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650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中亚造山带南缘如何向南扩展,对深入理解增生型造山作用和大陆地壳生长机制以及中亚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衔接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作为中亚造山带南缘的关键构造单元,敦煌构造带大地构造属性长期备受关注且颇有争议。传统观点认为敦煌构造带是古亚洲洋南侧的前寒武纪稳定大陆地块,以刚性块体的形式参与了中亚造山带南缘的最终拼贴过程。然而,近年来研究认为敦煌构造带卷入了古亚洲洋南部的俯冲增生造山过程,属于中亚造山带南缘的增生系统。显然,这一争议限制了对中亚造山带南缘向南扩展方式及增生造山过程的理解。敦煌北部三危山地区出露一套古生代岩浆-变质杂岩,是解开这一争论的关键。本文综合前人研究基础及新的资料,归纳了这套岩浆-变质杂岩的野外岩石-构造组合、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特征:该岩浆-变质杂岩整体显示"二元结构"特征,即较老的增生杂岩为基底,弧岩浆岩侵入或不整合覆盖其上;其中岩浆岩属于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浆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与典型的弧岩浆岩类似,并且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反映中酸性岩浆的源区与俯冲沉积物部分熔融有关;岩浆作用大致归为510Ma、460~410Ma和370~360Ma三期。岩浆岩中结晶锆石不一致的εHft)值(既有正值,又有负值)以及继承锆石的存在表明,岩浆源区既有古老地壳物质的加入,也有新生地壳物质的形成。以上这些特征与发育在增生杂岩之上的增生弧十分类似,因此本文提出敦煌北部岩浆-变质杂岩的属性为古生代增生弧,并且该增生弧与其南部的红柳峡俯冲增生杂岩共同勾勒出敦煌构造带自北向南增生弧-增生杂岩的基本构造格架,即敦煌构造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实为造山带而非稳定地块。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敦煌地区与北山地区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构造-热事件的对应关系,认为敦煌造山带属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南缘的增生系统,中亚造山带中段以增生弧-增生杂岩的形式向南扩展至敦煌地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燕山褶断带下板城和承德地区中生代三个世代的盆地沉积记录和变形分析,阐述了中生代燕山板内造山的发展过程。这三个中生代盆地从老至新分别是三叠纪至中侏罗世时期的下板城盆地,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的承德—上板城盆地,早白垩世的北台盆地。三个盆地发育的沉积充填序列构成了区域中生代时期的三套构造层。下板城盆地为一倒转向斜,盆地沉积充填序列为河流—冲积相沉积;承德—上板城盆地为一不对称向斜,盆地沉积充填序列为火山—冲积相沉积;北台盆地为宽缓的向斜,盆地沉积充填序列为火山沉积序列。三个世代盆地之间的变形是不协调的,应分别属于原地复杂变形的不同构造层,较新的盆地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覆盖在经历了强烈褶皱变形的较老地层之上。划分三套构造层之间的两个区域性角度不整合的时代分别为160MA前和135MA前,相当于燕山运动A幕和B幕。  相似文献   
13.
藏南江孜盆地北缘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江孜盆地北缘火山岩可分为2个火山岩带,各带又有2个喷发旋回不同时代的火山岩具相似的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富钛、富铝、富钠、低钾的特点,属拉斑玄武岩系列,三叠纪和早白垩世火山岩的痕量元素具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的特肛.稀土元素及其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型式显示其喷发构造背景为大陆裂谷环境。晚白垩世火山岩的痕量元素特征可分为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高场强元素和仅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2种类型,上下层位的稀土元素特征和配分型式不同,喷发的构造环境分别为大陆裂谷环境和大洋环境。结合区域地质成果认为,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在三叠纪和早白垩世时为大陆裂谷构造环境,晚白垩世早期为大陆裂谷向大洋演化的构造背景,晚期形成洋壳,其形成至少经历了4次脉动式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宽角反射、近垂直反射的探测结果和有关地质资料,对大别造山带地壳结构和超高压变质带研究显示:大别造山带地壳具有层块结构特征。沿安义-庄墓剖面,上地壳有7个弹性块体,中地壳有5个,下地壳有4个。扬子与华北地块的主缝合带是超高压变质带,扬子地块与大别造山带的现今分界线是与郯庐断裂相交的太湖-马庙断裂,磨子潭-晓天断裂是大别造山带的北界,北淮阳构造带呈楔状向下插入,它与华北地块的分界是肥中断裂。郯庐断裂在中、上地壳近于直立,下地壳向西倾斜。超高压变质带的厚度为5-7km,产状向北插入到北大别块体之下,折返过程是构造就位,不是大别山的均匀抬升,折返的主运动面是水吼-五河高温剪切带。  相似文献   
15.
