村,可能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古蜀国的都邑所在地。本文分析了金沙遗址两个探方WT7908和IT8305的31个孢粉样品,探方IT8305孢粉组合表明:蕨类植物孢子占60.3%,草本被子植物花粉占24.8%,木本裸子和被子植物花粉占14.2%,水生植物花粉相对较少,仅占0.7%。蕨类植物主要以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凤尾蕨属为主,草本植物中野牡丹科占绝对优势,木本裸子和被子植物中主要以松属和桦木属为主,水生植物主要包括双星藻、鸭跖草科和香蒲属。成都平原在这个时期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前期阶段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平原上生长着茂盛的草本植物和蕨类植物;后期阶段的气候虽然还属于亚热带气候,但较前期更加湿热,气温和降雨量都比前期要高。定量分析和重建了金沙遗址距今3000年的古气候:年均温17.7–19.8ºC、最热月均温21.7–28.6ºC、最冷月均温11.5–11.9ºC、年较差12.1–14.9ºC、年降雨量993.3–1113.3 mm、最大月降雨量224.6–268.1 mm、最小月降雨量6.9–14.1 mm。成都地区3000年前的年均温比现在要高1.7–2.8ºC,而年降雨量基本和现在一致。  相似文献   
12.
十六国时期夏国都城--统万城位于陕西省靖边 县城北无定河北岸,今天的自然景观属 于沙漠,仅存稀疏的次生灌丛和草本群落。但是,在约1600年以前,当地为温带干草原, 在塬面或山丘上分布有侧柏林,沟谷、河岸边生长喜温湿的乔木,河流、湖泊、沼泽中水生 植物繁盛,在丘间低洼处或盐碱土上分布有灌木和草本植物。当时该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7 8℃~9.3℃,最热月平均温度23.0℃~24.9℃,最冷月平均温度-12℃~-5.6℃,年 较差285℃~38.2℃,年 降雨量403.4~550.0 mm,最大月降雨量83.8~123.9 mm,最小月降雨量为4.4~1 2.2 mm。 当时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出0.2℃~0.7℃,年降雨量也高出60~100 mm。如此的历史景 观今天 已经向南迁移,侧柏林或森林草原退缩至延安以南。在此近 1600年的时间里,毛乌素沙漠 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其南部边缘推进了约200 km,推测沙漠扩展的速率达到平均125 m/ a。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介绍了前苏联Grichuk教授及其合作者提出的古气候定量重建方法——Grichuk法,并运用该方法重建了山西张村晚上新世的温度参数,反映当时气候(年均温8.7~18.3℃,最冷月均温-3.0 ~ 9.5℃)远比今天(年均温8.8℃,最冷月均温-6.8℃)更温暖.同时,对同一套孢粉数据,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数据对比...  相似文献   
15.
李彦  王宇飞  王鑫  朱锐 《海洋通报》2011,30(6):697-701
海洋环境数据是海洋科学研究、应用、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获取手段的不同,导致各类数据格式不一,为数据交换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海洋环境数据交换能力差这一问题,利用XML技术统一数据格式定义,并通过对小浮标获取数据的解析处理,说明XML技术在应对跨学科、跨平台的海洋环境数据交换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实例进行多种GPS水准点布设方案探讨,得出点位的最佳布设。结合代表性的拟合方法,如多面函数法、分区拟合法等,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比较,得出多面函数拟合法在计算量和精度上是狭长区域GPS高程拟合时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衡量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时,人们更多考虑的是该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状况。由于自然、地理以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发展程度不甚平衡,沿海各市海洋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文章借助基尼系数分析法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效应分解,对辽宁省沿海6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构成及区域发展差距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海洋产业发展差距对辽宁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分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产业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一守的科学依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云南西部龙陵县上新世的化石木。鉴定出两种木材类型。杜鹃花科杜鹃属的似腋花杜鹃Rhododendron cf. racemosum Franchet,其主要木材特征有散孔材,生长轮略明显,导管具多角形轮廓,螺纹加厚出现在整个导管壁上,梯状穿孔板,射线异形II型。松科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et的主要特征有交叉场纹孔窗格状,具正常轴向和纵向树脂道,且泌脂细胞壁薄,射线管胞内壁平滑或具稀疏的微锯齿。两种类型的化石木在我国均属首次报道。根据化石木结构和现代相应树种和植被的生境范围,当时植物生长于亚热带温凉湿润的山地环境,其海拔大约在1800米左右。  相似文献   
19.
云南元谋上新世秋枫化石的首次发现及古气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元谋盆地西部物茂盆地的湾堡土林和虎跳滩土林的晚上新世沙沟组地层大戟科秋枫属的秋枫(Bischofia javanica BL.)化石木。化石木木材由导管、纤维、射线组成。生长轮不明显。散孔材。径列复管孔(2~6,多2~4)甚多,单管孔较少,管孔团稀见。导管端壁具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导管内侵填体丰富。轴向薄壁组织未见。木纤维壁薄,分隔。射线组织异形Ⅰ及Ⅱ。射线与导管间纹孔式为横列梯形及大圆形。孢粉分析表明元谋盆地晚上新世可能存在包括大戟科草本植物,而当前秋枫化石木的发现清楚地表明大戟科乔木植物的存在。秋枫为热带和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中的主要树种。秋枫化石木的发现指示元谋盆地当时的环境较现今湿润。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点云数据提取隧道断面并进行叠加分析的隧道形变监测方法。首先对获得的隧道点云在XOY面和YOZ面的投影中值进行了二次多项式拟合,提取出隧道中线作为基准;然后根据中线构建了隧道内壁任意位置的断面,并对同一位置不同时期的隧道断面进行了叠加分析,得到了隧道的整体形变情况。通过与常规监测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能够更直观地表征隧道的体变形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