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逐步回归技术筛选汛期降水总量时间序列生成的均生函数延拓序列,提取时间序列的优势周期,建立鹤壁市汛期旱涝趋势预测业务模型,在1995 ̄1996年的业务预测中,预测结果与实况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太行山东部地区2008年4月出现的2次酸雨天气过程,利用表征大气热力和动力学物理量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弱酸雨天气太行山区为强盛的上升运动所控制,上升运动可达200 hPa,致酸污染物可通过垂直运动向外扩散。强酸雨天气中低层为下沉运动,抑制了污染物的扩散。强酸雨区域处于850 hPa全风速的最大值轴线的右前方,该处为下沉气流控制,不利于致酸污染物的扩散。两次酸雨过程低层均为对流性不稳定,但强酸雨日假相当位温垂直变率明显小于弱酸雨日垂直变率,且中高层与弱酸雨日相比为稳定性层结。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降水量资料,通过大气热力学和动力学物理量场的计算,对2009年8月17日发生在河南省北部地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加强并西伸,中低层切变线稳定维持,冷暖空气在河南北部交汇,造成这次区域性暴雨.物理量诊断结果显示,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中低层大气处于对流不稳定状态;垂直上升运动强盛;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有利于低层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中低层正涡度、中高层负涡度结构的维持,促使低层气旋性涡度环流增强,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从而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  相似文献   
14.
常规情况下副高控制区域多为晴好天气,2007年8月25日在副高控制下的鹤壁浚县东南部却出现了短时局地特大暴雨天气.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这次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副高稳定控制下592 dgpm线西南侧大范围、持续性偏东南气流提供了水汽输送条件;副高脊线北侧高空辐散、中低层辐合的流场是导致不稳定能量释放、强对流产生的触发机制;700 hPa上呈SW-NE向的θse高能舌从西南地区经河南伸向山东,且低层处于θse>346 K的高能值区域,对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45 dBz的强回波区具有一定范围和厚度、垂直方向呈塔状分布及速度图上有气旋性切变存在,会产生无冰雹的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5.
利用HLAFS资料和鹤壁市逐站降水资料,分别建立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实时资料数据库。通过筛选因子,建立汛期24小时强降水的相似预报、逐步回归强降水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微电子通信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接地系统及其雷电过电压过电流途径,并找出了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电力负荷与气象要素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鹤壁市1996~2000年逐日电力负荷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电力负荷与各种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电力负荷总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并且与多种气象因子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以DVB-S下发的气象卫星AVHRR遥感资料为基础,根据下垫面性质把鹤壁分成不同火点判识子区,通过对卫星火点监测资料和实际火点资料统计对比分析,确定每一子区不同时次的精细门槛值,并利用1∶5×104大比例尺行政数据集对火点进行精确定位,在鹤壁地区2004和2005年秸秆焚烧监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政府部门及时准确掌握全市秸秆焚烧情况,提高火情监测能力和监督检查效率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鹤壁市气象局自动气象站的特点,开发了自动站资料检索系统,使资料可联网同步显示查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