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中尺度暴雨模式MRM1对华南暴雨预报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尺度暴雨模式MRM1对2001年6、7月华南的暴雨进行数值预报试验.初始场采用T106谱模式的预报场作初估场,海表温度采用1982~2001年的候平均海温。试验结果表明:模式对两个月的1、10、25、50、100mm降水平均TS值分别达到0.629、0.358、0.238、0.160、0.063.两个月中的主要降水过程预报效果较好.特别是7月几次台风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大气对NOAA通道辐射透过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LOWTRAN7大气辐射计算模式,对NOAA三个通道分别选取不同的模式大气进行计算,得到了各种模式大气的大气透过率。详细计算了探测路径上卷云、不同气溶胶模式、大气温度、水汽含量变化等气象要素及大气成分的变化对大气透过率的影响,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高分辨率η模式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中尺度地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本文先后提高了REM的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并采用包络地形方法处理模式中尺度地形。运用常规报文资料得到初始场,对1993年8月4~5日,1994年7月12~13日的两次大暴雨个例分别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仅提高REM的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改善,但多报出了几个大暴雨中心;而对模式水平及垂直分辨率同时提高后,其降水场、形势场的预报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虚假降水中心消失。  相似文献   
14.
对区域数值模式(REM)的改进及数值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中尺度地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对REM先后进行水平、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并运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初始场,运用包络地形方法获得模式所需的地形资料,对1994年7月12─13目的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仅提高REM的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多报出了几个大暴雨中心。而对模式水平及垂直分辨率均提高后(称此模式为C模式),其降水场、形势场的预报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虚假降水中心消失,C模式的水平、垂直分辨率基本上是协调的。  相似文献   
15.
1996年6月的若干主要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祖刚  林必无 《气象科学》2000,20(4):453-460
本文运用高分辨率η坐标模式,并采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始场,运用包络地形方法获得模式所需地地形资料,对1996年6月主要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式降水场,形势场的预报好,TS评分较高,模式对暴雨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6.
1991年江淮梅雨期一个阻塞个例的Lagrange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等熵面轨迹法,对1991年江淮梅雨期7月1日至7日的阻塞过程持续异常进行了诊断分析.等熵面位涡的分析表明,阻塞的维持与演变与等熵面上其高低压中心所对应的负正位涡中心的变化相一致.等熵面上等位涡线的轨迹积分表明,阻塞的形成、维持及衰减,对应着物质线裹卷的形成、维持(或加深)及不可逆形变和高低位涡的输送及积累的变化.同时发现,阻塞附近位涡系统的移动、演变和阻塞上游分流区位涡系统形变引起的瞬变涡度源的强迫作用,对阻塞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MTSAT红外云图、NCEP再分析资料、船载微波辐射计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4年12月22日发生在赤道中太平洋地区的一次中β尺度对流云团降水过程进行研究,揭示了热带对流云团的垂直结构及演变特征。分析表明:(1)中β尺度对流云团的生成和发展与低层切变线有直接关系,云团发展过程呈现尺度小、发展快、移动快的特点。(2)该对流云团向西倾斜的不对称结构造成了降水在东西向的不均匀分布。(3)云团中心与强降水区相互对应,并伴有瞬时大风、低能见度现象。云团中心附近呈现低层存在逆温层、高层多个"冷团"的现象,与中纬度对流降水"中间暖、两头冷"的特点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8.
2000年7月西南涡暴雨过程的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38,自引:31,他引:7  
对2000年7月1~8日西南涡暴雨过程进行了大尺度分析,并利用中尺度暴雨模式MRM1对这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这次西南涡暴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对应着两次冷空气南下。暖切变线的南北摆动是发生大暴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西南急流核的向北传播导致雨区向北传播。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了中-α尺度的低涡、切变线,沿暖切变线的强烈倾斜上升气流、中尺度正涡度以及水汽通量散度辐合柱状结构,这些对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而沿低空急流轴的狭长暖湿舌,其北部的干冷区构成的南北向能量锋区,以及较强的中低空不稳定层结是这次暴雨持续发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93.8"鲁西南大暴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针对中尺度地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对REM先后进行水平、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并运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初始场,采用包络地形等方法获得模式所需的地形资料,对1993年8月4 ̄5日的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仅提高REM的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多报出了几个大暴雨中心。而模式水平及垂直分辨率均提高后(下称C模式),其降水场、形势场的预报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虚假降水中心消失,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尺度对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重要性,对REM先后进行水平,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并运用常规报文资料获得初始场,运用包络地形方法获得模式所需的地形资料,对1994年7月12-13日的大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仅提高REM的水平分辨率,对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但多报出了几个大暴雨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