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海洋学   89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的精子属于“原始型”,由顶体(2.2μm×1.0μm)、细胞核(3.1μm×0.83μm)、中段(0.74μm×1.4μm)和鞭毛(52μm×0.22μm)组成。顶体弹头状,由两部分组成:(1)顶体的前端是一呈卵形的高电子密度的部分;(2)顶体的后端为一呈翼状的低电子密度的部分。细胞核呈长柱状。在顶体凹陷和细胞核凹陷之间为顶体下腔,内有微丝束结构。中段包括5或6个线粒体,一对中心粒及一些泡状结构。鞭毛为典型的“9+2”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贝类杂交优势 ,利用HOECHST3 3 2 5 8对已固定样品进行染色的方法 ,连续观察了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初步证明了这 2种远缘扇贝种类之间进行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的成熟未受精卵子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前期 ,部分来自华贵栉孔扇贝的异源精子可顺利进入卵子并激发后者完成 2次减数分裂 ,排出第一及第二极体。成熟的雌雄原核形成后完成融合过程 ,形成合子核 ,受精过程结束。大部分杂交受精卵及杂种早期胚胎可以正常发育 ,但其发育进程较种内近交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 ,具体表现在延缓性和不同步性 2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侏儒蛤(Mulinia lateralis)是一种小型的双壳埋栖贝类,具有生长迅速、繁育周期短的特点,被称为软体动物研究的模式生物。潜沙行为是埋栖贝类的重要生存策略,潜沙后贝类躯体立于底质中,在底质表面形成水孔,用于海水交换,完成呼吸和摄食。为了建立侏儒蛤室内养殖系统,有必要对侏儒蛤的潜沙行为进行深入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观察了侏儒蛤潜沙行为的主要过程,比较了不同规格和月龄侏儒蛤的潜沙能力,分析了高温、低盐和高盐胁迫对侏儒蛤潜沙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侏儒蛤的潜沙过程主要分为潜沙准备、伸出水管和斧足、斧足潜入、竖壳、潜沙和潜沙完成6个步骤。随着规格和月龄的增长,侏儒蛤潜沙能力逐渐减弱,主要表现为潜沙率下降和潜沙所需时间的延长。高温也产生了类似的影响,并且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增加,其受到的影响愈加严重。低盐和高盐条件均影响侏儒蛤的潜沙行为,但是随着盐度胁迫时间的增加,其受到的影响逐渐减弱,暗示侏儒蛤对盐度的变化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本研究扩展了对侏儒蛤潜沙行为的认识,对开展侏儒蛤行为适应性研究以及建立侏儒蛤室内养殖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末端重复序列(LTR)逆转录转座子在真核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复制-黏贴"的方式插入到基因组的其它位置,影响基因的活性及基因组的结构。DNA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组学资源,也为全基因组水平逆转录转座子的系统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本研究基于已发表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基因组信息,系统分析了栉孔扇贝LTR逆转录转座子的基因组分布特征及在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和成体各个组织的表达模式。研究发现栉孔扇贝LTR总长度与染色体长度呈正相关关系,而LTR密度(每Mb染色体上的LTR拷贝数)与染色体长度呈负相关关系;Gypsy、Ngaro和DIRS是栉孔扇贝基因组中数量最多、总长度最长的三类LTR亚家族,且主要分布在基因间区;相比于其它种类的LTR,Gypsy和Ngaro在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和各个成体组织/器官中具有显著的表达优势,而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呈现动态表达模式,其中表达量的峰值和低谷分别出现在担轮幼虫时期和壳顶幼虫时期;Gypsy和Ngaro在大部分组织/器官中占据表达优势,唯一例外的组织是肝胰腺,其表达量最高的LTR类型为ERV1。本研究对栉孔扇贝逆转录转座子基因组分布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的系统分析为进一步理解转座子的功能以及对基因组进化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5.
中国蛤蜊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土池育苗的试验,对中国蛤蜊的繁殖习性和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中国蛤蜊在山东省海阳市丁字湾海区的繁殖期为6~8月,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鲜出肉率的变化与性腺发育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产卵前达到最大,为45.3%。水温在20℃以上时性腺发育速度明显加快,23~24℃肥满度最大。可用阴干、流水或降低盐度等方法诱导其排放精卵,也可进行解剖受精。中国蛤蜊雌雄异体,个别雌雄同体。胚胎发育可在盐度18~30,温度20~28℃条件下进行,超过30℃则引起幼虫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及其两者的种间杂交子代、种内交配子代的ISSR标记分析,研究了4种子代群体之间以及子代群体与共享亲本个体间的遗传关系。使用3组ISSR引物,得到清晰的扩增位点169个,平均多态位点检出率66.44%。分析结果显示:杂交子代个体中具有来自父母本的扩增位点,表明杂交子代确为杂种;杂交子代群体不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在与亲本个体和其他子代群体间的遗传关系上表现出与种内交配子代的明显差异;另外杂交子代与2种亲本的遗传关系上并不对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更加偏向于母本一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为试验材料,进行二者之间杂交育苗生产,并与栉孔扇贝自交生产比较,生产结果表明:二者的杂交是可行的,在幼虫阶段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幼虫成活率间没有差异,但在幼虫附着变态方面,杂交组低于自交组,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然后以具有生长优势的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组进行了生产性育苗实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摘 分子遗传标记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遗传标记技术,它突破了形态和细胞水平上遗传标记的局限性,发挥着独特的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同工酶、RFLP、RAPD、AFLP、mtDNA、SSR等几种常用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方法,并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概述了这些遗传标记技术在海洋经济贝类群体遗传结构和变异、遗传分化、遗传育种、种质鉴定、基因定位和构建遗传图谱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性腺指数周年检测及性腺组织切片观察的方法,对蓬莱海头村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及繁殖规律进行研究。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课题组除1、2月份外(分别为4、2次)每月采集蓬莱海头村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样品3次,同时测定采样点水温,采用组织学方法和肉眼观察分析其性腺发育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探究海水温度季节性变化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蓬莱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周期为一年,每年经历4个时期,分别为增殖期(12月—次年1月)、生长期(2—3月)、成熟期(4—6月)、休止期(7—11月)。海水温度变化与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相关性显著(P 0.05):风信标扇贝经过12月—次年3月的低温刺激和营养积累后,到达其繁殖期(4—6月),期间平均水温为11.2℃,并在4月上旬出现性腺指数峰值(24.25);当水温高于20.0℃时,性腺指数较低且小于10.00。本研究结果填补了中国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研究方向的空白,为人工繁育风信标扇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性类固醇激素不仅在脊椎动物性别分化、生殖、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部分软体动物中也参与生殖调控。本文分析了3种主要性类固醇激素(孕酮、睾酮和雌二醇)在虾夷扇贝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首先通过组织学方法确定虾夷扇贝性腺4个发育阶段的周年分布:休止期(7—9月)、增殖期(10—12月)、生长期(1—2月)、成熟期(1—6月)。之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虾夷扇贝性腺各发育阶段中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性腺中激素含量呈现孕酮雌二醇睾酮,它们分别约占激素总含量的60%、30%、10%;精巢中3种激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但卵巢中仅孕酮和睾酮之间显著相关;研究还发现,虽然3种激素含量在性别、发育阶段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但睾酮比例和雌二醇/睾酮在生长期的精巢和卵巢之间差异显著,精巢睾酮比例高于卵巢,而卵巢的雌二醇/睾酮高于精巢。以上结果表明,性类固醇激素很可能参与虾夷扇贝生殖调控,在性腺发育、配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