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1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昆明城市发展对室内外平均气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利用受城市扩大影响的昆明气象站室内外气温资料和未受城市影响的太华山气象站气温资料,以及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资料,分析了昆明城市发展对室内外平均气温影响程度,由于城市面积扩大导致昆明的室内外气温均升高,城市增温效应在1-4月较大,5-12月较小;城市增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在上半年是城市人口增加,而在下半年则主要是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另外,城市增温效应与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均有较好地相关关系,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对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而城市人口增加对平均室内气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鉴于2008/2009年2月云南出现的异常低温冷害/高温干旱的气候事件,用1961—2009年云南2月气温资料进行年代际分析,对2月气温进行异常指数计算,并对影响云南2月的大气环流及海温等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探讨发生此类灾害的成因。结果表明,近50年云南2月气温呈线性上升趋势,2月平均气温近10年来处在高温背景下,2008年为异常偏低,2009年为异常偏高。2008(2009)年2月云南低(高)温是在太平洋赤道海温偏冷(稍暖)、冬季风偏强(弱)、中高纬经向环流较强(弱)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同时,2008年2月对流层低层在蒙古高压前部的冷空气源源不断向南输送,使得云南东部地区冷空气持续时间长,形成强低温阴雨天气;2009年2月反之,蒙古地区高度场较常年明显偏低,冷空气活动偏弱,使得云南高温干旱突出。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信息分配理论的云南干旱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贵芬  张一平  赵宁坤 《气象》2009,35(7):79-86
建立以Thornthwaite干燥度指数为主、自定义的有效降水指数为辅的干旱综合指数,用1959-2005年云南省125个气象站资料,分5个时段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理论和超越极限概率原理,对云南干旱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云南省每年1-3月出现干旱灾害的风险最大,大部分地区干旱概率为60%~100%、重旱概率为20%~60%(部分地区甚至达90%);11-12月干旱风险次之,大部分地区干旱概率为30%~60%、重旱概率为20%~60%;6-8月云南省基本上没有出现干旱的风险;9-10月全省各地干旱概率小于5%,重旱的风险基本没有;4-6月上旬约一半的地区干旱概率为10%~20%、有29%的地区为20%~40%、有21%的地区为40%~80%,重旱的风险小于5%.  相似文献   
14.
低纬高原地区城市对室内外气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以纸伟高原城市昆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由于城市扩大而受到影响的昆明气象站室内外温资料和未受城市影响的太华山气象气温资料,以及城市城区面积和城市人口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果,昆明地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在平均气温约升高0.5℃/30a;由于城市面积扩大导致昆明的室内外气温均升高,其中室内气温升高幅度大于室外气温,干季大于雨季;不论是干季还是雨季,城市增温产应与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对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而城市人口增加对平均室内气温的影响较大。城市建成区面积每增加1km^2,年平均室内气温将升高0.0054℃,年平均气温升高0.012℃,而城市人口增加1万人,年平均室内气温或高0.0259℃;年平均气温升高0.0098℃,以上结果有助于深入探讨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机制,为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一这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低纬高原城市昆明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内的实测资料与城郊昆明气象站的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城市内外的气候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差异,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可为探讨低纬高原城市气候特征和形成机制、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及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春末初夏云南异常干旱与中高纬度环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初夏云南大部地区出现了50 a来最为严重的干旱天气,影响范围、程度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历史之最。通过对比分析,造成此异常气候主要是南亚高压季节性北跳偏晚,极地冷空气偏弱,亚洲地区的经向环流造成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西、偏南,中高层大气环流季节转换滞后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