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质学   4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古利库金(银)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兴安岭古利库金银矿床的成矿热液流体的温度测定和同位素组成的研究,确定该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类型,并将成矿作用划分为2个成矿阶段,早期阶段成矿温度240~280℃,晚期成矿温度185~235℃.成矿热液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δDH2O-76‰~-94‰,δ18O-6.58‰~-14.11‰,表明成矿热液来自大气降水.矿石的硫和铅同位素组成说明成矿热液硫来自中生代火山岩,而铅是从基底落马湖变质岩系及相伴的兴凯期花岗岩类中萃取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吉林中部含金火山岩分早石炭世余富屯期,RbSr年龄301Ma,略偏低;晚三叠世南楼山期RbSr年龄222Ma.余富屯组火山岩系细碧角斑岩组合:细碧岩、细碧玢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南楼山组岩石组合主要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及玄武安山岩、安粗岩。在岩石化学上二者均属亚碱性系列钙碱性火山岩系。其中,余富屯组属钠质类型,南楼山组属钾质类型。二者的稀土总量中低(111×109~256×109),属轻稀土富集型,分布模式为右倾曲线,略有负铕异常(δEu0.93~0.75)。其Au的含量(平均)分别为28×109和72×109,明显高.锶初始值分别为0.70492和0.70533,较低,反映物质来源较深。研究表明,余富屯期火山岩形成于拉张环境,即吉中晚古生代裂陷槽;而南楼山期火山岩则为自晚三叠世开始的活动大陆边缘产物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北端的龙沟河、二十一站等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与斑岩型铜金矿化关系密切。这些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总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少量属橄榄玄粗岩系列。其SiO_2含量介于61.37%~66.59%,Al_2O_3含量为15.35%~17.06%,MgO含量介于2.02%~3.47%,Mg~#指数高达44~59。(La/Yb)N介于16.85~81.73之间,δEu介于0.68~0.93,给出强分异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与埃达克岩的特征一致。Ba、Sr和LREE强烈富集, Nb和Ta强亏损,Rb和Ti弱亏损;岩石Yb含量介于0.31~1.32μg/g,Y含量介于4.32~12.07μg/g,贫Yb低Y特征显著; Sr/Y介于67.74~220.60,高Sr低Y特征清楚。上述特征也与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由于古亚洲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分别于古生代末期和二叠纪-中侏罗世闭合,因此,所研究的埃达克岩应形成于中朝-蒙古大陆与西伯利亚大陆之间的陆陆碰撞造山环境,是碰撞造山带加厚下地壳拆沉-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洛古河地区含电气石花岗岩为二长花岗岩类,普遍碎裂或糜棱岩化,属高钾钙碱性岩系。SiO2含量介于65.08%~73.18%之间,Na2O+K2O含量范围为5.49%~7.22%,K2ONa2O;Al2O3含量在14.42%~16.64%之间,铝饱和指数(A/CNK)为1.18~1.31,均大于1.1,CIPW标准矿物计算均出现刚玉分子,显示为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特点。稀土总量(∑REE)变化范围为97.4×10-6~250.9×10-6,(La/Yb)N=5.85~21.95,平均12.2;δEu=0.37~0.59,平均为0.47,具有中等到强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反映其类似弧火山岩,但又有某些差别。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岩浆可能来源于盆地基底的砂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为同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花岗岩类表现了在时间上、空间上,及地质性状上的构造迁移特征,具有清晰的侧向、走向迁移规律。构造迁移的产生是由于板块构造运动在时间上、空间上作用强度、俯冲角度等的差异所致。所以,构造迁移是板块构造运动作用不平衡性的一种标志。花岗岩类岩浆作用迁移的运动轨迹,反映了板块构造运动的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埃达克岩出露很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除两广和湘黔4省区外),主要集中在古亚洲洋造山带、吉林—黑龙江东部以及中国东部地区,其次为秦祁昆造山带、新特提斯造山带以及青藏高原,在中国南方仅有零星的分布。中国最早的埃达克岩位于赣东北蛇绿岩中(1000 Ma),最年轻的第三纪埃达克岩产于青藏高原(60~10 Ma)。中国各地的埃达克岩可大体分为O型和C型埃达克岩两类,主要反映了板块俯冲和地壳加厚2个不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文中还讨论了不同地质时期由埃达克岩所指示的板块消减事件和陆壳加厚事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孟恩陶勒盖岩体由二长花岗岩、 花岗闪长岩、 英云闪长岩组成,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具有SiO2较高(平均为72.03%),富碱并相对富K2O(K2O/Na2O平均为1.08),Mg#较低(平均为0.30),铝饱和指数(A/CNK)较高(平均为1.08)的特点。在ACF图解中,岩石投影在S型花岗岩中,标准矿物中普遍出现刚玉分子,岩石中可见白云母,个别可见石榴石,应属S型花岗岩范畴。岩石稀土总量较低(∑ REE平均为120.76×10-6),轻、 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3.2~32.5),有变化较大的负铕异常(0.2~0.8);在微量元素蜘蛛网图上,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 Ba),高场强元素(如Ti)强烈亏损,在微量元素与上陆壳标准化及(La/Yb)N-δEu图解中,物源属于壳源。