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1981-2015年中国逐日降水量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以天气过程为单元建立了中国95°E以东地区及其6个子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个例谱,进一步使用小波功率谱、9点二项式平滑及离差平方和聚类等方法剖析了中国95°E以东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95°E以东区域性暴雨过程平均年总次数接近30次;其中,江淮流域是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最多的子区,平均为19次/a;其次为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平均为10.5和5.8次/a;东北地区、华北和西北地区东部平均仅为1-3次/a。(2)中国95°E以东及各子区区域性暴雨过程次数的年及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为波动特征,各子区中江淮流域与中国95°E以东地区的年及年代际波动变化最为一致;华南与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与华北的波动变化互为显著的正相关。中国95°E以东及各子区区域性暴雨过程年总次数都表现出2-4 a的周期变化,此外,江淮流域、华南和西北地区东部还表现出6-10 a的周期变化,华北表现出13-17 a的周期变化。(3)中国95°E以东区域性暴雨过程总体呈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多于秋季的分布特征,其中以7月出现次数最多。各子区中,江淮流域和西南地区东部区域性暴雨过程以6、7月最多,华南以5、6月最多;东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东部集中出现在7、8月。(4)中国95°E以东地区的极端区域性暴雨过程可划分为7种分布类型。第Ⅰ-Ⅳ型强降雨区从江南南部和华南呈阶梯状逐步北抬至黄淮和四川盆地东部一带,第Ⅴ-Ⅶ型除在东南沿海均有强降雨区外,第Ⅴ型在华南东部至江淮、第Ⅵ型在黄淮北部至东北地区中南部、第Ⅶ型在黄淮西部和华北中南部还分布有强降雨区。   相似文献   
12.
2016年10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张夏琨  牛若芸  卢晶 《气象》2017,43(1):122-128
2016年10月北半球极地地区极涡呈偶极性分布,极涡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强。中高纬环流为4波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明显偏西、偏北,强度偏强。10月全国平均降水量55.4 mm,较常年同期(35.8 mm)偏多55%,为1951年来同期最多;全国平均气温10.9℃,较常年同期(10.3℃)偏高0.6℃。月内我国主要出现了6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2次是台风莎莉嘉和海马导致,2次是受低涡、切变线影响。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5次过程,较常年偏多。京津冀地区出现4次雾 霾天气过程。今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于10月18日在海南省万宁市以强台风级别登陆,今年第22号台风海马于10月21日在广东省汕尾市登陆,均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6年11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梅双丽  牛若芸 《气象》2017,43(2):249-256
2016年11月大气环流特征如下,北半球极涡呈双极型分布;欧亚中高纬乌拉尔山地区为一高压脊控制,西西伯利亚地区为一较强横槽,我国中高纬纬向环流较平直,处于宽广的位势高度负距平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强,南支槽平均位置位于90°E 附近。1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30.6 mm,较常年同期(19 mm)偏多61%,共出现4次较强降水过程;江南及华南地区雨日多雨量大。全国有14站发生了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71站日降水量超过当地11月历史同期极大值。1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9℃,与常年同期持平。共有4次较强冷空气过程,造成我国180站发生了极端日降温事件,其中30站日降温突破历史极值。11月出现4次大范围严重雾 霾天气过程。此外,西北太平洋和菲律宾南海有三个台风生成,对我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针对4类持续性、灾害性天气,利用集合平均、离散度、概率以及盒须图等方法对T213集合预报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得到其中期概率预报,包括全国范围的持续性降水、南方春季持续低温(重度低温)、南方春季低温(重度低温)连阴雨、江淮梅雨。其结果表明:(1)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持续性降水过程,各类图都能很好的反映集合预报中不同量级的降水预报在10天之内的落区变化以及持续情况,并与实况对应较好。(2)对于南方低温和低温连阴雨,集合平均、离散度和概率图都能明显的反映出实际天气过程和范围的变化。(3)对于江淮梅雨这5个指标站的盒须图,能明显看出各集合成员在15个集合成员中的相对位置,以及数据的分布情况。同时还能看出集合成员与集合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梅雨日概率图则能直观的反映出10天之内每天达到梅雨日标准的概率,更有利于判断梅雨天气。  相似文献   
15.
