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96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12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м???????????????? MATLAB????????????????,????????????????????????????????????????????????????????????????????,?????????????????????????????涼?н???????  相似文献   
102.
上海计算机产业转移及其对区域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生产网络重组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日益浮现。上海计算机制造业持续向重庆等地转移,重构了该行业全球生产网络的基本格局。利用上海市投入-产出表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企业年报等,采用结构分解等方法分析上海计算机制造业产业变化,结合制造业多样性指数等指标,评估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上海计算机产业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组装制造环节,2007—2012年,增加值率(增加值与总产出的比值)从7.38%下降为4.29%;劳动者报酬占增加值比例从22.06%上涨为67.97%,推动产业对外迁移。② 受上海市产业转移和国际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2007—2012年,上海计算机制造业总产出减少了483.9亿元。③ 制造业多样性指数较高的浦东新区受到计算机产业转移的影响较小,制造业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且计算机制造业占制造业总产值比例较高的闵行区、松江区在一定时期内仍然面临着计算机产业转移的负面影响。为了降低全球生产网络“去耦合”的冲击,提高区域经济的韧性,上海需要从全球生产网络的成熟产品生产平台转型为新产品研发创新枢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增加值率,推动产业结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3.
人口移动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陆玉麒 《地理研究》1990,9(1):41-46
人口移动是我国近几年发生的重要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其机制是东部地区人多地少的推力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性空缺的吸力,以及国家对后者特定的工资与粮食政策。它对地域分工格局的变动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李梓豪  唐超 《测绘通报》2021,(8):83-87,101
裂缝一直是隧道病害的重点检测对象,但传统人工巡检仅能通过肉眼发现后记录,人工识别精准度与效率完全取决于个人经验判断,无信息化手段辅助,作业效率识别精度亟待提升。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助高清工业相机成像分辨率高、采集速度快等特点,将高清工业相机部署于轨道车上获取隧道表面裂缝病害信息,大幅提高了隧道裂缝识别效率,将识别精度提升至0.2 mm,同时融入优化的Cascade R-CNN算法,在有监督情况下训练隧道裂缝样本,最终实现了隧道裂缝病害的高效提取,同时研发了一套包含硬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软件、数据管理平台的裂缝病害识别路线,真正意义上破除了识别慢、精度低、靠经验、难管理的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105.
航空摄影胶片作为历史档案的一种,详细地记录了城市规模、设施等地貌信息变迁。因胶片材质保质期有限,有必要将其进行数字化永久保存。传统的扫描手段效率过低,随着一亿及以上像素的工业级别相机的诞生,使得拍照代替扫描成为可能。本文采用自行制作高精度大幅面胶片翻拍仪,通过精确校检获取准确改正参数,并结合计算机后处理,完成了昆明市2期约8500张历史航空摄影胶片的数字化试验,成果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达到了项目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6.
为探究黄河流域大气污染的时空演变特征,本文从城市群角度出发,选取HCHO、NO2及SO2为诊断指标,对比分析2005—2019年七大城市群OMI观测对流层HCHO、NO2及边界层SO2柱浓度的年、季、月变化。研究揭示,流域内:①HCHO、NO2及SO2柱浓度高值区均集中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南部和关中平原城市群东部。②HCHO柱浓度在2005—2019年呈波动上升趋势,七大城市群的月变化均呈单峰结构,且夏季高、冬季低、春季和秋季相当。③NO2柱浓度在2005—2011年呈上升趋势,仅2008年出现短暂小幅下降。2011年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后,呼包鄂榆、宁夏沿黄和晋中城市群开始大幅下降,山东半岛(2012年有小幅下降)、中原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则在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后才开始大幅下降。月变化呈开口向上抛物线形态,浓度越高单峰结构越明显,且冬季高、夏季低、春季和秋季相当。④SO2柱浓度在2007年达到顶峰,2008年开始大幅下降,2010年后呈波动下降趋势,月变化、季变化均与NO2相似。黄河流域上游的兰西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上中游交界处的呼包鄂榆城市群空气质量较好,中游的关中平原和晋中城市群次之,中下游交界处的中原城市群和下游山东半岛城市群则较差。  相似文献   
107.
