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广丰铜山中酸性岩体侵位于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的结合部位——钦杭结合带东段。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与之伴生有中型矽卡岩型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环带结构明显,Th/U值较大(0.40~1.07),为典型的岩浆锆石,LA-ICP-MS锆石U-Pb成岩年龄为171.0±1.6 Ma(n=15,MSWD=0.16)。主微量元素特征表明该套中酸性侵入岩属于高钾过铝—偏铝质I型花岗岩类,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N/YbN=10.53~38.37),无明显Eu异常(δEu平均值1.05),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亏损Nb、Ta、Ti,低Y(10.4×10-6)、Yb(0.93×10-6),高Sr/Y比值(26),具有弧型岩石和埃达克质岩石的双重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表明,铜山矿区的中酸性岩石形成压力大于1.5GPa,熔体起源深度大于50km,源区为富含金红石的角闪榴辉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的挤压后松弛阶段,由新元古代洋壳俯冲形成的增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其埃达克质特性使其易于萃取、聚集铜金等成矿物质,因此具有扩大找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从矿物学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角度对香格里拉洛吉玄武岩进行研究.该玄武岩的w(SiO2)为45.08%~50.50%,w(MgO)为2.86%~14.73%,w(Na2O+ K2O)为1.78%~6.34%,且Na2O>K2O,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相对富集轻稀土而亏损重稀土(LREE/HREE=1.88~9.61),轻重稀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异,没有明显的Eu异常(δEu=0.91~1.1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P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且表现出Pb的强烈富集,Ba和Sr元素有明显的波动.研究表明,该玄武岩为富集岩石圈地幔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5%~20%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板块汇聚边缘的构造环境,在成岩的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地壳混染,并且发生了橄榄石、单斜辉石、磷灰石、金红石的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宫山花岗岩体成因的研究对闽西南地区岩浆演化及动力学过程有重要意义.天宫山岩体岩性主要为正长花岗岩.前人于天宫山岩体中利用K-Ar法测得年龄值为146~149 Ma,天宫山正长花岗岩中测得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33±2.0 Ma、230±2.8 Ma,为晚三叠世,属印支期.该岩体富硅,富碱,σ=1.21~2.55,A/CNK=0.97~1.73,属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到过铝质范畴.岩石ΣREE较高,LREE相对富集,贫Al2O3和Sr,富Y和Yb,发育有明显的显微文象结构,具有较强的铕负异常,中等铈负异常到弱正异常;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Ga/Al值高,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w(P2O5)平均值为0.02%,低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w(Na2O)平均值为2.93%,高于高分异S型花岗岩;全铁含量w(TFeO)平均值为1.15%,高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锆石饱和温度平均值为729.8℃.εHf(t)全部为负值(-5.29~-10.69),表明其物质起源可能主要为古元古代下地壳物质.参与成岩作用的岩浆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为同碰撞环境下形成的壳源型铝质A型花岗岩.在印支期碰撞-挤压为主的造山运动背景下,岩体在高温环境中经历了古元古代下地壳物质的初步熔融,经印支期运动伸展,部分地幔物质参与了经底侵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永福岩体位于永梅晚古生代拗陷带中部。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测得永福岩体中YF-1样品的年龄为133±1 Ma(MSWD=0.50)、YF-2样品的年龄为143±1 Ma(MSWD=0.59),说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该岩体富硅、碱,里特曼指数σ=0.96~2.43,铝饱和指数(A/CNK)=0.98~1.66,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到过铝质范围。稀土元素总量较高,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具中-弱Eu负异常,弱Ce负异常到无异常,轻重稀土的分馏较微弱;微量元素表现为亏损元素Ba、Sr、K、P和Ti,富集Th、U、Zr、Hf等元素。样品YF-2~YF-7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为永福岩体主体,源岩可能来自古-中元古代下地壳沉积岩;而样品YF-1具有Ⅰ型花岗岩特征,源岩可能来自古-中元古代下地壳火成岩。锆石的εHf(t)值除一颗来自残留基底为正值外,其他锆石全部为负值(-4.30~-11.82),Hf同为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45~1.92 Ga,表明永福岩体可能形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重融。岩体形成于燕山期地壳的伸展背景下,在岩石圈伸展作用下幔源岩浆底侵促使古-中元古代下地壳沉积岩先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永福岩体早期的S型花岗岩,岩浆作用后期,古-中元古代下地壳火成岩部分熔融,形成永福岩体晚期的I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