岩体Sr的含量平均为176.57×10-6,小于300×10-6,Yb含量平均为1.3×10-6,小于2×10-6,属于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源岩可能为含石榴石和斜长石的高压麻粒岩相,形成于加厚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其形成的压力可能为0.8~1.5 GPa。在R1-R2图解、 Yb-Ta图解中,岩石均投影在同碰撞环境。因此,该岩体是中三叠世挤压背景下同碰撞壳源S型花岗岩,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上限的约束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北端漠河县洛古河东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斑岩、正长花岗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内部可见闪长质微粒包体,属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铀-铅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洛古河东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其花岗斑岩体的锆石SHRIMP铀-铅年龄为129.8±2.2Ma。花岗岩的SiO2含量介于68.03%~74.32%之间,Al2O3含量介于13.06%~14.55%之间,Na2O/ K2O介于0.45~0.86之间,铝饱和指数为0.94~1.11,Mg#指数介于18~42之间且多小于30。稀土元素总量为160.00×10-6 ~ 235.15×10-6,δEu介于0.31~0.52,(La/Yb)N介于8.99~17.87,为轻稀土富集型。岩体Sr含量低,介于118×10-6 ~ 268×10-6之间,而Y含量高,介于16.9×10-6~ 26.1×10-6之间,Sr/Y比值低,介于5.62~13.81之间,属低锶高钇型岩石。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中,Rb、Th、U、K、Zr、Hf和轻稀土元素(如La、Ce、Nd和Sm等)富集,Ba、Sr、P和Ti等元素强烈亏损,Nb和Ta具有中等-弱亏损。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具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属后碰撞花岗岩。岩体εNd (t)值介于-3.45~-2.64,平均-3.01;亏损地幔Nd模式年龄介于969~1131Ma之间,平均1018Ma;锶初始比值 (ISr)介于0.702486~0.707269之间,平均0.705434;钾长石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8.5939~18.6721、15.6019~15.6058和38.4058~38.5249,平均值分别为18.6426、15.6035和38.4613;岩体中的钾长石氧同位素组成很低,δ18O (‰)值介于-8.1 ~ 4.1之间,多为负值,表明洛古河东岩体为低18O花岗岩。Nd、Sr、Pb和O同位素组成显示洛古河东岩体形成于含有较多幔源成分的源区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推测源区主要为Rodinia超大陆会聚过程中(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之交)形成的初生地壳。由于古亚洲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分别于古生代末期和二叠纪—中侏罗世闭合,因此大兴安岭北端早白垩世花岗岩应该形成于中朝-蒙古大陆与西伯利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的后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19.
对义县组主期中酸性岩墙与熔岩的地球化学、成因岩石学对比分析显示:中酸性岩墙Mg#平均36.68%,Na2O/K2O平均为1.07;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图表现出富集Rb、Ba、K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Sr及高场强元素Nb、Ta、P、Ti;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图上表现出负Eu异常,HREE强烈分异,Y/Yb平均10.10,(Ho/Yb)N平均1.13,LREE配分曲线与熔岩LREE配分曲线重合.中性、中基性熔岩Mg#平均大于55%,除无Sr负异常外,微量元素标准化配分图与岩墙相似;中性、中基性熔岩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曲线相互平行,并且配分高低与SiO2含量呈反相关关系,说明二者是部分熔融的非同源岩浆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中性、中基性熔岩Y/Yb分别平均为11.27、11.98;(Ho/Yb)N分别平均为1.25、1.32,Sr大于400×10-6,Sr/Y均大于40,显示出了典型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中酸性岩墙与火山熔岩来自不同源区,前者来源于斜长石稳定的加厚角闪石麻粒岩地壳部分熔融,而后者来源于受幔源岩浆底侵并且混染过的加厚石榴石麻粒岩相下地壳部分熔融,并且岩墙母岩浆、熔岩岩浆与幔源底侵岩浆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过不同比例的混合作用.结合义县组最底部高Mg#幔源玄武质岩浆成因机制,主期中酸性岩墙与熔岩岩浆形成机制揭示了早白垩世期间华北板块壳-幔之间岩浆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辽西义县地区黄花山角砾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西地区黄花山角砾岩层的研究表明,黄花山角砾岩是一套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类.黄花山角砾岩的形成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早期阶段以火山熔岩溢流和剧烈的火山爆发作用为主,不同地区形成了火山角砾岩(火山碎屑岩)或火山熔岩;晚期阶段,黄花山角砾岩成层性较好,以厚-中层为主,并且向上部韵律逐渐发育,表明这个时期渐变为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了火山碎屑沉积岩.黄花山角砾岩层和义县晚期的酸性火山熔岩同是义县组的顶部层位,二者为同时异相关系(但不是过渡关系).黄花山角砾岩层的定位对正确认识义县组以及研究阜新-义县盆地的演化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