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22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08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4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云南沧源拱丁金多金属矿床产于耿马花岗岩西接触带内带的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呈脉状,形态单一。矿石和脉石矿物的S、Pb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成矿流体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天水和岩浆流体的混合,成矿组分主要是从元古界地层中萃取的,但也包含有岩浆热液携带的深部成矿物质。成矿温度为217~353 ℃,属于中高温热液矿床。根据矿床的空间分布、围岩蚀变类型以及成矿时代分析,提出燕山晚期中酸性岩脉发育地段,特别是闪长玢岩岩脉群分布地段以及耿马花岗岩体与元古界西盟群王雅组接触带内带的构造破碎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2.
凯里生物群中始海百合类形态功能、生态及埋藏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剑河八郎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中始海百合十分丰富,化石标本多达1万多件,分属长茎型的卢氏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Zhao, Huang et Gong,1994)及短茎型的球形中国始海百合(Sinoeocrinus globus Zhao et al, 1999)。它们均具有腕枝、萼、茎及吸盘,少数标本见有肛锥。幼年体缝孔不发育,成年体具有较发育的缝孔。大部分个体为单体生活。短茎型的萼呈球形,茎短,吸盘大,常固着在腕足动物外壳及三叶虫背壳碎片上。长茎的萼呈长椭圆球形茎长,吸盘小,常固着在砂泥质海底。两个种的腕肢也有差别,长茎的直长,短茎的旋转生长,显示两个种的形态差别及多样性。由于始海百合死亡后迅速被掩埋,80%以上的个体保存完整。化石大部分保存无定向性,显示静水环境,海底紊流很少,不仅显示原地埋藏特征,也为凯里生物群是原地埋藏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93.
刘贤林 《江西地质》1999,13(1):17-22
通过对周田盆地晚白垩世地层单位的划分、描述,结合多重地层划分的理论,初步 该 岩石地层格架,并对盆地的演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4.
平顶村剖面古气候变化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河北省阳原盆地平顶村剖面的野外观察,孢偻分析及^14C测年,作者认为,该剖面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依据Fe^3+/Fe^2+值估计温度并结合CaCO3含量分析,该区自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切早期,古气候经历了温凉湿润→寒凉偏干→寒冷湿润→温冷干燥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5.
四川会理小青山铜(金)矿钠长石英板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奖臻  陆彦 《地质论评》1999,45(3):323-327
四川会理小青山铜(金)矿区的钠长石英板岩主要由钠长石及石英组成。钠长石英板岩的化学成分中富有SiO2,Al2O3及Na2O,贫K2O,FeO及MgO;稀土元素特征为:ΣREE=3013-42.11,ΣCe/ΣY=1.80-1.98,δEu=0.23-0.34,δCe=0.48-0.59。  相似文献   
996.
福建省德化邱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德化县肫村金矿床主要受构造断裂带控制,北东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主断裂既为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单矿体定位于其主构造欠一级构造或次级构造与其它构造的交汇部位,形成富金矿包,闪长玢岩可作为该区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7.
野外填图和室分析表明,福建顺昌北部溪东一带存在1种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体,并获得颗粒锆石U-Pb年龄705.9Ma。它是中(酸)性深成岩体经受强烈变形变质作用改造的产物,属晋宁期侵入岩。它为研究福建省晋宁运动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98.
江西信丰安西岩体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振东  杨永革 《江西地质》2000,14(3):172-175
前人多将信丰县安西岩体划归燕山早期,“九五”期间笔者从事1∶5万安西镇幅区调工作 ,获得岩浆结晶锆石U -Pb同位素年龄423.4±4.9Ma、416.9±9.9Ma,以及残留的继承性锆石的U -Pb同位素年龄1545±214Ma、2021±182Ma等 ,为安西岩体的侵位、赣南加里东运动以及华南古老基底岩系的存在等提供了新的年龄资料。  相似文献   
999.
Effects of Extreme Rainfall on the Export of Nutrients from Agricultural Land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流量和水质的同步监测,在径流小区和流域尺度上研究了极端降水事件对氮、磷农田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6 ̄8月期间,坡地农田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养分占全年总量的50%以上。水稻田的养分流失占全年的60%左右。而在极端降水量较大的年份,养分流失量也显著高于多年平均值。一年中3次最大降雨事件中输出的氮占全年总量的35.7% ̄52.4%,输出的磷占全年总量的46.8% ̄66.4%。强降雨过程中小流域出口处的氮、磷浓度随水文过程线的上升而增加,在退水过程虽逐渐下降,但长时间平稳地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伴随着大流量出现的养分浓度升高导致大量的氮、磷在极短的时间内流失,4次极端降水事件中氮、磷从小流域的输出分别为全年总量的29.2%和44.5%。根据气象预报优化农事活动管理措施,尽量减少在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期进行翻耕、施肥等农事活动,是减少农田生态系统养分输出和降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都安瑶族自治县喀斯特石漠化分布特征,依托GIS和RS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出分析喀斯特石漠化的地质-生态环境背景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喀斯特石漠化的地质生态环境指数,并绘制都安县地质-生态环境指数图,揭示石漠化与其地质-生态环境背景因素的空间相关性.利用多元回归方法,通过检验其显著度选出最佳的回归模型,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