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81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具有包容性和公平正义的城市,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交通相关的社会排斥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社会空间分析、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比较研究等,形成了基于空间和基于人群的2种研究范式。但关于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社会群体的交通与社会排斥研究,仍然缺乏对空间与行为互动的内在因果关系的有效论证,迫切需要从地理空间和不同社会群体的时空间行为入手,厘清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概念内涵和作用机理。论文梳理了交通与社会排斥的概念内涵、研究范式与测度方法,重点从时空间行为视角阐述了交通维度的社会排斥研究的内在逻辑和实证结果,并结合中国实际,试图构建时空间和行为互动的交通与社会排斥研究框架,为消除交通维度的社会排斥障碍、建构多尺度社会融合路径、建设更为包容和公平正义的城市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2.
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对于新时期大湾区的创新化发展转型至关重要。论文通过构建包括技术创新、知识生产、创新资本3个维度的协同创新测度指标体系,基于城市群流空间网络构建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性研究了多创新维度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 ①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流空间结构呈现出显著的极化特征,且随着时间推移,极化效应不断强化,深圳、香港、广州在创新流空间网络中占据绝对核心地位;② 多维度创新流要素网络结构呈现出显著差异性,技术创新与创新资本维度中,香港、深圳占据了城市群网络的核心,知识生产维度的核心城市则是广州与香港,广州在各维度网络中均扮演了重要的“枢纽型”城市角色,深圳在各维度网络中的创新层级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增长;③ 综合多维度指标的测度结果显示,香港与深圳分别是早期与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当前大湾区整体呈现为穗深港三核心并立的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研究可为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83.
非洲矿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是矿业投资的热点地区,随着进入非洲的矿业公司数量的增多,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日益成为衡量矿业公司优良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非洲各国之间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并不相同。本文从认知水平、参与国际倡议的情况、立法情况等主要方面,比较简略地分析和总结非洲的矿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情况,从而提出了未来非洲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将呈现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将不断提高以及在矿法中规定企业社会责任两大趋势。  相似文献   
84.
Over the last years, geospatial web platforms, social media, and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GI) have opened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for traditional Public Participatory GIS (PPGIS) to usher in a new era. Taking advantage of these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for a citizen-orientated framework of spatial planning that aims at integrating participatory community work into existing decision-making structures. One major cornerstone of the presented approach is the application of a social geoweb platform (the GeoCitizen platform) that combines geo-web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media in one single tool allowing citizens to collaboratively report observations, discuss ideas, solve, and monitor problems in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at a local level. This paper gives an account of an ongoing participatory land-zoning process in the Capital District of Quito, Ecuador, where the GeoCitizen platform is applied in a long-term study.  相似文献   
85.
旅游背景下传统仪式空间生产的三元互动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九霞  许泳霞  王学基 《地理学报》2020,75(8):1742-1756
仪式因其符号性和社会性成为空间研究和理论阐释的绝佳场域,在仪式与仪式空间研究中,仪式背后的社会关系及其对仪式空间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以安顺屯堡地戏和芒康加达村巴玛巴典为例,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回溯并分析两种仪式空间生产的过程与特征,刻画参与和影响仪式空间生产的社会关系,深入解析仪式空间的各个维度及空间生产的三元互动实践,力图比较和呈现旅游发展对地方传统仪式变迁的影响。研究发现,传统仪式的空间是仪式主体社会关系织就的空间,其空间生产本质上是社会关系与空间秩序“重构或调适”的过程;在旅游影响下的仪式空间生产中,空间表征与表征空间之间差异化的互动关系造就了仪式中差异化的空间实践;此外,仪式的空间生产隐含着对现代性消解的抵抗。本文构建了传统仪式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为解读列斐伏尔空间生产与空间三元互动提供了新视角,以揭示旅游与地方文化变迁之间更为深刻的联系。  相似文献   
86.
周李  吴殿廷  虞虎  王永明  马腾  胡灿 《地理科学》2020,40(2):298-307
采用网络游记文本数据,结合爬虫技术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北京市“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城市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存在不均衡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节点的的影响控制能力强,新兴旅游吸引物的集聚能力相对较弱,受不同类型节点的路径依赖效应的影响,这种差异存在动态扩大特征。城市旅游流网络结构呈现显著的等级分层结构和节点分散分布特征,传统游憩场所是城市旅游流的核心节点,外围发育的旅游节点较分散且规模能级提升空间较大。城市旅游流拥有显著的赋能效应、倒逼效应和联通效应。  相似文献   
87.
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弱势群体是社会分层的结果,对其进行保护是法律追求正义与秩序的必然要求,具体途径为通过法律再分配社会性资源,缩小强弱差距,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完善我国的弱势群体法律保护制度,须遵循“一个协调,两个结合”的指导原则,即效率与公平相协调,长远措施与短期措施相结合,全面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  相似文献   
88.
运用法制给律师一个准确定位是法治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发挥律师作用的重要前提。我国现行律师法将律师定位于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对律师职业定位不准确,造成律师社会地位低下,缺乏社会责任感,容易造成律师角色失败。社会需求和价值取向决定着律师角色的社会定位,我国的律师法对律师权利义务的制度设计应成为律师定位和发挥其作用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9.
I.INT~IOWFOralOngthe,thesyStemofPermanentresidencempistrationhasdividedChineseampleintOthO8ewith"tirbanresidence"andthOSehaving"rUralresidence".TherationingsyStem,underwhichedibleoilandgrainwasdistributedonlytOthOSewith"urbanresidence"Calds,hasbeendondnant.Bothsystems,beingcentraltorestrictingthegrowthofurbanpopulation,havestagnatedrUral-tirbaningration.Duringthe30yearsbefore1978,thestatedidsPOnsorpopulationmovementsfromrUraltourbanareasbymeansofenrollingnewworkers,butingeneral,thiss…  相似文献   
90.
Feminism and Social Theory in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essay introduces a collection of articles based on papers developed for a Fall 2004 speaker ser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he articles address the continued relevance of feminist geography and the unique contributions of feminist perspectives in various areas of geographic research. They also point out directions for needed future research. This introduction briefly reviews the successes of and remaining challenges to feminist geography, including material inequities yet unresolved in two other (nonresearch) “places” of academic life: teaching and the workplace. We discuss the ongoing underrepresentation of women and people of color on our faculties and in the front of classroo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