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1.
台风指导报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从 1 994年起开始 ,应用卫星云图进行分析得到台风相关信息并向外发布的一项天气系统监测业务 ,即在台风季节 ,通过对静止气象卫星观测到的台风所在区域的云图进行识别、计算 ,获得台风 (包括热带风暴 )的位置、强度等相关实况信息 ,形成气象报文产品的业务。这项业务利用了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幅员宽广和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 ,弥补了在热带海洋地区 ,由于资料稀少 ,用常规气象资料不容易追踪洋面天气系统的不足 ,尤其是它对监视台风运动过程的全部生命史有独特的优势[1 ] ;该业务工作已经持续了 8年 ,业务流程是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GMS-5水汽图像,研究1998年长江的暴雨成因。文章指出: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上的热源作用十分清楚,高原上所形成的湿核心气旋在稳定的流场条件下(副热带高压稳定并呈东西向),会沿着长江切交线东移,并影响长江流域出现暴雨-大暴雨的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多源观测数据在LAPS三维云量场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将我国FY-2C气象卫星通道数据、地面观测数据、雷达数据融合进入LAPS (Local Analysis Prediction System) 三维数据分析系统中,获得了三维云量场分布,并采用北京地区2009年11月9日08:00(北京时,下同) 和华南地区2008年6月12日14:00个例,设计了5种试验对LAPS融合的云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APS云分析中,地面观测对云底结构起主要订正作用,雷达观测对云中、低部信息起主要订正作用,而卫星云图数据对云顶分布订正效果显著,卫星资料是获得客观三维云量场不可或缺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春季沙尘天气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给出卫星遥感监测2001年春季我国北方沙尘过程的图像特征和产生沙尘天气系统云图的类型,初步分析了2001年多沙尘天气的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15.
1 系统建设背景92 1 0 (气象系统全国数字业务通信网 )将全国各地区气象局、台站的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起来 ,以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卫星气象中心将多年研究成果按照统一的格式规范形成了多种产品 ,通过 92 1 0网络系统分发到各省、地区台站 ,投入各地区的气象业务的使用 ,为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发挥作用。每种产品从各自的数据接收、处理、格式转换到通信传输、分发 ,完全为自动的业务化运行方式 ,即每一环节的运行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式自动运行 ,那么如何确保下发的产品质量为合格的呢 ?因此 ,建立一套对各种产品生成…  相似文献   
16.
以2002年3月份沙尘天气为例,用卫星遥感反演地表温度(LST)时间变化趋势与同一地区野外观测站点接收的沙尘干物质含量/人体可吸人物质含量(TSP/PM10)数据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两者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卫星观测的时间分辨率高、范围广,所提供的地表相关信息可为沙尘源头的治理及减轻或减少沙尘天气发生提供基础数据,也为沙尘暴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利用水汽图像和HLAFS数值模式计算方法从定性到定量地研究1998年6月12日 ̄14日江南北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通过云系路径的分析和发展的定量研究,我们可清楚看到影响江南北部这次大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是从青藏高原东移的。其中,特别是该系统(气旋)东移到暖湿的海而时得到了大量第表面水汽蒸发补充,水汽上升凝结潜热释放,促使气旋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区域扫描模式下姿态求解问题,提出了分别基于区域观测图像、姿态预报和粗-精姿态关系模型3种不同的卫星姿态求解方法,并分析了它们的适用条件。利用FY-2E卫星获取的2013年7月8—14日的图像进行模拟分析,姿态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基于区域观测图像方法求解的姿态对区域观测云图进行定位,误差保持在2.5个红外像元以内,该方法适用于连续区域观测情况;利用基于预报的姿态求解方法对未来24 h内区域观测云图进行定位,平均误差达到1个红外像元,该方法适用于临时启动区域观测时前24 h的区域云图定位。利用粗-精姿态关系模型方法求解的姿态对区域观测云图进行定位,最大误差为4.9个红外像元,前24 h平均误差为3.6个红外像元,该方法可以在无精姿态数据时对区域观测图像进行应急定位。  相似文献   
19.
以FY 2E卫星为例,利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积累的业务运行数据,统计分析了4年中由特殊事件造成无法接收或无法处理的云图数量、所占比例以及受影响云图的时间分布;从发生机理、规律和对卫星云图的影响程度分析了特殊事件;提出了改进建议。结果表明:受特殊事件影响的卫星云图数约占计划接收云图数的282%。特殊事件对云图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地影,轨道与姿态控制,日凌,月亮、太阳像与杂散光干扰,消旋失锁,月影;所影响云图数比例分别是:9400%、282%、141%、067%、059%、052%;受影响云图数约97%分布在2-4月和8-10月,这是因为地影、日凌和太阳像干扰基本发生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前后,其他特殊事件的发生与季节、节气关系不大。为减小特殊事件对卫星云图的影响,地面应用系统需根据地影预报时间制定更精确的云图计划接收表,合理选择轨道和姿态控制时间;卫星需进一步改进光学系统、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工艺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回顾了气象卫星导风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引言部分首先回顾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导风发展史上的一些里程碑事件,分别对中国、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的气象卫星导风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一节详细总结了多种传统气象卫星导风算法的特点和关键技术,介绍了交叉相关法、形态辨认法以及亚像元法.此外,还描述了五种较为常用的高度指定算法,对传统导风追踪算法以及高度指定算法的原理进行了详细地描述.第二节归纳了最近几年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发展起来的多种新体制的气象卫星导风产品,分别介绍了光流法、三维导风以及中尺度导风的优势和研究背景.最后,对比了传统与新型气象卫星各种导风算法的优缺点,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特别是指出光流法导风有着空间分辨率高、三维导风能得到更多层风场的信息、中尺度导风则能对特殊天气如热带气旋实现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的优势,并提出三维导风与中尺度导风的应用研究将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