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1.
黑龙江省寒潮天气及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61 ̄1998年的寒潮资料,分析了寒潮出现的气候概率,并根据冷空气的源地、路径及与寒潮爆发的相关天气形势,将寒潮天气分为5种类型,找出寒潮天气的预报指标并预报寒潮天气。  相似文献   
12.
用 REOF法对黑龙江省 1957~2004年冬季和夏季平均气温变化进行分区,并研究了各区低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冬季平均气温可以分为 5个区,夏季 4个区.冬季各区各级别低温年份主要出现在 1960年代和 1970年代, 1980年代初期以来出现全省范围的低温仅有 2000年(强低温).夏季各区各级别低温年份大多出现在 1950年代末期至 1980年代初期, 198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的低温都是区域性的,仅 1993年的范围较大,东部区、西部区、东南区出现不同程度低温, 2002年东部区遭受中低温危害.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在仪器原理及观测方法上均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对2种观测结果进行检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检验原理及检验方法上进行了论述,并随机选取黑龙江省8个观测站2005年1~12月每日02、08、14、20时的平行观测资料,对所有观测要素的人工站和自动站观测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人工观测结果和自动观测结果所有要素无显著差异率接近96%,均一化水平较高。总体来看,黑龙江省人工站和自动站观测结果在冬、夏季均一性较差,要素间的差异较明显;春、秋季均一性较好,差异性较小。其中差异性要素冬季集中在相对湿度、浅层地温,夏季集中在地温、风速。此外,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高纬度环境对观测仪器的影响、观测仪器与方法、人工观测误差与人工维护、观测时间等方面。如要进一步完善自动站观测结果,需要针对本省气候特点和影响差异性的原因做出调整和修订。  相似文献   
14.
15.
1896-1937年是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对于日本、沙俄以及当时深受殖民迫害的我国东北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场近代战争,天气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果的重要因素,而当时在我国东北地区分别由沙俄和日本两大列强主导的气象观测网络也在逐步建设并初具规模,本文依托1896-1937年东北气象观测网络的建设,介绍了专题气象资料库的建设目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两种常用的春玉米干旱等级指标在东北区域的适用性检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作物干旱等级农业气象指标是开展作物干旱监测、预警和评估的科学依据,其适用性关系到农业气象业务质量和防灾减灾效果。应用东北地区31个春玉米代表站1981 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土壤湿度资料、玉米生长发育观测资料及产量资料,对东北地区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土壤相对湿度和水分亏缺指数干旱等级指标进行应用效果检验,比较适用性差异,并利用黑龙江省2013—2016年的资料进行干旱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和水分亏缺指数干旱等级指标均适用于东北区域春玉米不同生长时段干旱识别,且有较好的一致性,两套指标判定的春玉米干旱等级完全相同的占75%左右,相同和基本相同的占95%左右。两套指标对历史和近年玉米干旱事件的判识效果都较好,土壤湿度指标和水分亏缺指数的干旱识别正确率分别在80%和75%以上,土壤湿度指标判定效果更好。两套指标在玉米生育前、中期适宜性略好于后期,在东北三省的应用效果要略好于内蒙古东部,部分干旱年份水分亏缺指数判定的灾情等级偏高,因此,当两套指标判定结果存在差异时,应以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判定结果为准。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近40年太阳辐射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经验公式,插补了黑龙江省不完整的太阳辐射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近40 年太阳辐射变化规律。初步认为,总云量的变化是影响黑龙江省太阳辐射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陈莉  李帅  周永吉  张洪梅 《气象》2008,34(1):72-79
为探讨哈尔滨市非采暖期自然热舒适状况,采用标准有效温度这一从人体生理角度得到的热舒适指标来进行研究.考虑到舒适感因人而异,在大多数实际环境条件下,即使对某一个人来说也并非尽善尽美,同时采用热不舒适指标来评价不舒适程度.以哈尔滨市2005年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逐时气温、相对湿度以及风速资料为基础,计算了该市春、秋季非采暖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逐旬、夏季(6-8月)逐月每3小时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平均值.假设夏季人们穿着的服装热阻为0.6clo(典型服装为长裤、短袖衬衫或裤、长袖衬衫),春、秋非采暖期服装热阻为0.9clo(典型服装为长裤,长袖衬衫,夹克衫),当人们活动量为1.0met时(如室内伏案工作),根据计算得到各气象要素平均值,对比热舒适图得到逐旬(月)的每3小时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对比发现哈尔滨市非采暖期没有能够使80%的人感到满意的时间区域,大致只有5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10:00-18:00期间,能够达到70%的人感到满意.从4月下旬到5月上旬,平均来看一天中75%的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天中有一半时间感觉很冷,不舒适.由这两个指标所得到的哈尔滨非采暖期热舒适状况比较符合实际,可以采用这两种指标作为人体舒适度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欧洲中心数值预报(ECNWP)产品和T106数值预报产品,分别通过形势场和物理场相似,寻找最佳相似个例日期和区域,预报未来24 ̄168h黑龙江省暴雨落区,并建立客观定量自动化的预报业务流程,向预报员以图像和文本两种方式提供预报结果,以MICAPS第3类或第14类文件格式上网,向各地区台站发送指导预报。1998、1999年汛期进行了业务试运行和预报评分检验,效果较好,达到或接近预报员综合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扫描图像识别技术在提高准确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着重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并比较了它们在图像识别和文字识别任务中的表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通过构建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自动学习图像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提高识别的准确率,显示出卓越的性能。而循环神经网络在文字识别领域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循环神经网络能够处理序列数据,并自动学习序列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学习算法在扫描图像识别技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任务中表现出色,而循环神经网络在文字识别任务中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