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震  林佳 《北京测绘》2018,32(1):79-83
以城市三维建模中建模数据库的非关系模式表达为例,深入探讨在非关系型数据模式下的数据库建设思路、数据模型构建、地址编码、数据格式设计等,并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实现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超低硬度隔震橡胶支座的竖向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具有超低硬度(G值为0.196 MPa,简称G2)的天然隔震橡胶支座(简称LNR)及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简称LRB)的竖向力学性能,采用试验方法对不同直径G2-LNR支座和G2-LRB支座进行了不同压力下竖向刚度、不同水平剪应变下竖向静刚度及不同水平连续剪切位移下支座附加竖向变形测试,对同直径G值为0.392MPa(简称G4)支座部分相同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并将G2测试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G2-LNR竖向刚度随竖向压力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其不同剪应变状态下竖向静刚度随应变增加呈线性减少的趋势.G2-LRB竖向刚度随竖向压力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而不同剪应变状态下竖向静刚度随应变未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测试得到的不同剪应变状态下支座竖向静刚度与理论计算得到的支座刚度在大应变时误差较大.支座不同剪应变状态下竖向静刚度难以准确反映支座在连续水平剪应变状态下的真实刚度,采用藤田隆史考虑重叠面积竖向刚度公式可以较好地预计G2支座在不同剪切位移时支座的附加沉降位移.  相似文献   
13.
Global carbon cycling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that controls climate change.The centennial-scale variations in total organic carbon(TOC)contents and its sources in marginal sea sediments may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In this study,two fine-grained sediment cores from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of the South Yellow Sea were used to systematically determine TOC contents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s.These results were combined with previous data of black carbon and (210)~Pb dating from which we reconstructed the centennial-scale initial sequences of TOC,terrigenous TOC(TOC_(ter))and marine autogenous TOC(TOC_(mar))after selecting suitable models to correct the measured TOC(TOC_(cor)).These sequences showed that the TOC_(ter) decreased with time in the both cores while the TOC_(mar) increased,particularly the rapid growth in core H43 since the late 1960s.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uanghe(Yellow)River discharge and the TOC_(cor),TOC_(ter),or TOC_(mar),we found that the TOC_(ter) in the two core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Huanghe River and was transported by it,and that higher Huanghe River discharge could strengthen the decomposition of TOC_(mar).The newly obtained initial TOC sequences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4.
一座空旷砖混厂房结构的隔震加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栋砖混单层厂房的隔震加固方案,对加固后结构与原结构的地震反应作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加固大大提高了原结构的抗震性能。对加固所用的隔震支座性能作了具体分析,提供了支座的设计与试验对比结果,并对砌体结构隔震加固中采用的“夹梁托墙”技术的可行性作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支座的设计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夹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福建省山仔水库叶绿素a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山仔水库2003-2006年叶绿素 a浓度、总磷浓度、总氮浓度、水温、溶解氧浓度、高锰酸盐指数、pH值7个参数监测数据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上应用1997-2002年除叶绿素a浓度外其他6个参数监测数据,推算出1997-2002年间缺失的叶绿素a浓度,并对1997-2006年春末夏初的叶绿素a浓度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仔水库1997年建库初期,叶绿素a浓度处于较高水平,2000年以后叶绿素a浓度开始降低,近几年基本保持稳定.2003-2006年叶绿素a浓度呈季节周期性变化,春末经夏季到初秋,叶绿素a浓度持续升高,冬季下降明显,春季又开始回升;说明近几年山仔水库水体春末夏季秋初处于富营养化水平,秋末冬季处于中营养水平.本研究结果将为山仔水库的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南宜阳地区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红色砂岩中发育数十种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SS),如皱饰构造、脱水裂痕、微生物席碎片等。按照其形态特征的演化可分为4个不同的组合,由下往上依次为皱饰构造组合、隆脊构造组合、小型脱水裂痕组合和大型脱水裂痕组合,其分别反映了不同的古环境与古气候:(1)皱饰构造组合反映了弱氧化的温暖、潮湿环境;(2)隆脊构造组合反映了富氧的温暖、潮湿环境;(3)小型脱水裂痕组合反映了弱氧化的温暖、半干旱环境;(4)大型脱水裂痕组合反映了富氧的炎热、半干旱—干旱环境。依据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学特征,认为早三叠世宜阳地区的古环境由湿润、温暖、弱氧化向炎热、半干旱、富氧转变。两者比较表明,宜阳地区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发育与演化是对早三叠世陆相古环境细微变化的联动响应。  相似文献   
17.
赵明  黄侃  林佳  张鹏  赵健  陈磊  葛勇勇 《岩土力学》2016,(S2):589-596
为解决谢桥煤矿1232(3)工作面回风巷道围岩控制的技术难题与经济合理性问题,运用正交实验方法,以巷道两帮与顶底板收敛量为指标,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正交实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得出锚杆直径与间排距为影响回风巷道围岩控制效果的主要敏感因素。同时,选定技术与经济指标,通过分析各关键因素对围岩控制效果的影响情况得出2组局部优化方案,并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不同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得出最终优化方案。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支护参数优化后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集了福建省山仔水库和杜塘水库的冬季沉积物,采用显微镜观察和荧光分析方法,对不同深度沉积物叶绿素a的含量以及微藻的丰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仔水库沉积物表层叶绿素a含量达到4692ng/g底泥干重,微藻的丰度为33.79×10^6Cells/g底泥干重,其中蓝藻门的丰度为6.77×10^6Cells/g底泥干重;...  相似文献   
19.
邢智峰  周虎  林佳  王敏  郑伟 《古地理学报》2018,20(2):191-206
河南宜阳地区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红色砂岩中发育数十种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SS),如皱饰构造、脱水裂痕、微生物席碎片等。按照其形态特征的演化可分为4个不同的组合,由下往上依次为皱饰构造组合、隆脊构造组合、小型脱水裂痕组合和大型脱水裂痕组合,其分别反映了不同的古环境与古气候: (1)皱饰构造组合反映了弱氧化的温暖、潮湿环境;(2)隆脊构造组合反映了富氧的温暖、潮湿环境;(3)小型脱水裂痕组合反映了弱氧化的温暖、半干旱环境;(4)大型脱水裂痕组合反映了富氧的炎热、半干旱—干旱环境。依据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学特征,认为早三叠世宜阳地区的古环境由湿润、温暖、弱氧化向炎热、半干旱、富氧转变。两者比较表明,宜阳地区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发育与演化是对早三叠世陆相古环境细微变化的联动响应。  相似文献   
20.
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宜阳地区位于东特提斯低纬度地区的华北板块南缘,发育一套连续且沉积特征显著的陆相碎屑 岩相沉积,是研究陆相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的理想地层。本文在前人研究与野外实测的基础上,采用 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方法综合分析研究区的沉积记录,识别出宜阳地区在该时期由陆源近海的滨湖沉积环境向河流 沉积环境过渡的古环境,重建了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宜阳地区的古地理面貌。沉积特征显示,此期整体气候条件为炎 热—半干旱,并且在长兴期末期与奥伦尼克期早期出现了极端干旱气候,可能是受到当时全球性巨型季风环流的影响。这 一时期的古气候与古环境的变化可能对二叠纪末陆地大灭绝事件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抑制了早三叠世生物复苏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