1995年甘肃省气候影响评价(摘要)牛若芸瞿汶(省气象局气候资料室兰州730020)1气候概况全省年平均气温正常偏高,陇东偏高显著。年降水量黄河以西正常略多,黄河以东正常偏少,陇东偏少明显。日照正常。主要气象灾害有:春旱连春末初夏旱,部分地方出现伏旱...  相似文献   
16.
牛若芸  苏爱芳  马杰 《大气科学》2011,35(1):95-104
利用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方法比较研究了典型南涝(旱)北旱(涝)梅雨大气环流特征差异,逐一考察了近20种物理量对其主雨带位置的诊断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典型南涝(旱)北旱(涝)梅雨极涡偏强(弱),亚欧中高纬槽脊振幅较大(小),中纬度110°E~150°E地区位势高度明显偏低(高),冷空气势力偏强(...  相似文献   
17.
干冷空气活动对2008年梅雨降水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年梅汛期暴雨过程中干冷空气侵入对暴雨发生、发展和维持的作用.结果表明:梅雨期中高纬度环流的演变和调整与暴雨过程密切相关,亚洲北部阻塞高压(高压脊)的建立和维持,使得500hPa高度上西风锋区南压,导致干冷空气南下,极涡活动的异常偏东和加强有助于冷空气向江淮流域输送,有利于江淮流域暴雨的发展.在江淮流域梅雨期间,干冷空气的活跃与暴雨过程相对应.干冷空气来源于中高纬度和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有利于对流层中高层干层的形成和维持.而且,干冷空气侵入是梅雨湿度锋形成和维持的一个重要动力和热力原因.在此研究基础上,归纳出中期预报着眼点,供实际业务预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8.
用天气资料实时监测和评估北方的旱情变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李小泉  顾秋瑾  牛若芸 《气象》1998,24(1):13-19
从天气情服服务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并提出了考虑近期降水,土壤底墒(前期降水)和气温三种因素,利用实时天气资料来计算干旱指数的方案,5年历史资料和1997年北方春旱的检验表明,这对于实时监测和评估大范围旱情变化和提供天气情报服务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新建的1981—2018年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个例集、1981—2018年中国逐日降水量及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运用江淮地区持续性强降水典型模态个例样本及残差神经网络(CNN),通过迁移学习分步训练建立针对江淮强降水的环流客观分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1981—2015年全国持续性强降水个例的环流进行客观分型,比较其与相似量(R)分型、余弦相似系数(COS)分型的效果,且对2016—2018年逐日环流进行客观识别与分型。结果表明:迁移CNN在拟合准确率达到100%后,测试集损失函数很快稳定,准确率较高,比R分型、COS分型效果好。在强降水客观分型中,迁移CNN所得各型与典型模态降水之间的相关系数远高于R分型、COS分型,其中不一致型个例分析表明迁移CNN所得各型与典型模态降水间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R分型、COS分型。在独立样本分型中,迁移CNN所得各型与典型模态降水的相关系数也均高于R分型、COS分型,且对非持续性强降水环流分型也存在一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4类持续性、灾害性天气,利用集合平均、离散度、概率以及盒须图等方法对T213集合预报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得到其中期概率预报,包括全国范围的持续性降水、南方春季持续低温(重度低温)、南方春季低温(重度低温)连阴雨、江淮梅雨。其结果表明:(1)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持续性降水过程,各类图都能很好的反映集合预报中不同量级的降水预报在10天之内的落区变化以及持续情况,并与实况对应较好。(2)对于南方低温和低温连阴雨,集合平均、离散度和概率图都能明显的反映出实际天气过程和范围的变化。(3)对于江淮梅雨这5个指标站的盒须图,能明显看出各集合成员在15个集合成员中的相对位置,以及数据的分布情况。同时还能看出集合成员与集合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梅雨日概率图则能直观的反映出10天之内每天达到梅雨日标准的概率,更有利于判断梅雨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