在城市群越来越演化为多尺度、多区域复杂系统背景下,有必要引入多分形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空间结构。本文基于2018年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计算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及其局部的多分维谱,根据谱线分析不同尺度下长江中游城市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结果显示:① 长江中游城市群夜间灯光容量维在整体和局部都出现双标度现象。② q < -5.5时,整体广义关联维谱线突破理论上限2,在q > 0时,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分维显著较高。③ 整体的局部分维谱和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局部分维谱表现为单峰偏右。根据上述结果,得到和验证了以下结论:①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② 长江中游城市群不同层级和区域的空间结构差异显著,呈现出多尺度复杂特征。③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不同尺度中均倾向于中心集聚式发展。研究揭示多分形模型能够从尺度依赖视角有效揭示巨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及其背后的问题,具有很好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前景。  相似文献   
108.
Anecdotal data sources may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about an exploited species, as record keeping may not have occurred until after exploitation began. Here, we aimed to fill any gaps in the exploitative history of the sparid snapper (Pagrus auratus), using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Social research consisted of interviews with recreational fishers, focusing on the most and largest snapper they had caught. In addition, the diary‐logs of two recreational fishers were analysed. Historical research consisted of investigation of old books, photos, archives and unpublished sources unconventional to fishery science. Interviews with fishers demonstrated no or weak trends in snapper abundance or size, and were likely impeded by a lack of ability to detect change in a fish stock that may still be considered abundant. The fishers’ perception of change, however, largely reflected recent experiences (last c. 10 years), when biomass is understood to have increased, and mostly did not consider experiences before the 1980s. Alternatively, diary‐logs of fisher catch rates produced a pattern that matched formal stock assessments of snapper biomass, suggesting declines in abundance up until the 1990s and an increase in biomass after that time. Historical research, although more qualitative, had the ability to investigate periods where formal records were not kept and described a fishery vastly different from the current one. Snapper were easily caught, in great abundance and in unusual locations. Localised depletion of snapper was first notic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despite spectacular catches of snapper occurring after that time. Snapper behaviour was also likely different, with visual sightings of snapper by onlookers a common occurrence. Although predictions from stock assessment models are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anecdotes listed here (i.e., high biomass in the past), these anecdotes are valuable as they explain lost biomass in a perspective meaningful to all. This perspective may be valuable for managers trying to consider the non‐financial value of a shared fishery but, if unrecognised, represents a shifting baseline.  相似文献   
109.
皖北地区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划分及其物质组成和工业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的指导下,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的岩石地层单位的重新厘定是当代最具科学化、系统化和现代化,也最容易被地层工作者乐于接受的。笔者多年来积累了区内实测地层剖面以及测试分析的大量丰富的实际资料。(1)在此基础上,参照《安徽省岩石地层》,对淮北地层小区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具体划分,指出了各组段的岩性特征、典型分界标志及其各地层单位间的接触关系;(2)利用大量测试分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淮北地层小区早古生代岩石地层的物质组成,各组段三种矿物成份(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八项化学成份(CaO、MgO、SiO2、Al2O3、k2O、Na2O、TFe、P2O5)和九种微量元素(Cu、Mo、Co、Ni、Sr、Ba、Ti、Mn、B)的平均含量。为区域定量地层学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资料,也为内生金属矿床赋矿层位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帮助;(3)按照全国储量委员会有关沉积矿床的工业要求,指出了淮北地层小区内早古生代岩石地层各组段中的沉积矿产的工业用途,为今后在皖北地区寻找非金属层型矿产指明了方向。上述成果对野外地质填图、金属矿床地质勘查、定量地层学研究以及非金属层型矿床普查工作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空间同位模式分析是数据挖掘中一种常见的方法,可有效挖掘城市设施在空间位置上的关联特征,进而发现城市设施的分布规律。本文基于POI数据同位模式挖掘用来获取城市服务业空间关联结构:首先,通过邻近实例获取、同位候选模式存储与筛选,得到城市服务业二阶同位模式;然后,据此构造产业空间关联图,得到产业间的关联结构;最后,分别构造了产业空间关联图密度和产业空间关联显著指数,用来衡量城市服务业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和整体关联的显著程度。本文选取成都、兰州、郑州、沈阳、上海与深圳为试验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城市服务业的空间关联结构存在共性与特殊性,整体上,餐饮、购物等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服务业易与其他服务业产生空间强相关,这几类服务业内部空间集聚明显;成都与沈阳的服务业整体表现空间关联度高且紧密,兰州其次,上海与深圳的服务业则整体表现空间关联较弱,郑州的服务业空间关联较紧密但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