南秦岭横丹浊积岩系是一套巨厚的浊流沉积,以向南或南东倾的单斜构造产出。由下而上,该沉积层序包括深水盆地、深水浊积扇和斜坡水道3个相序。相应地,沉积物粒度变粗,厚度变大,火山质组分含量增加,凝灰层大量发育,表明横丹浊积岩系为活动型浊积岩;其古水流方向为NNW—NNE向,物源区为南侧的碧口火山岩系。另外,横丹浊积岩系内还见石英岩、重结晶大理岩成分的砾石,说明其物源还包括被动陆缘环境的沉积物。相序、组构、沉积特征和物源区综合分析表明,横丹浊积岩系为弧前盆地充填物。构筑这一弧前盆地的动力学机制是洋壳板块向南俯冲于扬子板块被动陆缘之下,时代可能晚于中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16.
根据佩枯错-普莫雍错480余公里长地震剖面上纵、横波波场特征识别的来自Moho界面反射及壳内界面反射震相, 通过正演拟合解释藏南地区近东西向剖面地壳纵、横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 结果显示: 该区地壳厚度东西向变化显著, 分别以定日西、定结东为界呈现“块体三分”格局, 西段Moho界面埋深为71 km, 中段约76 km, 东段约74 km; 上地壳底部深度20~30 km左右处存在一低速层, 其厚度沿东西向急剧变化, 即从西段的20 km减薄至东段的6 km左右; 地壳内纵、横波速度变化剧烈, 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出跳跃式周期性变化. 下地壳物质低波速与3条近南北向活动正断层的存在可能是伴随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下地壳物质“拆沉”、地壳增厚与物质东西向“逃逸”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碧口群火山岩的时代——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碧口群火山岩系是从原碧口系(叶连俊等,1944,后称碧口群)中解体出来的一个岩石单元(陶洪祥等,1993)。虽经过近60年的研究,但对某些关键问题,特别是碧口群火山岩系的时代,仍存在不同认识。在早期研究阶段(20世纪40~50年代)和60~70年代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碧口群和横丹群被视做一个整体,并通过地层层序关系探讨其时代。如,叶连俊等(1944)提出碧口系形成于志留—泥盆纪,黄振辉(1959)则认为碧口群属寒武—志留系。80年代以来对碧口群火山岩系进行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地古生物学研究给出了从新元古代(赵祥生等,1990;胡正东,1990;李耀敏,1991;秦…  相似文献   
18.
俯冲-增生型造山带增生楔流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俯冲-增生型造山带弧前增生楔流体的特点为:盐度低、氯化物含量异常低,并含有丰富的CO2和CH4。流体以扩散式或沿断层带渠道式活动;泥火山、张裂隙充填脉、碳酸盐壳、深海生物群是流体活动的直接体现;流体活动影响着增生楔的内部结构和构造样式;增生楔中流体活动特征的研究对研究造山带的地质演化及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3.4 模型检验模型检验即检查选用模型的特征与实际样本特征是否一致。选择模型与检验模型采用不相交的数据集较为理想。在做不到这一点的地方,检验需要考虑到模型已被调整到尽可能与数据密切拟合的事实,至少在某种意义上如此。  相似文献   
20.
冯桂力  陈文选  刘文 《气象》1997,23(12):3-8
利用二维雹云模拟济南地区1996年7月24日出现的一次冰雹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对雹云26个主要微物理过程双参数化较细致地描述对流过程的热,动力反馈和微物理特点2。根据计算结果,对该次冰雹过程进行了AgI催化试验,结果得出在云发展初期对暖底雹云实施高浓度的冰晶催化,可起到减少地面冰雹和增加地面降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